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
這是《10.孤獨之旅》教學實錄,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節選自曹文軒的長篇小說《草房子》中的課文《孤獨之旅》,雖然是一篇兒童小說,但在初中第五冊中由于篇幅較長,涉及的內容多,仍然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今天在網上看了河南省2009年省級記敘文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聶弩的《孤獨之旅》教學實錄,感覺切入的角度非常巧妙,是一篇長文短教的精品。
長文短教的難點和關鍵在于選準最佳的切入點。對于《孤獨之旅》這樣一篇難度不大,但篇幅較長的小說,如果采用平常的講法,分成幾個部分,逐一講解,不但時間不夠,而且把這樣一篇生趣盎然的小說弄得支離破碎,美感全無。我自己就曾幾次講過這篇文章,但效果始終不是很理想,今天看了這節課的設計,真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節課在快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把主人公杜小康分散在文章中的四句話作為切入點。這個切入點選得太精妙了。因為這四句話就如同一根精美的項鏈,把這篇文章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這四句杜小康的語言描寫,也成為了這節課的金項鏈。通過分析這四句話的說話背景,人物的表現,人物心理,人物性格,通過朗讀的訓練,就把這篇文章中的諸多內容都串聯了起來。真正做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
杜小康的四句話,也是杜小康成長的完整過程,從無奈、恐懼、害怕、孤獨到逐步成長為勇敢、有責任感的男子漢。聶老師采取了示范分析第一句,放手學生分析后三句,再補充《草房子》相關的內容,“孤獨之旅”在杜小康成長中的重要意義呈現得清清楚楚。
分析完了杜小康在困境中的成長過程,聶老師沒有就此打住,而是自然拓展到了困難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意義。聶老師就直接引用了曹文軒小說中的話:有些孤獨,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孤獨結伴而行。(曹文軒《感動》)
課堂最后送給學生的是曹文軒小說中的另一句話:少年時就有一種對待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有可能是一個強者。(曹文軒《青銅葵花》)整個教學環節不蔓不枝,既有廣度(小說知識點的全面把握),更有深度(關于成長與苦難這一永恒的話題),而且還讓學生了解了很多曹文軒的作品,讓孩子們產生閱讀的興趣。
可以說,這樣的一節課:抓住關鍵線索作為切入點,緊扣線索把握文章內容,引用作品和名言深化小說主題,的確是長文短教的精品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