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7
這是《2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課后議課記錄,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理解前兩句
師:同學們已經(jīng)讀得很好了,那你從中讀懂這些問題了么?
(指板書上的問題)誰第一個匯報?
生:我弄明白了“誰送誰”這個問題是李白送孟浩然。
師:其他同學同意吧?(生同意。)等會兒坐下,說說你從哪兒讀明白的,好嗎?
生:我是從題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詩是李白寫的,說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師:很會讀書,做到了邊讀邊想。說得也清楚極了。誰接著來?
生:我讀明白了在哪送,是在黃鶴樓。
師:請同學們看,這就是黃鶴樓(課件出示圖片)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誰能接著匯報?
生:我讀明白了“送到哪”這個問題,李白送孟浩然去揚州的。
師:你從哪里讀懂的呢?
生:我從第二句“下?lián)P州”中知道的。
師:那你知道作者為什么用到了“下”這個字么?
生:我想是順流而下吧
師:想象很正確。古人有詩云:滾滾長江東逝水,可見長江水是自西向東流的。黃鶴樓在揚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從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順流而下了,所以用了這個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辭”。
生:我讀懂了“何時送”這個問題,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揚州的。我是從第二句的中知道的。
師:很好,詩中作者寫的是什么樣的三月呢?
生:是煙花三月。
師:什么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你們想知道么?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P州三月的圖片,你們看看還可以用什么樣的詞描繪這揚州的煙花三月?
(出示課件)
生:是百花盛開的三月。
師:百花盛開用得好。謝謝你,我明白了。還可以說是什么樣的三月?讀明白這個問題的同學可以繼續(xù)告訴我。
生:我來,是細雨如煙,繁花似錦的三月。
生:是百花齊放的三月。
生:是細雨蒙蒙,花紅柳綠的三月。
生:陽光明媚的三月。
生:是細雨綿綿,柳暗花明的三月。
生:是百花爭艷,鳥語花香的三月。
(板書:煙花三月)
師:煙花三月的景美,你們的語言也很美。那你們能不能把這兩句詩讀得也很美呢?
(出示前兩句課件)(指導(dǎo)朗讀,指名讀)
二、理解后兩句
師:正如同學們所讀所感,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最有詩情畫意的季節(jié),也是最該攜友同游的季節(jié)。可是詩人陶醉于這樣的景色當中了么?
生:沒有
師:為什么呢?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從詩的后兩句當中知道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出示后兩句課件)
師:詩人的眼中沒有美景,那有什么?看見什么了呢?
生:孤帆 遠影 碧空
生:長江
師: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畫,長江的江面船只如云,那為何作者看見的是孤帆呢?
生1:好友孟浩然已漸漸遠去了,李白依依不舍。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隨著好友孟浩然,別的什么都沒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李白看見了好朋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最后---
生:看不見了
師: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見時,他只看見了-----
生:長江水在往天邊奔流。
師:你獨特的感受力令老師吃驚!那李白為什么如此久久佇立江邊送孟浩然呢?
生:因為李白和孟浩然是很好的朋友。
生:李白與孟浩然第一次相見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陸的時候,那年李白大概20多歲,而孟浩然40歲左右。李白當時詩名尚小,而孟浩然名聲在外。李白專程前往鹿門山拜見孟浩然,兩人習性相投,一見如故,孟浩然大加贊賞李白的詩,而且盛情招待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師:說的對。看來李白和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情誼深厚,是忘年之交。
生:幾年以后,兩人互相思念,于是相約來到江夏(今武昌),共同游山玩水,賞月看花半個多月。最后,孟浩然要去廣陵,于是二人在黃鶴樓相別。李白就在那個時候?qū)懴铝诉@首詩。
師:那同學們想象一下,當時的李白心情怎么樣?
生:傷心 難過 依依不舍
(板書:依依不舍)
師:如果那一時候,站在江邊送別那么好的朋友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獨的小船,風鼓白帆,由近漸遠,最后消失在水天之間。你不忍離去,久久佇立岸邊,目送千里。深情地凝視著水天一色的地方。那滾滾的東流江水不正象征著你們的友誼么。那時那地,你將會怎樣吟詠出這兩句詩呢?(出示后兩句的課件)
生:指名誦。
師:是啊!你們讀出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這真是過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