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這是《前后赤壁賦》原文及譯文,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赤壁賦》
蘇軾
……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夫,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上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選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1]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叢刊》本),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因后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后赤壁賦》。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并不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的舊址,當地人因音近亦稱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將錯就錯,借景以抒發自己的懷抱。
壬戌[2]之秋,七月既望,[3]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4]水波不興[5]。[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歲在壬戌?! 3]既望:既,過了;望,農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緩地。 [5]興:起,作。舉酒屬[6]客,誦“明月”之詩[7],歌“窈窕”之章[8]。[6]屬:通“囑(zhǔ ),勸人喝酒?! 7]明月之詩:《詩經·陳風·月出》有“舒窈糾jiaǎ)兮”之句,故稱“明月之詩”、“窈窕之章 ”,與下注釋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詩首章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糾"同"窈窕"。少焉[9],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10]之間。[9]少焉:一會兒。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白露橫江[11],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1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13],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14],羽化而登仙[15]。 [11]白露橫江:白茫茫的水氣。橫江:籠罩江面。 [1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面上飄蕩??v:任憑。一葦:像一片葦葉那么小的船,比喻極小的船?!对娊?middot;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如:往,去。凌:越過。萬頃:形容江面極為寬闊。茫然,曠遠的樣子?! 13]馮虛御風:(像長出羽翼一樣)駕風凌空飛行。馮:通"憑",乘。虛:太空。御:駕御(馭)?! 14]遺世獨立:超越塵世,獨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長了翅膀一樣,認為成仙后能夠飛升。登仙:登上仙境。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16]而歌之。[16]扣舷:敲打著船邊,指打節拍,舷,船的兩邊。歌曰:“桂棹[17]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18]。渺渺兮予懷[19],望美人[20]兮天一方。”[17]桂棹(zhào)兮蘭槳:用桂樹木做的棹、用木蘭做的船槳,棹,一種劃船工具,形似槳?;霉痂馓m枻__《湘君》 [18]擊空明兮溯流光:船槳拍打著月光浮動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彰?、流光:指月光浮動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我的心思飄得很遠很遠。渺渺,悠遠的樣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詩文多以指自己所懷念向往的人??陀写刀春嵳?,倚歌[21]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22]余音裊裊,不絕如縷[24]。舞幽壑之潛蛟[25],泣孤舟之嫠婦[26]。 [21]倚歌而和(hè)之:合著節拍應和。倚:依,按和:同聲相應?!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傾訴。怨:哀怨。慕:眷戀。 [23]余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 24]縷:細絲?! 25]舞幽壑之潛蛟:幽壑:這里指深淵。此句意謂:使深谷的蛟龍感動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離)婦:使孤舟上的寡婦傷心哭泣。孤居的婦女,在這里指寡婦。白居易《琵琶行》寫孤居的商人妻云:"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這里化用其詩。
蘇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29]”[27]愀(qiǎo 巧)然:憂郁的樣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肅地端坐著危坐:端坐。 [29]何為其然也:曲調為什么會這么悲涼呢?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30],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31],東望武昌[32],山川相繆[33],郁[34]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35]乎?[30]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縣?! 33]繆:通"繚"盤繞?! 34]郁:茂盛的樣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吳將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擊潰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周郎:周瑜二十四歲為中郎將,吳中皆呼為周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36],順流而東也,舳艫[37]千里,旌旗蔽空,釃[38]酒臨江,橫槊[39]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劉琮率眾向曹操投降,曹軍不戰而占領荊州、江陵。方:當。荊州:轄南陽、江夏、長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帶。江陵:當時的荊州首府,今湖北縣名。 [37]舳艫(zhú lú 逐盧):戰船前后相接。這里指戰船。 [38]釃(shī)( 篩)酒:斟酒。 [39]橫槊(shuò 碩):橫執長矛。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40]。駕一葉之扁舟[41],舉匏[42]樽以相屬。寄[43]蜉蝣[44]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45]。