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這是《女媧造人》備課教學總結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前幾天,我們想到七年級開一節課,限于課差不多結束了,于是選了一篇《女媧造人》。當時覺得七年級學生學習神話,應該沒有太多問題,而且這篇課文又那么容易。然而真到設計的時候,感覺要上好這篇課文也頗不易。
小影先設計了一個方案。基本上分這么幾個內容。先是提出問題,女媧在什么情形下想到造人的?女媧是怎么樣造人的?在她造出了人之后,是如何表現她的喜悅之情的。然后是對女媧形象的分析,在課的結尾再講一下什么是神話,把想象的概念引出。
然而她很困惑,這樣的課感覺沒有主線,而且每個環節不能串連起來,比較生硬。是啊,那么,如何上好這一課呢?我也陷入了深思,的確,小影的設計比較細膩,但是缺乏主線,感覺重點沒有選好,也就是這篇課文的教學內容重點沒有選好。
晚上我問正讀中學的孩子,想從孩子的角度來研究這篇文章,結果孩子第一句便是你確定的目標是什么呢?我笑了,孩子問得比我們有的老師還專業。我說你隨便想吧。于是讀課文。那是神話,你總得把神話的知識向同學們講一下吧,然后再講課文。她的話,令我產生了新想法。是啊,這是神話,如何把神話的特點在不知不覺中傳授給學生呢?總不能把概念在投影上一放,算是介紹吧。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在讀課文中自覺感悟體會,不要生硬才是。
找不到辦法,只有多讀幾遍課文,我相信在反復的閱讀中一定能找到一個切入點。又讀了這篇課文所在單元的要求,這個單元就是要讓學生領略豐富的想象力,單元中有詩歌,有童話,有寓言,有神話,這些文體的共同點就是都有豐富的想象。既然如此,那么,這篇課文也要突出這個特點,讓學生感悟這個特點。
《女媧造人》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它的原形是《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擴寫,,再現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使得這個古老的傳說充滿生活氣息。這樣一來,我覺得似乎已經有了一個切口。為了開拓學生視野,可以讓其在課后收集一些人類誕生說的不同說法,讓學生明白神話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在課開始后,先簡單交流學生收集的資料。我們先讓學生讀《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然后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不同的情節來,使學生明白,作者是用了聯想和想像手法。然后讓學生品味文中想象的語段,如重點段落人來到這個世間的內容,從中感悟出人類誕生的一種喜悅感。還有關于女媧的描寫,了解女媧這個美麗的形象。最終體會到神話的特點,領略想像和幻想的魅力。最后,為了更好地落實本節課講的想像特點,教師出示一篇改寫過的神話,如《夸父逐日》,用最簡潔的語言屏顯,然后讓學生也用想象和幻想的方法,補充一個情節。這樣的設計感覺比原來思路更清了。
看來,要設計好一節課,定好目標,選好內容很關鍵。有了這樣的前提,相信是能上出好課來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