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畫》說課稿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尊敬的各位專家:
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我將從說教學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目標
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偏旁字歸類等方法,認識是個生字和兩個偏旁,會寫“來;、去”兩個生字。
2.朗讀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3.聯系生活經驗,理解“有---無”“遠--近”“來--去”3組反義詞。
我確立此目標有以下四點依據:
一是基于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感悟”、“體驗”,都是以讀為本,讀是語文教學重要手段。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也越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章,讀得多了自然就見其義。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接觸的字詞量極少,這首古詩的意思非常淺顯,只要他們反復地讀,在哪結合圖畫,都能夠理解其義,并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二是基于對單元重點項目的理解:
本單元主題為“識字”,教學要點就是認識60個生字和10個偏旁,會寫23個生字和2個筆畫,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借助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反義詞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喜歡學習漢字,能正確的朗讀課文,感受古詩描繪的景色。
三是基于對教學內容的認識:《畫》是人教版新課標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識字部分第一課的內容,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課文里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四是基于對一年級學生學情的把握:《畫》這首詩表現的山、水、花、鳥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是非常親切與熟悉的,這無疑會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信心,而且他們剛學完漢語拼音,現在孩子們學習漢字是很有激情的,課堂中要以興趣引導學生學習。
2.據此我確定教學重點是正確的朗讀古詩,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識記生字。教學難點為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認識走之、斜刀頭2個偏旁。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識寫分流”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我在教學本課生字時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通過前面學生反復地讀課文,再讓學生圈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這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所有的字。現在的識字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課文里去識記。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識字難度就大大降低,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通過反復閱讀,不知不覺間就把生字記住了。除了隨文識字,還通過偏旁歸類,近反義詞的方法進行識字,讓學生習得方法。
在教學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讓生字不斷再現,不斷重復,反復強化。
三、說學法
本課我采用的是朗讀法、觀察法、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
(1)朗讀法,一年級的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朗讀,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詩中描繪的景色,并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
(2)觀察法,本課我配有多幅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發現圖與詩聯系,并利用課件展示達到識記生字的目的。
(3)自主學習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在適當引導中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片,并說出自己看到的畫面,通過觀察發現同偏旁的字,引導學生學會自學,找到識字的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老師范讀課文,讓學生猜猜這首詩的謎底是什么?對學生來說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要想知道答案就需要認真學習課文,由此引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二)初讀正音,感知課文
出示插圖,由看畫引入讀詩,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圖中有詩,詩中有畫。在讀詩看畫中認識事物和生字,把讀詩、學字引入活動情境中,引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致。通過畫和文的結合,幫助學生提取詩中的信息,在對比中領會詩句的意思,從而體會詩句描寫的奇怪現象,原來詩句說的是“畫”。
(三)認讀生字,指導朗讀
本環節遵結合古詩這個語境,不僅能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意思,而且還能在語境中加深對漢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漢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先看圖讀詩句,再識字。通過初讀古詩,讀通句子,認讀和積累本詩中的詞語,學生們掃除了生字障礙。讀通、讀順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思想也有了整體的感知。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引導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感悟和體驗語言的優美。教給學生加一加,換一換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反義詞的意思并鞏固識字。
(三)書寫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師邊范寫邊提示書寫要點及關鍵筆畫,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感悟書寫規則。
3、學生在書上描紅,然后自己練寫,加強記憶。
(四)回顧總結,布置作業。
把今天所學的生字書寫在作業本上,加深學生的記憶,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由于缺乏教學經驗,沒有充分掌握學生的情況,自己的準備也不是足夠充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1.由于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
2.由于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
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松后緊,使得后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
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后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并突破重、難點。
2.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課為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松、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為會學、變不愛學為愛學、樂學。
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節課及時撰寫教學后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為什么,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
7.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并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