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2
這是《長大后我成了你》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那是大概四十年前的事情。
當時我大姐已出嫁,二姐上了三年小學就回生產隊掙工分了,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我每天出去打一籃豬草,回來就跑到學校趴在窗臺上,看伙伴們讀書。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年。
那是一個多雨的秋季,淅淅瀝瀝的陰雨下個不停。這種天氣對于一年四季在田地里刨挖的農民來說,是老天爺的恩賜,他們才可以在土炕上伸伸腰,踏踏實實地歇息一下了。但我最討厭這樣的天氣。父母不讓我們出去玩,一家人只得擠在窯洞的土炕上歇息。
黃昏時分,從門外進來一位瘦小的中年漢子。可能是雨傘破舊的緣故,渾身已經濕漉漉的了。漢子進門掃視了圍在土炕上的六口人,笑著說:“一家人都在啊!”父親起來讓座,說:“張老師,你來了,快坐吧!你看這破窯狹窄的。”
張老師給伙伴們教算術、教生字、講故事,我在窗外聽。有一次,張老師出來問我是誰家的孩子,為什么不來上學。我說家里窮父母不讓上。張老師在我頭上撫摸了一下說,你應該上學啊!我當時感到張老師的手熱乎乎的。不知道張老師今天來我家做什么。
張老師坐在炕邊上,看看我們姐弟妹幾個,最后把目光盯在我身上,對父親說:“哥啊,你應該叫軍娃來上學啊!你看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都上學了。”父親說:“哥啊,你應該叫軍娃來上學啊!你看和他一樣大的孩子都上學了。”父親“唉”了一聲,說:“我供不起啊,幾個娃都是張口貨。家里人口多,每年都要倒欠口糧款。”張老師說:“軍娃可是個聰明的孩子啊,你不能把娃給耽擱了。”父親說:“沒辦法呀,哪有錢交學費、買書買本子?”張老師說:“學費沒有,我先給墊著,課本用舊的,本子我給尋,你讓軍娃明天來學校吧,明天學生開學報名哩!”
我聽了心里熱乎乎的,我可以上學了,不再趴在窗外偷看伙伴們讀書寫字了。
夜幕降臨了,土窯內黑洞洞的。母親擦著火柴點燃了煤油燈,窯洞里亮堂了,張老師的身影映在墻壁上,是那么高大。他同父母談了很多很多,我的心早已飛向學校,飛進教室,飛到伙伴們中間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背著母親熬夜縫制的書包,走進村小學大門,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涯。
這事已經過去快四十年了,我當教師也三十年了。每當想起那個生我養我的窯洞,想起張老師,想起那盞燈,我就感到很溫暖,同時也感到一種責任,像張老師那樣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孩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