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三峽》教育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總寫三峽的特點:山高嶺連、遮天蔽日(高峻美)【高、連的特點】
1.峽之長:特點在“連”,突出三峽之連綿。
2.山之高:俯視、仰視
特定情境,側面烘托出山之高。
二、夏天三峽的情景:水流湍急、交通阻斷(奔放美)【多、急的特點】
1.分析水流湍急的原因:
山高---水落差大、水流急。
嶺連---水都在澗中。
峽窄---斷面小、單位面積流量大。
2.水勢之大、水流之急
3.舉特例說明水流之速,之湍急(對比、夸張)
三、春冬之時三峽之景:水退潭清、風景秀麗(清幽美)
1.俯視:“湍”是動態,“潭”是靜態,動靜結合,色彩各異、相映成趣。
2.仰視:由峽底到山上,以“絕”狀山,以“怪”寫柏,其中“怪柏”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堅強的意志,給山水投入一股生機,給懸泉瀑布勾勒了一個背景。
3.色彩:白浪、綠潭、青山
4.總結:一字一景,實在富有趣味。
四、秋季三峽的特點:水枯氣寒、猿鳴凄異(凄婉美)
1.以“霜”暗指秋季,接著營造了凄涼肅殺的氣氛。
2.以三峽秋季代表性的猿來表現:(正、側面結合)
直接敘述,圍繞“凄”“哀”兩個特點。
引漁歌為證“一言狹長、一言聲哀”側面表現了深秋三峽凄涼的特點,渲染了秋季三峽蕭瑟凄涼的氣氛。
五、三峽獨特性
1.山:山高嶺連、隱天蔽日
2.水:水流湍急、交通阻斷
3.景:險峻清幽、良多趣味
4.環境:寒肅凄涼、哀轉久絕
六、備注
1.本文是作者為《水經注》作的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最能體現三峽的特點,所以以夏水為首來寫。
2.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