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這是《古詩兩首》導學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重點)
2、我能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體會《尋隱者不遇》的語言特點。(重點)
3、我會通過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去感受隱者高潔的形象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并使自己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難點) 學法引導:
同學們,如果說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詩就是其中的一顆美麗的明珠,古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現出豐富的畫面,讓有多產生無盡的想象。今天,你就可以用讀詩句、想畫面的方法來學習古詩兩首。想想,我們以前是怎樣來學習古詩的?一般要做好以下四個步驟:知詩人、讀能誦、明詩意、悟詩情。
自主學習,我嘗試
1、讀一讀古詩《尋隱者不遇》,要讀流暢,能讀出詩的韻味,并在書中試著用“∣”標出朗讀時的節奏。
2、比一比,再組詞。
隱( ) ( )的童子 ( )的山
穩( ) ( )的松樹 ( )的云
3、查一查。結合詩的內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同桌互說詩句意思。
不遇: 尋:
質疑探究:
4、初讀了《尋隱者不遇》這首詩后,你的問題是:
(友情提示:這個問題你能獨立完成嗎?先嘗試著做一做,課上再在小組內交流。)
合作交流,我參與
1、小組內交流《尋隱者不遇》的朗讀情況:
同伴評價: 優秀 良好 一般 再努力
2、小組內互相檢查《尋隱者不遇》預習背誦情況:
同伴評價: 優秀 良好 再努力
展示探究,我愿意
1、展示時選擇喜歡的內容進行展示。
2、小組成員要全員參與展示。
3、精彩之處要學會欣賞,錯誤之處要能寬容并誠懇糾錯。
4、及時補充點評,適時與老師同學互動,豐富展示內容。
達標檢測,我能行
1、解釋帶點的詞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不知處:
(2)尋隱者不遇
尋: 遇:
2、聯系古詩內容,進行填空。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歌記敘了( )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 )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 )。
主體多元·“雙向五環”教學模式導學案
古詩兩首
本周習慣養成:認真傾聽、大膽展示 學校:芹池中心小學 主備人:燕曉霞 審核:燕曉霞 課型:自主探究 總課時:第二課時 學習小主人: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所見》,背誦《所見》。
2、我能通過反復朗讀,感受出詩中牧童機靈可愛、天真可愛的形象。(重點)
3、我能說出詩的大概內容,想象出詩句描寫的美好意境。 作者鏈接:
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
自主學習,我嘗試
(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所見》多讀幾遍,再完成下列題目。)
1、用“∣”標出朗讀時的節奏,并給帶點字注音。
( ) ( ) ( )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查一查。結合詩的內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同桌互說詩句意思。
振: 樾: 意欲: 鳴蟬:
3、《所見》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情景?牧童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
合作交流,我參與(15分鐘)
1、小組內互相檢查預習作業完成情況。
2、組內互檢《所見》讀、誦情況。
同伴評價: 朗讀: 優秀 良好 再努力
背誦: 優秀 良好 再努力
合作探究:
3、想象探究:對照插圖,想象《所見》所描繪的景象,續編后面發生的事情。
(方法提示:①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也可以通過畫畫的形式。
?、谙仍谛〗M內交流。重點再想一想如果讓你們本小組匯報,你們組內成員準備怎么合作匯報展示?想好了,等待交流時刻好好表現呦!)
4、特色探究:《尋隱者不遇》、《所見》兩首古詩簡單易懂,尤其展示了兒童的可愛、智慧、活潑、天真。你能分別用自己的話,細致的描繪古詩中表現的情景嗎?你能體會并說出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嗎?
