日期:2022-06-22
這是五年級《瑤族舞曲》教學設計,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版本:人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
《瑤族舞曲》是一首幾乎家喻戶曉的管弦樂曲,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jié)日時的歌舞場面。全曲為復三部曲式,在簡短的引子后,進入首部(第一部分)。第一主題優(yōu)美抒情,來自瑤族民歌《瑤族長鼓舞歌》,描繪了姑娘們婀娜多姿的舞態(tài);第二主題是由第一主題派生出來的,速度加快,節(jié)奏變密,音樂情緒起了變化,更加熱烈歡快,甚至有些粗獷,表現(xiàn)了小伙子們奔放的舞姿。中部出現(xiàn)了三拍子的優(yōu)美旋律,表現(xiàn)了青年們真摯的愛情和對更加幸福日子的向往。再現(xiàn)部再現(xiàn)第一、二主題,人們又紛紛加入群舞的行列,歡跳、旋轉、歌唱,氣氛越來越熱烈,感情越來越奔放,樂曲在強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結束。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拓展,體驗感受和探索創(chuàng)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感受和鑒賞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表現(xiàn)音樂,把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學習熱情貫穿始終,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去感受、理解和表現(xiàn)音樂。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能專心欣賞、聽出《瑤族舞曲》三個部分速度和音樂情緒的不同,并能順利完成課本上的填寫練習。
2、過程方法:通過邊看圖邊聽樂曲的教學途徑,使學生能主動地欣賞音樂,從整體上初步感受《瑤族舞曲》的音樂結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音樂當中體會到瑤族人民歡歌跳舞的熱鬧氣氛,能對民族音樂感興趣,愿意了解民族音樂的相關風土人情與文化背景。
教學重點:
能聽辨出樂曲的三個部分結構是A、B、A復三部曲式。
教學難點:
感受不同主題的音樂情緒,它們所表現(xiàn)的不同力度、速度、節(jié)奏與塑造音樂形象的關系。
教學方法:
音樂視聽欣賞與對比分析、談論探究相結合,在聽覺中體驗,在愉悅中求知。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視頻演奏會——《瑤族舞曲》
1、談話引入:
師:老師知道,在我們班,有很多喜歡音樂的同學,我想問問大家:平時對電視上的哪些娛樂節(jié)目比較感興趣?
生:《星光大道》、《同一首歌》、《中國音樂電視》……
師: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由CCTV音樂頻道帶給我們的現(xiàn)場演奏會。
2、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引入學生生活中的直接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師生互動——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1、師:這是一個民族管弦樂團還是西洋交響樂團?
生:民族管弦樂團。
師:對,剛才我們欣賞的是由中國廣播民樂團帶給我們的管弦樂合奏。
2、師:在這個民族樂團里,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看到了有拉二胡的、有敲大鼓的、有吹鎖吶的、還看到了許多我不認識的樂器。
3、中國民族樂器介紹:(課件播放)
(一)拉弦樂器:二胡 高胡 低胡 板胡 京胡
(二)吹管樂器:笛子 簫 笙 嗩吶
(三)彈撥樂器:琵琶古箏 揚琴 阮 柳琴 三弦
(四)打擊樂器:大鼓 小堂鼓 小鑼 大鈸 小鈸 云鑼
三、整體欣賞《瑤族舞曲》、暢談學習感受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全曲,在感受、體驗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1、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呢?音樂在講述什么內容?先看看樂曲的曲名——《瑤族舞曲》,你了解瑤族嗎?
生:剛才我聽到了一首非常情緒歡快、奔放、氣氛熱烈的歌曲,表現(xiàn)了人們的幸福生活。
師:今天, 老師要帶著大家走近瑤族。
2、觀看瑤族風情圖片,背景音樂是《瑤族舞曲》(課件播放)。
師:看完這些圖片,你對瑤族是否有了一些了解?請說說……(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資源共享)
生:瑤族遍布我國的南方,在廣西、湖南、云南、廣東、海南等省區(qū)都有瑤族的身影,他們大多住在山區(qū),因此,被稱為山地民族。瑤族雖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不過,他們在與外人交往時,都使用漢語。
瑤族以農業(yè)為主,精于織染和刺繡。他們本民族的節(jié)日也很多,瑤族人民特別尊敬祖先,吃飯前都要念祖先的名字數(shù)遍,表示祖先嘗過后子孫才能受用。
四、分段欣賞——A、B、A,感受音樂的美。
1、師:音樂在講述什么內容?它給我們描繪了什么樣的場景?聽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細心聆聽音樂,并結合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用動作針對性地表現(xiàn)音樂)
生:夜幕降臨了,人們穿著盛裝,敲著長鼓,聚集在月光下,一位位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闖入了少女的舞蹈行列,歡跳起來,盡情地享受著生活的快樂。
師:你是通過什么變化來為音樂分段的?
