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7
這是《錦瑟》原文及賞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詩向來以撲朔迷離,隱晦難解而著稱,而其中又以《錦色》一首為甚。對于《錦瑟》有多種解讀,有說是悼亡妻,有說是懷身世,有說是憂國運,還有說是思念侍兒錦瑟,甚至還有人說是詠物詩等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李詩之所以難解,其表現手法與其它詩人不同,有點類似現代意識流的手法。意識流不以傳統時間為次序,而是以心理時間為主宰,突破時空界限而隨意調度,看似凌亂跳躍無序,實則是人心理活動的一個特征。寫照一個真實的心理活動狀態。同時又像后印象派詩人不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而是以心造景,投射出一種情緒狀態。
所以李詩不能完全用字面意思來解讀,不能以章節定其意,不要固定在某個具體意思上。譬如彈奏,但聞其音而知其意,非歌詞可以達意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是起聯兩句,無疑是錦瑟五十弦惹動逝去年華之思。下面四句便是連用四個典故來表現四種心理狀態。
“莊生曉夢迷蝴蝶”那是莊周夢蝶的故事,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醒來不知道是他夢到蝶還是蝶夢到他,一種真實與虛幻的交織。因為“一弦一柱”便有一幕一幕,命若琴弦,一弦一柱奏出不同的音符,交織命運。此句直嘆人生如夢,縈回于心。往往人或覺人生短暫或覺往事不堪回首,潛意識都會將之寄望為夢。我看詩人此時兩者兼有之,這是詩人生命中的一種特殊體驗,一種發至心靈深處的感受,一種惘然與迷離,似夢而非夢。此句為后三句心理狀態之起。
“望帝春心托杜鵑”講的是古代蜀國國君杜宇(望帝),死后魂魄化為杜鵑,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的傳說。“一弦一柱思華年”故便有春去春來,年華逝去之思。死后魂化杜鵑,春天悲啼,此乃對紅塵之眷戀之情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二句乃以心寫境,似乎風光旖旎,實則曲婉美凄。“珠之淚”對“玉之煙”,曾經滄海,明珠映月,昭昭之心可鑒。仿佛埋之藍田之玉人在日照之下冉冉玉煙生,遠處可見近卻無,可望而不可及,是否說的是埋在藍田的妻子或是藍田之玉?任由朦朧,任由夢幻,任由潛意識而呈現于詩句。
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寫的正是以上四句似夢而非夢的心理體驗。李商隱擅用鏡像手法,以將來鏡像現在,以將來的假設體驗現在的心情,又以現在體驗將來的假設。比如他的《夜雨寄北》中就有“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類似手法。這是現代電影藝術中通過時空變換剪接將“現在”和“將來”的兩個時空里的故事賦予了各自單獨存在所不具有的意義。
正所謂“事有機緣,不先不后,剛剛湊巧。命若蹭蹬,走來走去,步步踏空。”莫不是李商隱一生命運的寫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