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解直角三角形》課題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技能
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并能通過作高構造直角三角形進而解直角三角形.
數學思考
結合實際問題,弄清仰角、俯角的概念,通過解直角三角形,獲得解決物體的高、寬等一些測量經驗.
問題解決
要求學生善于將某些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歸結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間的關系,通過解直角三角形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
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并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
教學
重點
利用俯角、仰角計算物體的高和寬等.
教學
難點
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
授課
類型
新授課
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活動
教學
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回顧
1. 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兩銳角之間的關系,三邊關系,邊角關系.
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有哪兩種類型?
(1)已知兩條邊;(2)已知一條邊和一個銳角.
回顧以前所學內容,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好準備.
活動
一:
創設
情境
導入
新課
【課堂引入】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交會對接.“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的組合體在離地球表面343 km的圓形軌道上運行,如圖28-2-37,當組合體運行到地球表面點P的正上方時,從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遠的點在什么位置?最遠點與點P的距離是多少(地球半徑約為6400 km, π取3.142,結果取整數)?
圖28-2-37
通過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通過求解,初步體會解直角三角形的內涵,引入課題.
(續表)
活動
二:
實踐
探究
交流
新知
1.解決問題: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畫出示意圖.
分析問題:從組合體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遠點,是視線與地球相切時的切點.如圖28-2-38,本例可以抽象為以地球中心為圓心、地球半徑為半徑的O的有關問題:其中點F是組合體的位置,FQ是O的切線,切點Q是從組合體中觀測地球時的最遠點,的長就是地球表面上P,Q兩點間的距離.為計算的長需先求出∠POQ(即α)的度數.
2.仰角、俯角的應用:
例題:熱氣球的探測器顯示,從熱氣球看一棟樓頂部的仰角為30°,看這棟樓底部的俯角為60°,熱氣球與樓的水平距離為120 m.這棟樓有多高(結果取整數)?
仰角與俯角:在視線與水平線所成的角中,視線在水平線上方的是仰角,視線在水平線下方的是俯角.
如圖28-2-38,仰角α=30°,俯角β=60°. 圖28-2-38
在RtABD中,α=30°,AD=120,所以可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出BD;類似地,可以求出CD,進而求出BC的長度.
設置的實際問題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提取出來而又高于現實的,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使他們更有興趣學習,又讓學生進一步經歷用三角函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
三:
開放
訓練
體現
應用
【應用舉例】
例1 如圖28-2-39,小明想測量河對岸的一幢高樓AB的高度,在河邊C處測得樓頂A的仰角是60°,在距C處60米的E處有幢樓房,小明從該樓房距離地面20米的D處測得高樓頂端A的仰角是30°(點B,C,E在同一直線上,且AB,DE均與地面BE垂直),求樓AB的高度. 圖28-2-39
例1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仰角構造直角三角形,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拓展提升】
例2 如圖28-2-40,為了測量頂部不能達到的建筑物AB的高度,現在地平面上取一點C,用測量儀測得點A的仰角為45°,再向前進20米取一點D,使點D在BC的延長線上,此時測得點A的仰角為30°.已知測量儀的高為1.5米,求建筑物AB的高度. 圖28-2-40
例2主要是通過兩次解直角三角形建立一元一次方程,通過解方程,求出相應的線段,從而解決求建筑物高的問題.
(續表)
活動
四:
課堂
總結
反思
【達標測評】
1.如圖28-2-41,在水平地面上,由點A測得旗桿BC的頂點C的仰角為60°,點A到旗桿底部的距離AB=12米,則旗桿的高度為()
A.6 米 B.6米 C.12 米 D.12米
圖28-2-41 圖28-2-42
2.如圖28-2-42,AB,CD兩教學樓相距30米,某學生在教室窗臺口B處測得CD樓樓頂C處的仰角為30°,樓底D處的俯角為45°,則教學樓CD的高度為( )
A.米 B.米
C.45米 D.5米
3.某飛機的飛行高度為1500米,從飛機上測得地面控制點的俯角為60°,此時飛機與地面控制點的距離為___米.
4.如圖28-2-43,某建筑物BC上有一旗桿AB,小明在與BC相距12 m的F處,觀測到旗桿頂部A的仰角為60°,底部B的仰角為45°,小明的眼睛E與地面的距離EF為1.6 m.
(1)求建筑物BC的高度;
(2)求旗桿AB的高度.
(結果精確到0.1 m,參考數據: ≈1.41, ≈1.73)
圖28-2-43
通過設置達標測評,進一步鞏固所學新知,同時檢測學習效果,做到“堂堂清”.
1.課堂總結:
請同學們回顧以下問題:
(1)什么是仰角和俯角?
(2)在解答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你學會了哪些解題技巧或方法?還有哪些疑惑?
2.布置作業
通過課堂小結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對本課時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內化,同時明確學習重點.
活動
四:
課堂
總結
反思
【知識網絡】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
【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師表現,進一步提升操作流程和自身素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