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
這是《火燒云》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材分析
《火燒云》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之作,著名女作家蕭紅以熱情酣暢的筆墨給我們勾畫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火燒云圖景。作者以多個不同構詞形式的詞語描述了火燒云的顏色變化,渲染了紅霞飛舞、瞬息萬變、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觀;而后又描寫了火燒云各種奇妙的形態,向我們勾勒出三幅動態的畫面:跪著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而且十分傳神地寫出瞬息之間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見的變幻過程;學情方面,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三年級學生已經能夠夠掃除生字障礙、讀通讀順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對課文有一定的理解。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針對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著手,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字詞教學,整體感知,精讀第一段”的基礎上,將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大膽想象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獨立自學、合作交流、讀中感悟等過程體會作者在寫作上的一些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喚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逐步養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另外結合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我把“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作為教學的重點;把“學習作者運用仔細觀察所得,展開豐富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作為本課的難點。
二、教學理念
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議、寫等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自主探究精神,實現“本真語文”的課堂回歸。
三、教法學法
雖然說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的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根據課程標準中年級學段目標,針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法:朗讀體會法,點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法是: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在《火燒云》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準備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復習引入,回憶美(3分鐘)
1、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課時,我精心設計開場白吸引學生注意,并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看著畫面背誦課文1自然段。
2、引導學生一邊回憶課文內容,一邊想:“你能用哪一個字來概括火燒云的特點?”學生會想到“變”字。這時,我就提出統領全文的問題“火燒云的變化很多,主要表現在哪兩個方面?它們分別有哪些變化?”
3、導入新課,學習課文2-7段。
(設計意圖:再現上節課所學的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興趣)
二、多元對話,品味美(20分鐘)
1、自讀感悟。讓學生在讀中思考:
課文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是怎樣變化的?
文中哪些詞句使你興奮,令你心動?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或一個段,有滋有味地讀讀,還可以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2、組內交流,同伴互補。
3、小組代表匯報,順學而導,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多元對話。(教師相機板書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展開想象。)
在匯報的過程中,重點研讀第2、3自然段,體會課后第3題中重點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第二段主要是品味“燒”字。
“燒”字用得十分精妙,具有多方面的表達功效。(1)描繪色彩火燒云剛出現在天空時的顏色是紅的,但作者不用“紅”字,而用“燒”字。這樣既表現了晚霞如火焰般的紅艷,又避免了與后面的“紅通通”一詞相重復。(2)描摹動態 “紅”只表示色彩,是靜態的;“燒”表示動作,給我們一種動態的感覺。“燒”突出云色彩的變化。后文所寫的火燒云的五顏六色、千姿百態,都與“燒”相關。
研讀第三段:分兩個層次感悟火燒云色彩多、變化快。
A、激發想象,豐富感受。
首先,讓喜歡這段的學生齊讀,其他學生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并想想這些詞有什么特點?然后,按順序羅列表示顏色的詞,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紅彤彤、金燦燦是ABB式的詞語,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顏色搭配在一起,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是一種實物加一種顏色構成的,更形象化。)接著回憶平常看到過哪些顏色的云?在匯報交流時,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如,黑漆漆、紫茵茵、白茫茫,雪白、玫瑰紅等,教師相機板書。
B、抓重點詞語“一會兒”,領悟神韻。先用筆把文中的四個“一會兒”加上著重符號,再指名配合表演(老師說動作,學生做),感受“一會兒”表示時間短,變化快。并用“一會兒?一會兒”把學生的表演敘述出來。
4、然后用(連續放映的動畫課件)展示火燒云色彩變化無窮,美不勝收的景象,配上教師感情朗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火燒云奇麗無比,變幻莫測的特點。最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感悟火燒云顏色多、變化快之精妙絕倫。
3、自學4-7段,理解體會火燒云形狀的神奇。
體會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快。抓住“一會兒、忽然、接著又來了”等詞語理解;
感悟火燒云形狀的神奇。抓住描寫“馬、狗、獅子”的句子體會。
展開大膽想象。利用悠揚的鋼琴音樂作為背景,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設計意圖:此外在本環節,為體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學生理解的自然景物美同時,為學生創設一次次與文本與作者的對話機會,讓學生從中感悟到作者的描寫方法即創作之美。)
三、總結升華,熱愛美(6分鐘)
1、教師總結:作者首先介紹了火燒云顏色的變化,使我們產生一種置身于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的感覺;接著描寫了火燒云形狀的變化,在非常具體的描寫中,我們似乎已看到火燒云的變化,體會到火燒云的瞬息萬變與美妙無窮;作者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描寫火燒云顏色、形狀極多,變化極快的特點,把這一自然現象輕巧而清晰地描繪了出來。
2、情感提升:從字里行間,我們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呢?(板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要求學生通過個人展示、集體朗讀或背誦2-7段;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情感趨向高潮的契機,作此總結,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對文章的結構有全面而清晰的認識,對文章的情感有全面而深入的體會,學生也會抒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從而突出重點。)
四、學以致用,創造美(10分鐘)
1、教師提問:本文所描寫的火燒云變化多、變化快,所具有的色彩美,大概連繪畫大師也難以用筆墨來渲染。作者是怎樣把火燒云的動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呢?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抓住景物特點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生動準確地描寫景物的變化。
3、布置作業:觀察大自然中其它自然現象(如彩虹、流星雨等)或者讀一讀相關的書籍,運用本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嘗試寫一段話,發表在班級博客上。
(設計意圖:布置通過觀察或讀書的作業,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自然現象;意在體現以生為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讓學生將心中的“美”延續、拓展,我們的大語文觀要無時無刻地向學生滲透,讓他們逐步懂得從生活中感受語文、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本課板書設計如下:
火燒云
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耀
顏色——多、變化快——天空什么顏色都有 熱愛自然
形狀——變化快——馬→大狗→獅子 熱愛生活
火燒云下去了——什么也看不清
(設計意圖:這個板書,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又能恰如其分地落實教學重點,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以上是我對這課教學的一些設想,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