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7
這是《玲玲的畫》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選《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主要是因為文章比較貼近孩子的生活,內容簡單,有教育意義,孩子會比較感興趣。現在我總結一下這節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在教學設計方面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
首先,在學習“玲”字的時候,考慮到“玲”字組詞對孩子來說有點難度,就出示“小巧玲瓏”一詞讓學生認識,但我只舉了一個例句,孩子可能還沒完全明白什么是“小巧玲瓏”;“端詳”一詞對二年級的孩子確實有難度,所以我找了另外兩個對比較鮮明的詞“張望”和“注視”讓學生作比較,講到端詳一詞時,我并沒有做到引導孩子理解這個詞,而是通過做動作、舉例句讓孩子理解,這個過程并沒有實現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在這個地方我確實設計不出好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的指點。
其次,在引導孩子體會人物心情變化,有感情朗讀課文時收效不大,我沒有更好地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和玲玲的心情。
最后,孩子在回答什么是“好事”和“壞事”時,我沒有一步步地引導孩子說出答案,而是急于讓孩子說出正確答案,導致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在教態方面有待提高。我的聲音不夠大。教態不夠自然,不夠投入,比如:在出示玲玲修改完的畫時,我的表情和語氣不夠夸張,如果能讓孩子感受到老師也很喜歡這幅畫,孩子的情緒也會被調動起來。我個人認為,在上課之前,自己要先被這篇文章打動,上課時才能打動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我的表情和語氣沒有太大的變化,本來這篇課文是很好在這方面發揮的,但我沒做到,學生沒有感受到。
三、教學過程中沒有過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整節課有點只顧著自己上課,由于緊張,孩子在回答問題、朗讀時我并沒有認真聽,比如:孩子說“仔細地”是個動詞,當時我就沒有指出他的錯誤。整節課上得不太流暢。
雖然這節課比起試講時有了一些進步,但還存在很多缺點,希望老師們能多多指教!
最后,非常感謝我們辦公室的幾位老師,從一開始的試講到最后正式上課,都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以后我會努力學習,爭取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