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畫》課后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畫》是人教版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首古詩是一則五言謎語詩,謎面描述了山、水、花、鳥等景物,通過遠、近、來、去等方位或動作的變化,凸顯“畫”的形象特征。這首謎語詩詩句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 識字。 我把這課的識字和朗讀古詩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在熟讀的基礎上借助詩的語境來第一次認讀生字。同時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1) 偏旁歸類識字。本課要認識的兩個偏旁,斜刀頭表示的意義學生不太熟悉'學生只要能記住個偏旁的名稱即可。走之作意符,表達的意思多與走路或路有關。本課有3個帶走之的字:“遠、近、還”,結合偏旁表達的意思,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遠、近"。引導學生觀察后說一說:在教室里,哪些同學離老師比較遠?哪些同學離老師比較近?哪個同學離自己最近?哪個同學離自己最遠?孩子們興趣很高,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遠近的含義。
(2)換一換。用熟字還筆畫或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如:將“天”換筆畫成“無”;“聽”去掉口字旁換成走之變成“近”;“爸”去掉父字頭換成斜刀頭變成“色”。
(3)反義詞識字。 課文中有三組反義詞如,“有一無、來一去、遠一近。”可以這種方法來識記生字,一次可以記住兩個生字,同時利用說反話的課間游戲,來擴大孩子們識記反義詞。 、游戲鞏固。一年級的孩子還是比較好動的,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夠長,喜歡新奇的事情,于是我設計了摘蘋果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識記生字,既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識記生字的任務。 寫字 本節課要寫的2個字是獨體字。這2個獨體字都有一個縱向支撐的關鍵筆畫豎。“水”第一筆豎鉤寫在中線上,第二筆不要寫兩筆,三筆和第四筆不能寫成一筆。“去”5畫,合體字。第三筆為長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撇折,在田字格中間起筆。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這兩個獨體字的共同之處,領會支撐的關鍵筆畫的作用,然后教師示范典型字,學生練寫。
本節課由于才開始教孩子使用不同的識字方法來識字,學生的表達不是太好,當我問道:“你們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生字的?”有的孩子說我是用讀拼音的方法,還有的直接說我一想就知道了......我舉例“口加斤組成聽”,同學們看看你會跟老師這樣說嗎?在我的引導下,個別的孩子學會了加一加的方法,如:走之加斤組成近、米加一橫組成來等等,由于在識字教學所花費的時間太長,所以指導寫字的時間就不夠了,剛剛開始指導寫字,就下課來,沒有來得及巡視孩子的寫字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每節課一定要留夠至少10分鐘的時間練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