[40]侶魚蝦而友麋鹿:把魚蝦、麋鹿當做好友。侶:伴侶,這里用作動詞。麋(mí):鹿的一種?!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匏(páo 咆)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匏,葫蘆。?! 43]寄:寓托?! 44]蜉(fú)蝣:一種昆蟲,夏秋之交生于水邊,生命短暫,僅數小時。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45]渺滄海之一粟:渺:小。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哀吾生之須臾[46],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47]。知不可乎驟[48]得,托遺響于悲風。[49]” [46]須臾(yú):片刻,時間極短。 [47]長終:至于永遠?! 48]驟:突然。 [49]托遺響于悲風:余音,指簫聲。悲風:秋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50],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51],而卒[52]莫消長也。[50]逝者如斯: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 52]卒:最終。消長:增減。長:增長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3];自其不變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5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語氣副詞。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54],而吾與子之所共適[55]。” [5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這。造物者:天地自然。無盡藏(zàng ):佛家語。指無窮無盡的寶藏?! 55]適:一作“食”享有。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56]。肴核既盡[57],杯盤狼藉[58]。相與枕藉[59]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60]。[56]更酌:再次飲酒。 [57]肴核既盡:葷菜和果品。既:已經?! 58]狼籍:又寫作“狼藉”,凌亂的樣子。 [59]枕藉:相互枕著墊著。 [60]既白: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選自《四部叢刊》本《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
后赤壁賦[1]
[宋] 蘇軾
[1]赤壁:此指今湖北黃岡縣長江岸邊的赤壁,并非三國時曹操和孫權大戰的赤壁(在今湖北蒲圻縣長江岸邊)。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元豐五年(1082)秋七月和冬十月曾兩次夜游赤壁,寫了兩篇《赤壁賦》。后人據寫作先后而分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2],步自雪堂[3],將歸于臨皋[4]。[2]是歲:這一年,指七月游赤壁的同一年,即元豐五年(1082)。望:農歷每月十五日稱“望”。 [3]步:步行。雪堂:作者在黃州謫居時自筑的房屋,在黃岡縣南長江邊上的臨皋館附近的東坡。 [4]臨皋:指臨皋館,又稱臨皋亭,是作者的住處。二客從予[5],過黃泥之坂[6]。霜露既降,木葉盡脫[7]。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 [8],行歌相答[9]。[5]二客:兩位客人。史稱作者在黃州“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此二客當是這樣的朋友。予:我。[6]黃泥之坂:即黃泥坂,是臨皋館附近地名。[7]木葉:樹葉。[8]顧:相顧,謂與二客一起看到上述情景。[9]行歌:一邊走,一邊歌詠。已而嘆曰[10]:“有客無酒,有酒無肴[11],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12]?”[10]已而:一會兒。[11]肴:指下酒菜。[12]“如此”句:意謂怎樣對待這美好的夜晚呢? 客曰:“今者薄暮[13],舉網得魚 [14],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15]。顧安所得酒乎[16]?”[13]今:現在。[14]舉網:張開魚網,謂捕魚。[15]松江:今屬上海市,產鱸(1ú)魚。[16]顧:等于說“不過”。安所:哪里,何處。 歸而謀諸婦[17]。婦曰:“我有斗酒[18],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19]。”[17]歸:回家。謀:商量。諸:“之于”的合音詞;“之”,指酒。婦:妻。[18]斗:盛酒器。斗酒:等于說“一壇酒”。[19]子:稱蘇軾。不時之需:預料不到的臨時需要。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2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21],而江山不可復識矣[22]![20]斷岸千尺:形容赤壁陡峭矗立江邊。[21]“曾日月”句:意謂曾幾何時,指上次游赤壁至今不過三個月。[22]江山:指大江和赤壁風光。予乃攝衣而上 [23],履巉巖[24],披蒙茸[25],踞虎豹[26],登虬龍[27],攀棲鶻之危巢[28],俯馮夷之幽宮[29],蓋二客不能從焉。[23] 攝衣:撩起衣裳。上:登岸。[24]履:踏上。巉(chán)巖:險峻的山巖。[25]披:撥開。蒙茸:謂叢雜的草木。[26]踞:蹲,此謂坐。虎豹:指形狀如虎如豹的山石。[27]虬(qiú):傳說中一種龍。虬龍:指軀干形姿如虬如龍的古老樹木。[28]鶻(hú):一種兇猛的鳥。危巢:高險的鶻巢。 [29]俯:俯視。馮(píng)夷:水神名。幽宮:指水神幽深的水宮。劃然長嘯 [35],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31],肅然而恐[32],凜乎其不可留也[33]。反而登舟[34],放乎中流[35],聽其所止而休焉[36]。[30]劃然:形容長嘯聲劃破靜寂。嘯:吹口哨。[31]悄然:憂傷的樣子。[32]肅然:行為收斂的樣子,形容有所恐懼。[33]凜乎:寒心的樣子。[34]反:同“返”。[35]放:行船。中流:水流中間,指江中。[36]“聽其”句:意謂讓船自在飄浮,隨意停泊。時夜將半[37],四顧寂寥。適有孤鶴[38],橫江而來[39],翅如車輪,玄裳縞衣[40],戛然長鳴[41],掠予舟而西也 [42]。 [37]時夜將半:這時將近半夜。[38]適:恰遇。[39]橫江:謂飛越江面。[40]玄裳縞衣:黑裙白衣,形容白鶴全身白羽而兩腳似黑色。[41]戛(jiá):象聲詞。戛然:等于說“嘎吱一聲地”。[42]掠:一閃而過。
須臾客去[43],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44],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45]:“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46]。“嗚呼噫嘻[47]!我知之矣。疇昔之夜[48],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49],予亦驚寤[50]。開戶視之,不見其處。[43]須臾:一會兒。[44]羽衣:道士衣服。蹁躚:形容道士的體態風度。[45]揖:拱手作禮。[46]俯:低頭。[47]嗚呼噫嘻:感嘆詞,等于說“啊呀喔咦”,表示忽然想起的語氣。[48]疇昔:此指昨天。“疇”,語詞,無義。[49]顧笑:回頭一笑。[50]驚寤:吃驚而覺醒,謂睡夢驚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