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9
這是四年級第九課《精美的郵票》教學案例分析,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精美的郵票》是小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九課的教學內容。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由于郵票在生活中很常見,所以學生對郵票并不陌生,雖然現在寄信的人少了,但人們對郵票的喜愛并沒有減少,所以這個課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因此,在這一課中,我把整個過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賞,第二部分是設計,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同學們多欣賞各個種類、各種方式設計的郵票,并了解郵票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學到了郵票設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一些學生從此對郵票感興趣,并經常從郵票上了解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山山水水、名人、事物、典故、歷史文化等,那上這一節美術課的目的就達到了。
教科室呂主任親自主持參加本次評課,在對本次教學給予肯定的基礎上帶領我們認真的學習了美術新課標第二學段的目標。呂主任針對本節課指出作為教師要注意細節,從圖片的挑選、上課板書要一目了然;上課要嚴謹,做范畫要側身,過程要詳細。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學生的分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合理分工、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學生做作業時,這種合作體現得不充分,有一些同學閑著沒事做,一個同學畫,其他一兩個同學沒事做,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今后在學生課堂的把握上,我想應該加強這方面的鍛煉,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我應該考慮全面,爭取在小組里每個人都有分工,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
德育處尹主任對本次教學過程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理念要結合新課標更新,以學生學習為本,分析郵票圖案的特點與繪畫有什么不同時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建議本堂課以倒敘的方式開展講課,先讓學生動手,嘗試后效果非常好。
在我的課堂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孫老師指出的:比如在給學生講解郵票知識的過程中,本來想通過讓學生搜集郵票與郵票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從課堂上來看,學生對所搜集的材料沒有明確的認識,我在課前應當將學生搜集的資料加以整理,使之在課堂上的發言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比如:在讓學生起來交流搜集的知識時,我應該這樣說:“哪位同學搜集的是有關郵票歷史的知識,介紹給大家。”“哪位同學搜集的是有關郵票的種類的知識,請你說說。”這樣說學生在起來介紹搜集的郵票知識時就有了明確的目的性,其他學生聽的時候也有了目的性,知道老師首先要介紹的是郵票的歷史,接下來介紹的是郵票的種類。
其次在講解郵票設計的過程中,吳老師、劉老師提出的雖讓學生起來說了想要設計的內容,但對學生的設計意圖沒有深追究,在整個設計環節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設計創意的評價,每個郵票后面都有故事或設計的意圖,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就已經了解了,在說設計的內容時,學生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一個同學說要設計早晨有陽光的森林,我應該問:“為什么?你想要表現什么意思?”那學生可能會說因為覺得那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有朝氣等等。這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要這樣畫,畫的意圖是什么。使學生在不自覺中就明確了自己的設計意圖。
許老師、姚老師提出的在整個課堂中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我想應該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在課堂中的語言不能很好的激勵學生,所講解的內容有的學生可能還不太喜歡,要是在課堂中我能增強我的語言魅力,使學生真正容入到我講的內容中,我想學生也會自愿的把他們的想法表達出來。第二,可能有的學生沒有進行課前的搜集工作,所以在課堂上面對我所講的內容不熟悉,所以不起來回答問題,也有可能是在新的環境中學生有種陌生感,不愿起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