展示探究,我愿意(20分鐘)
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時,我會把內容說清楚。別的同學展示交流時,我會專注地傾聽,并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以補充和質疑。
達標檢測,我能行(5分鐘 )
1、古詩品悟:《所見》是( )朝詩人( )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 )。古詩動靜結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 )”,忽然“( )”,是因為他 “( )”。我們還從詩中“( )”一詞中可見當時是( )。
2、重點感悟:
(1)《所見》題目的意思是 。
(2)“樾”的正確讀音是 ;意思是 。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振: 意欲:
鳴蟬: 立:
星級評價:
(本課的兩首古詩學得怎么樣了?背熟了嗎?能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嗎?課外積累會誦了嗎?給自己來個評價吧!不足的可要加油呀!【在★上打√】)
■ 古詩背誦: ★ ★ ★ ★ ★
■ 古詩理解: ★ ★ ★ ★ ★
■ 知識積累: ★ ★ ★ ★ ★
主體多元·“雙向五環”教學模式導學案
《古詩兩首》
本周習慣養成:認真傾聽、大膽展示 學校:芹池中心小學 主備人:燕曉霞 審核:燕曉霞 課型:自學探究 總課時:第一課時 學習小主人: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重點)
2、我能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體會《尋隱者不遇》的語言特點。(重點)
3、我會通過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去感受隱者高潔的形象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并使自己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難點) 學法引導:
同學們,如果說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詩就是其中的一顆美麗的明珠,古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現出豐富的畫面,讓有多產生無盡的想象。今天,你就可以用讀詩句、想畫面的方法來學習古詩兩首。想想,我們以前是怎樣來學習古詩的?一般要做好以下四個步驟:知詩人、讀能誦、明詩意、悟詩情。
自主學習,我嘗試
1、讀一讀古詩《尋隱者不遇》,要讀流暢,能讀出詩的韻味,并在書中試著用“∣”標出朗讀時的節奏。
2、比一比,再組詞。
隱( ) ( )的童子 ( )的山
穩( ) ( )的松樹 ( )的云
3、查一查。結合詩的內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同桌互說詩句意思。
不遇: 尋:
質疑探究:
4、初讀了《尋隱者不遇》這首詩后,你的問題是:
(友情提示:這個問題你能獨立完成嗎?先嘗試著做一做,課上再在小組內交流。)
合作交流,我參與
1、小組內交流《尋隱者不遇》的朗讀情況:
同伴評價: 優秀 良好 一般 再努力
2、小組內互相檢查《尋隱者不遇》預習背誦情況:
同伴評價: 優秀 良好 再努力
展示探究,我愿意
1、展示時選擇喜歡的內容進行展示。
2、小組成員要全員參與展示。
3、精彩之處要學會欣賞,錯誤之處要能寬容并誠懇糾錯。
4、及時補充點評,適時與老師同學互動,豐富展示內容。
達標檢測,我能行
1、解釋帶點的詞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不知處:
(2)尋隱者不遇
尋: 遇:
2、聯系古詩內容,進行填空。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歌記敘了( )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 )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 )。
主體多元·“雙向五環”教學模式導學案
古詩兩首
本周習慣養成:認真傾聽、大膽展示 學校:芹池中心小學 主備人:燕曉霞 審核:燕曉霞 課型:自主探究 總課時:第二課時 學習小主人: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所見》,背誦《所見》。
2、我能通過反復朗讀,感受出詩中牧童機靈可愛、天真可愛的形象。(重點)
3、我能說出詩的大概內容,想象出詩句描寫的美好意境。 作者鏈接:
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
自主學習,我嘗試
(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所見》多讀幾遍,再完成下列題目。)
1、用“∣”標出朗讀時的節奏,并給帶點字注音。
( ) ( ) ( )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查一查。結合詩的內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同桌互說詩句意思。
振: 樾: 意欲: 鳴蟬:
3、《所見》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情景?牧童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
合作交流,我參與(15分鐘)
1、小組內互相檢查預習作業完成情況。
2、組內互檢《所見》讀、誦情況。
同伴評價: 朗讀: 優秀 良好 再努力
背誦: 優秀 良好 再努力
合作探究:
3、想象探究:對照插圖,想象《所見》所描繪的景象,續編后面發生的事情。
(方法提示:①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也可以通過畫畫的形式。
②先在小組內交流。重點再想一想如果讓你們本小組匯報,你們組內成員準備怎么合作匯報展示?想好了,等待交流時刻好好表現呦!)
4、特色探究:《尋隱者不遇》、《所見》兩首古詩簡單易懂,尤其展示了兒童的可愛、智慧、活潑、天真。你能分別用自己的話,細致的描繪古詩中表現的情景嗎?你能體會并說出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嗎?
展示探究,我愿意(20分鐘)
我愿意把我的探究展示交流。在展示時,我會把內容說清楚。別的同學展示交流時,我會專注地傾聽,并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以補充和質疑。
達標檢測,我能行(5分鐘 )
1、古詩品悟:《所見》是( )朝詩人( )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 )。古詩動靜結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 )”,忽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