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長亭送別》公開課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長亭送別》選自王實甫的《西廂記》,由十九支曲子組成。是一篇不太好講的課文。
我課前花了很多功夫,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東西。最后決定上第二課時,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引導學生鑒賞曲詞。課前預習時已進行過方法指導,從五個方面鑒賞:①找典故;②找意象;③分析表現手法;④找關鍵詞句;⑤分析用詞的普遍性的特點。課堂上分三步走:第一步,示范鑒賞【端正好】;第二步,小組合作鑒賞【滾繡球】【叨叨令】;第三步,把【一煞】【收尾】兩支曲子以《惜別目送》為題改寫成散文。之前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個改寫前三支曲子的例文《長亭路》,讓學生有所參照。其實這一步驟本來是設計成寫賞析文的,但后來我覺得寫賞析文并當堂完成,對學生來講可能有難度,而且也不容易出彩,所以后來我就換成改寫散文了,想這種形式可能更活潑一些,也更容易成為課堂上的一個亮點吧。
我感覺整體構思還是不錯的,但是積習難改,這個亮點后來又沒有充分的時間展示了,嗚呼,悲哉!前面占用的時間還是偏多。
繼續反思我上課的種種弊病和難改的積習。
我上課還是容易眼高手低,往往課前想得很好,可是一到上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時間往往安排不合理,導致預設好的東西來不及展示,最后只得匆匆收尾或不得不忍痛割愛,這是其一;激情有余而沉穩不足,這是其二;語言也不像暑假前那么流暢和美了,這是其三。我總覺得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語言一定要美,雖不能說做到舌綻蓮花,但流暢和美是必須要做到的。
當然這節課也并不是沒有亮點,比如說目標確定得就比較好,鑒賞曲詞。紅樓上說,林黛玉讀西廂時就曾覺得“詞句警人,滿口余香”,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也說“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而且突破目標的過程和方法也極有層次,設計得非常好。五種方法指導到位,三個層次示范鑒賞、小組合作鑒賞、通過改寫來鑒賞形式活潑多樣。
能說出優點,說明我沒有妄自菲薄;能反思出缺點,我又進步了,呵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