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這是《石榴》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石榴》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本課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范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讀中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教學難點是讓學生了解作者是通過那幾個方面來寫石榴的,并且能掌握這種寫作方法。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學生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在學習中,運用圖文結合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的提問,學生讀讀悟悟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簡短、精當的提問,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石榴的生順序是什么?同時相機板書:枝葉;花;果;接著又設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讀,邊讀邊想看到了什么;第二次是讓同學看圖片,或者通過老師的引導語感受石榴之美;第三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朗讀、想象等形式,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
二、感知中熟背:
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顏色的詞,相機圖片出示相應的顏色。接著讓學生找出 “先是、逐漸、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通過比較“再”與“逐漸”的不同用法,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之后用圖片和填空的方式讓學生,熟記并且嘗試背誦這一部分。
三、語言的設計
在這次教學中,我有精心設計文章各個段落的過渡語。例如,從葉過渡到花的時候,我說“春天萬物復蘇,一切都是欣欣然張開了眼,就像初生的嬰兒,充滿了生機、希望。當這春天的石榴葉,長啊長啊,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時,夏天就到了……”,輕松,自然的過渡到花的環節,給課堂增加的了文學美。
在評價中,多樣化的評價。例如“我感受到你心中的小火苗”、“我體會到你心中的熊熊大火”等等,多樣化,不單一的評價,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他的朗讀興趣和積極性。
四、不足:
1.課堂中寫的部分設計的很少。正如葉圣陶說得那樣“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心情。在指導讀寫結合方面,在指導學生表示顏色的詞的同時,相機滲透小結了“果實成熟外皮顏色變化有序”的寫作方法,但是如果能讓孩子仿寫一段,這樣學生就能掌握的更全面、扎實。
2、在孩子回答問題后,總是重復一遍孩子的回答。這點今后需要格外注意。
3、在教學中,對孩子提問的處理以及對于課堂中的教育機智表現力較弱。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慢慢積累這方面的經驗。
4、小組合作體現不夠。在最后一自然段學習中,小組合作給的時間太少。應該給孩子充足的閱讀和討論的時間,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我決心在今后的每一節課中都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爭取在每一節平常課中積淀語言,彰顯教師語文魅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