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五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案及板書,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了解詩句的大概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
孩子們,從一年級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很多古詩。我們知道,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寄情山水,表達他們對自然,對美,對祖國山水的熱愛。著名的唐代詩人李白就對“水”情有獨鐘衷:仰望廬山瀑布,他感嘆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走在天門山上,他眺望遠處,提筆寫下——“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站在黃河邊上,他任思緒飛揚——“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些風景無不讓我們神往,讓我們留戀。同時,也為我國的詩詞寶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今天,我們要走進另一位久負盛名的偉大詩人,走進他心中的那個“水世界”,走進西湖的湖光山色。
二、簡介作者和詩題,初讀古詩。
1.這首詩的作者是?他是何許人也?誰能用一句話介紹蘇軾.
蘇軾和杭州很有緣,他曾經兩度在杭州任職。在杭州任職期間,他組織百姓疏通了西湖,把從湖底挖出來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把它叫做“蘇堤”。現在,“蘇堤春曉”已經成為了西湖一景。蘇軾在杭州當官期間除了造福百姓,也為西湖的美景深深陶醉,寫下了不少贊美的詩篇。
2.今天我們就要跟著宋代的大詩人蘇軾一起到風景如畫的杭州西湖去游覽一番,你們開心嗎?帶著這種愉快的心情朗讀課題,齊!
誰能來說說題目的意思?“飲”是什么意思?“湖”指的是?“初晴后雨”是什么意思?
誰能連起來說一說?(指名答)
3.大詩人眼中的西湖是怎樣的?有些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去欣賞一番了。在同學們放聲朗讀前,老師有個要求:自由讀、反復讀,讀到順為止,爭取讀到字正腔圓。(配樂《》)
4. 檢查反饋。指名讀。(評價)
全班齊讀咱們一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同學們讀前四個字,老師讀后三個字,好嗎?老師讀前四個字,同學們讀后三個字。
5. 學生默讀,自己感悟。并出示友情提示:
了解了詩題和作者,讀準了古詩還不能算讀好了,還得讀懂古詩。現在,請大家邊讀古詩邊,
(1)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詩寫的是“初晴”,哪句寫的是“后雨”
(2)哪些詩句是寫景的,哪些詩句是作者的聯想。
(3)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詩句旁邊。
三、細讀詩句,品讀回味。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光山色。
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我們先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
1. 水光瀲滟
(1)(出示圖片)誰來說說,他看到了什么?
(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閃閃。)
誰能給“波光閃閃”換一個近義詞?
(波光粼粼,碧波蕩漾……)
你們的詞匯量可真豐富!我們一起把這些詞匯收入到知識寶庫里吧!(齊讀)
(2)“波光閃閃”用詩中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
(瀲滟)
(3)是什么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
(太陽)
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整個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點?
(西湖的水在陽光下更加透徹,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陽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層碎金;西湖的魚兒歡快地舞蹈,一躍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縷衣;西湖的荷花和荷葉更加鮮艷了……)
同樣在六月,詩人楊萬里在西湖看到晴天下的西湖景色是怎樣的,你們知道嗎?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ppt出示):
誰來說說讀過古詩,你讀懂了西湖在晴天麗日下又有怎樣特別的景致?
(4)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這樣鮮艷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
(指名讀)
你的心情是愉快的!
你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陽光!
我聽出來了,你的吟誦是發自內心的!
面對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贊美——(齊讀)水光瀲滟晴方好!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 山色空蒙
(1)正當詩人和友人陶醉在這明媚鮮艷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氣發生什么變化?
(下雨了)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樣的景象?
(蒼翠欲滴)
現在呢?
(朦朦朧朧、山色蒙蒙、云霧彌漫、云霧迷茫、云霧茫茫、迷霧濃云……)
(3)這朦朧迷茫的景象用詩句中的一個詞語就是——
(山色空蒙)。
2. 亦奇
(1)閉眼想象一下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見這樣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
(奇妙)
把你的感受帶入詩句當中讀一讀。
(2)晴空萬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這朦朦朧朧的西湖奇妙嗎?
(也奇妙)
(3)從哪個字當中你讀出了“也”?
(亦)
(4)西湖的美景是這樣的出神入化,誰能來讀一讀雨后的西湖美景?
贊嘆的語氣,誰能讀得更好?
3.引讀前兩句
其實一句詩你仔細品讀,就會讀出它的韻味。晴天的西湖是——
雨天的西湖是——
風和日麗,當我們漫步西湖湖邊,我們會贊嘆道——
(男生讀)
細雨蒙蒙,我們蕩舟湖邊,我們會贊嘆道——
(女生讀)
4.古人在寫詩的時候,非常講究工整對稱。上下句每個詞,甚至每個字都能對起來。現在誰能跟老師來對對子?
“水光”對?“瀲滟”對?“晴”對?“晴好”對?“晴方好”對?“水光瀲滟”對?“水光瀲滟晴方好”對?
說明同學們都知道什么是“對偶”了。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領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誰)?(西子)
(2)西子是誰?
(西施)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2.淡妝濃抹總相宜
(1)從古詩當中找一找詩人是怎樣贊美西施的,哪一句?
(淡妝濃抹總相宜)
(2)淡妝濃抹是幾種裝扮,有什么特點?
(淡妝素雅,濃抹鮮明艷麗)
舞臺上那些漂亮的演員們鮮艷的妝扮是——
(濃抹)
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
(淡妝)。
(3)總相宜
A.那西施是著淡妝好呢還是濃抹好,詩人是怎么說的?
(都好)
你如何知道?
(總相宜)
B.淡妝適合西施,濃抹也適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
男生,我們來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4)這句話僅僅在贊美西子么?
(還在贊美西湖)
誰讀懂了這句話,說一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濃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很美。)
(5)引讀:女生,我們一起來贊一贊這美麗的西湖。
看似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濃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妝)一天之中,詩人看到了西湖濃抹的美,領略到西湖淡妝的奇妙,想到這里,詩人不禁贊嘆——(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拓展延伸,
1. 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到杭州時所作的,當他第一次見到這人間天堂的奇景的時候,你們猜猜,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這樣的心情,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讓美麗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中盡顯風姿,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畫卷,也讓我們跟隨者這位最愛西湖的詩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西湖之行,現在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讓我們把這幅畫映在腦海中,悄悄地帶走吧!(生伴樂齊誦)
3.學完了這首古詩,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西湖,你會怎么說?指名答)
老師也想到了一些四字詞語來形容西湖,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出示ppt)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游人如織、楊柳依依、山明水秀……
咱們一起把這些優美詞語收入大腦寶庫中吧!讀出這些詞語應有的韻味!
4.想象畫面
用今天積累的詞語,想象古詩描寫的西湖美景,寫寫你心目中的西湖。
五、作業布置
1.背誦并默寫這首古詩。
2.寫寫你想象中西湖的美景。
板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晴 濃抹
總相宜
雨 淡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