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相似三角形復習課》課題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相似三角形》的復習課中,我安排了兩節復習課。第一節著重復習比例線段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第二節則采取“探究式教學”來復習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培養學生的實踐及探索能力。
比例線段在平面幾何計算和證明中,應用十分廣泛,相對已學的兩條線段相等關系而言,四條線段成比例關系對學生分析問題及綜合解題的能力要求更高。第一節課的復習中,著重復習了比例線段的意義及性質,同時通過例題進行鞏固,學生掌握的效果不錯。
在第二節課中,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展示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本節課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線,課前布置學生自己對比例線段的運用進行整理,這樣不僅復習了所學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實驗操作-探索發現-科學論證”獲得知識的過程,體驗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解決問題時,讓學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課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挖掘題目資源,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在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及共同研究者,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引導學生關注過程,及時肯定學生的表現,鼓勵創新。在課堂中,我著重引導學生自己小結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方法,同時給予肯定。在后續的例題分析中,也是通過一步步的引導,讓學生自己思考、分析并得出整個解題的過程及步驟。關鍵時點拔,不足時補充。
三、提升學生課堂的關注點。學生體驗了學習過程后,從單純的重視知識點的記憶,復習變為有意識關注學習方法的掌握,數學思想的領悟,同時讓學生關注課堂小結,進行自我體會,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進步。
在《相似三角形》這一復習課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創新精神,學生也能掌握到了相關的知識。但是,仍有不足之處。問題的應用中,即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或判定證明的過程中,思路仍是不夠清晰,書寫的過程仍是不夠完整。也就是說,缺少了教師的引導分析,則學生不知向何處思考。這是大部分學生具有的情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