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18.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一詞多義
度dù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計量長短的標準。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限度。
內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制度,法度。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氣度,常態。
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量詞,次,回,個。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揚州慢》)譜寫,創制(歌曲)。
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過。
Duó度,然后之長短;權,然后知輕重。(《齊桓晉文之事》)丈量,計算。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推測,估計。
本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草木的根。
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根本,基礎。王
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論積貯疏》)本業,常代指農業。
今存其本不忍廢。(《〈指南錄〉后序》)書本,稿本,版本。
是無難,別具本章,獄詞無易。(《獄中雜記》)本章,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
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活板》)量詞。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伶官傳序》動詞,推究本源,考查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出師表》)副詞,本來。
徒(陳勝)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指服勞役的犯人.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一類人。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齊桓晉文之事》門徒,弟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不辱使命》)形容詞,空,光。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徒然,白白地。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只是,僅僅。
惡è不幸呂帥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指南錄〉后序》)壞事,罪惡。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諫太宗十思疏》)壞人,惡人。
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采草藥》)丑陋,樣子難看。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壞,不好。
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指南錄〉后序》)險惡.兇狠。
Wù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魚我所欲也》)憎恨,厭惡。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赤壁之戰》)嫉妒。
Wū以小易大,彼惡知之?(《齊桓晉文之事》)怎么
2、詞類活用
無以,則王矣。(王:名作動,統一天下,王道)
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王:名作動,稱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老、幼”:形作動,尊敬、愛護;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保:使動用法,使……安定)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危:使動用法,使……受到危害)
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朝:使動用法,使……來朝)
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服:使動用法,使……服從)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罔:通“網”名作動,張開羅網捕捉,陷害)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樹,名詞帶賓語“之”活用動詞,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著)
3、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是乃仁術也。 ②夫子之謂也。 ③是誠不能也。
④是折枝之類也。 ⑤是罔民也。
(2)被動句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3)省略句
①有牽牛而過(于)堂下者。 ②將以(之)釁鐘。
③將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④明以(之)教我。
⑤及(之)陷于罪。 ⑥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4)賓語前置
①臣未之聞也。 ②莫之能御也。
③何由知吾可也。 ④牛何之?
⑤然則一羽之不舉。 ⑥輿薪之不見。
⑦何以異? ⑧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狀語后置
①王坐于堂上。 ②構怨于諸侯。
③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④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⑤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