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1
這是《17.安塞腰鼓》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3、感受中華傳統文明的精神力量。
教學重點: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1、安塞腰鼓是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黃 土高原氣息,對于生活中沒有觀賞過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 我們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 多了。
2、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 的語言,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以“朗讀”為主,在朗讀中感受氣勢,在品讀賞析中感受語言 之美,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
教學步驟
一、片斷播放,觀感引讀
播放2~3分鐘的腰鼓舞片段,調動學生情緒,并在學生的觀感暢談中引入課文。
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 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 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 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安塞腰鼓的內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噴 涌。
二、高聲誦讀,感知氣勢
自讀、分讀、齊讀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試用“ 好一個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 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 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 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 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三、分析內容,理清思路。
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5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5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四、品讀賞析,學習句式
1、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意蘊美、情味美。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 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 姿。”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 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 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達出強烈的 思想感情。
反復句式: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 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 塞。”
有間隔反復,如:
好一個安塞腰鼓!(第13、17、22段三次出現)
有連續反復,如: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 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了隆隆,隆隆,隆隆。(14、15、16段又構成間隔反復)
五、知識拓展
陜北民俗:春節扭秧歌、吹嗩吶、耍獅子、舞龍燈
陜北藝術:秧歌、腰鼓、民歌、剪紙、泥塑。
陜北飲食:以雜糧為主,有小米、高粱、蕎面、南瓜、紅棗、米酒等。
六、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 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 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 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 章感人力量。
七、作業布置
1、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
2、配樂朗誦,錄成音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