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烏鴉喝水》教學案例及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內容分析:
《烏鴉喝水》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描寫了一只口渴的烏鴉到處找水喝,它發現了一個裝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把瓶子周圍的小石子往瓶里裝,水升高了,烏鴉喝到水了。課文內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文中插圖形象鮮艷,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
這篇富有童趣的故事《烏鴉喝水》體現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為了讓學生領悟其中的道理,我引領學生經歷了:情感體驗,實踐體驗,創新體驗。
二、案例實錄:
《烏鴉喝水》學完了,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把小石子一粒一粒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
師:是呀,好聰明的烏鴉啊。我們遇到困難也要像烏鴉那樣積極想辦法,絕不能讓困難嚇倒。
假如你是烏鴉,你會怎么辦?
生紛紛議論……
孫泊:假如我是烏鴉,我會找一根長長的吸管去吸。
師:真棒!
李云飛:假如我是烏鴉,我會找一根吸管去吸;如果野外沒有,我會找麥秸來代替。
張斯濤:我會挖一個坑,把瓶子搬倒,然后再喝。
宋佳浩:假如我是烏鴉,我也會把石子叼進瓶子里。
張焰景:在地上挖個坑,把瓶子放進去斜過來,就能喝著水。
師:這個主意真不錯。
韓浩杰:把水倒在地上。
眾生:哈哈哈……那水還不流了嗎?
丁瑞卓:老師,在地上鋪上塑料,把水倒進去,就可以喝到。
候旭:我會等下雨。
孫泊:你想渴死啊。
高泓濤:我會在瓶子上敲一個小洞。
白成學:用翅膀捧起瓶子喝。
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為烏鴉想了這么多好辦法。遇到困難要積極想辦法,不能被困難嚇倒,這就是咱們今天最大的收獲。
三、教學反思:
以上教學片段真可謂 “ 一石擊起千層浪 ” ,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
1、以學生為主題。教師是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 …… 。充分以文本為載體,體現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拓展了思維。
2、開放式教學。課本只是個例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學生在此基礎上大膽探索,積極發言,完成了與文本、作者的對話,體會了文章的主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