生:音樂的速度、情緒和節(jié)奏。
2 、分段欣賞
播放引子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
生:一陣輕柔的鼓聲,仿佛在夜幕降臨的時候,瑤族的青年男女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聚集起來。
這一部分先有一個簡短的引子,隨即主題A多次出現(xiàn),描寫身著盛裝的瑤族姑娘們翩翩起舞,氣氛逐漸熱烈。主題B進入后,速度加快,剛強矯健,描寫小伙子們也加入到歌舞的隊伍中。
請學生靜靜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提示兩個不同主題的進入。
A、欣賞主題音樂
姑娘們在長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音樂速度——稍慢)—(情緒——幽靜委婉)。
姑娘們的情緒越來越高漲——(音樂速度——加快)——(情緒——歡快活潑)。
小伙們也情不自禁的圍到了姑娘們的身邊——(音樂速度——稍快)——(情緒——熱烈奔放)。
姑娘們向小伙們發(fā)出了熱情的邀請,他們在一起盡情的舞蹈
B、探索主題韻律
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樂曲調性發(fā)生了轉變,拍子也變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寧,深情委婉,與瑤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結合起來,很有詩情畫意,仿佛是人們在親切地交談。
學生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教師可用微小的指揮動作提示這是三拍子的輕柔舞曲。
師:現(xiàn)在音樂發(fā)生變化了嗎?
生:速度快速——中速;
力度強——弱;
情緒抒情、溫馨。
師:音樂在描繪什么場景呢?
生:狂歡之后,人們開始休息,他們在月光下低聲細語,在傾心的交談,音樂生動、活潑,表現(xiàn)人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心情。
(設計意圖: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和體驗音樂的不同情緒,并學會用簡單的語言概括總結)
c、 主題的再現(xiàn)
欣賞樂曲的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現(xiàn),但氣氛越來越熱鬧,并加了一個結尾,結尾的音樂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xiàn)歌舞達到高潮,全曲在熱烈歡暢的情緒中結束。
學生欣賞樂曲的第三部分。
師:音樂更加的熱烈,是第一段的再現(xiàn)。
人們在短暫的休息和交談之后,又紛紛跳了起來,盡情的享受這幸福的狂歡之夜。
D、完整地聽賞一遍《瑤族舞曲》
老師用指揮提示音樂情緒的轉換,也允許學生在欣賞時身體有所反應,甚至輕聲哼唱。
并在黑板上寫出樂曲的結構:復三部曲式 A、B、A
(設計意圖:通過感受、聆聽,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樂曲的結構,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
1、用主題A作聲勢練習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上的圖示:●跺腳、△捻指、×拍手、搖手。
(2)隨音樂進行聲勢律動。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
這首《瑤族舞曲》形象生動的向我們描繪了瑤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節(jié)日的動人場面,讓我們也身臨其境,音樂是神奇的,它能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
“美麗的民族之花鮮艷芬芳,今天我們只采摘了其中的一只,可愛的瑤族之花,《瑤族舞曲》這首廣為流傳的藝術奇葩,帶我們走進了古老的瑤家山寨,讓我們領略了這一民族的動人魅力。今后,我們將繼續(xù)領略其他民族的風采。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束了本節(jié)課。
感受:
《瑤族舞曲》是八年級音樂的一節(jié)欣賞課。本課以創(chuàng)設情境、聆聽感受、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模式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聆聽、感受《瑤族舞曲》音樂情緒和音樂要素特點為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有以下幾點收獲:首先,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她對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進行了綜合分析,采取樂器導入(小提琴,笛子),因為大家對們音色比較了解,其次,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能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獲得音樂感受和知識。,這節(jié)課始終遵循了以音樂為本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關注音樂。如,聆聽方式有分段聆聽,也有完整聆聽。在聆聽過程中設計了隨音樂律動、哼唱主題旋律、打節(jié)奏為音樂伴奏、對比音樂要素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能透徹地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
反思本課中運用較好的教學方法有:第一,體驗式音樂學習法。音樂學習需要學習者自身去經(jīng)歷、去感悟、去操作,才能獲得屬于學習者個人的音樂感受。體驗式音樂學習強調身體的參與。因此,在欣賞《瑤族舞曲》的過程中,她十分注重學生親身的音樂體驗。在聆聽每一段主題時都通過唱旋律、打節(jié)奏、聽辨樂器及音色、說出感受情緒等活動,使學生獲得音樂感受。第二,比較式音樂學習法。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音樂,有利于學生形成對音樂的深刻印象。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審美注意力,還有利于學生音樂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評價音樂能力的提高。在本課的欣賞環(huán)節(jié)中,她多次運用比較法引導學生對比四個主題在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以及音樂情緒方面的異同。
反思本課的不足之處:第一,在完整欣賞作品時,設計的學生活動太多,破壞了音樂的完整性和美感。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修改為,學生聆聽音樂,教師用板書寫出出現(xiàn)的主題,而后由學生總結作品的曲式結構。第二,聆聽音樂想象音樂場景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在完整聆聽時既要求學生聽辯主題,又要求學生想象場景,多數(shù)學生無法做到一心多用。因此,可以考慮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改為在欣賞每個主題后,學生用語言描述想象的音樂場景。第三,《瑤族舞曲》共有四個主題,本節(jié)課完整欣賞了這四個主題,因此教學內容可能有些多。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側重欣賞a、b兩個主題,或者將本課分為兩個課時,有待嘗試。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