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0
這是《17.小壁虎借尾巴》課后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課上,我鼓勵學生多讀課文、多思考、多交流、不時請學生出來講故事,通過這次授課,我有了很深的體會:
1、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我提前就讓學生做了頭飾,因為是第一次做,所以先在黑板上示范怎么做,第二天學生帶來頭飾,看到那多姿多彩的頭飾我馬上讓拿頭飾的同學站到前面來,評選出了做得最棒的同學。并選出前三甲進行獎勵。
2、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化表現,因此,在教學中,我沒有讓學生去模仿老師的朗讀,而是讓他們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對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抒發。在整個朗讀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課文的特點,分別采取了自由讀、領讀、齊讀、賽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使學生一直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而不感到疲勞,同時,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
3.表達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了解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時,這三段內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兒?看到了什么?說了什么?它為什么沒有借到尾巴?”這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并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展示學生和老師收集的資料,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一個內容練習表達。教師創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