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歸園田居(其一)》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本詩的相關的寫作背景以及陶淵明的語言風格,理解詞意,熟讀成誦。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習表達技巧,提高詩詞語言的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者對官場的厭惡及羨慕田園生活,同時保持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陶淵明的“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的情感態度。
【教學難點】感受陶淵明的語言風格。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那么回憶我們曾經學過的陶淵明詩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同學們積極發言#那么關于陶淵明我們也已經不陌生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陶淵明的詩歌,感受陶淵明田園詩歌的美麗和他深刻的情感。讓我們走進《歸園田居》這首詩歌。(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解決閱讀障礙。
#2#教師朗讀,學生注意詩歌的節奏、停頓,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
#3#然后提問“陶淵明從那幾個方面寫作本首詩歌的?”
明確:第一層:表作者個性思想,渴望歸田。第二層:繪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園生活。第三層:寫田園樂之因。
#三#深入研讀
問1:詩歌開篇兩句寫出了作者“愛丘山、憎世俗”的情感。作者想要表達什么,通過什么方式表達出來的?
明確:作者以比喻、對偶的手法,生動地展示了自己為官13年的“羈鳥”“池魚”的仕途生活,表現了對仕途的厭惡,對自由田園生活的強烈渴望。
問2:第二個層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嗎?
明確: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以下四句,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
然后用舒緩的語氣朗讀描寫田園風光之一部分,體味淡然的平凡。
問3:作者為何花這么多筆墨來描寫這樣一幅田園風景圖?#同學自主發言描繪#
明確:在這里,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與虛偽、欺詐、互相傾軋的上層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小組討論分享,教師指導)
問4:最后作者發出了“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吶喊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樣的?
明確:對社會的虛偽的批判,對可疑返回田園的快樂的最直接表達。
試著朗讀最后一句,讀出感情。然后聽朗讀音頻,加深對情感的品味。
#四#拓展延伸
問1:“千古平淡之宗”是對陶淵明語言風格的整體評價,你認為陶淵明的語言風格是怎么樣的?#同桌之間相互談談,請同學起來回答#重慶教師招聘備考資料關注重慶中公教師網:http://cq.zgjsks.com/
明確:是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寫出來,使人感到真好像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痕跡,讀來十分親切,還富有意境。
問2:多媒體呈現鐘嶸的評價,然后結合鐘嶸對陶淵明的評價,談談自己的看法。#同學們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明確:每個人的評價代表一個時代,片面的,我們應該吸收學習。
#五#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總結,在配樂朗讀中結束本課。
作業:查找“魏晉風流”的相應資料,下節課“品賞魏晉風流”探討。然后熟讀成誦本首詩歌。
五、板書設計
歸園田居#其一#
[晉]陶淵明
愛田園—個性、思想
田園美—虛淡、靜穆超俗不羈的品質
平和、淳樸閑適愉悅的心境
對官場生活的厭惡之情
六、教學反思
整個教案的設計,把握住了詩歌的最主要的核心部分,一個朗讀,一個是情感的賞析。在最開始的時候通過朗讀,直接把握了詩歌的語氣和大致的情感走向,其次是整個過程中有穿插著多次的朗讀,這樣能讓同學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住陶淵明的詩歌情感,雖然在之前同學有接觸過陶淵明的其他詩歌的情感,但是在這首詩歌的教學上,我把情感具體細化。另外就是語言風格,高中的學生,應該注重語言風格等文學素養的提高,所以在整個拓展延伸,圍繞陶淵明的語言風格提出了兩個探討的問題,可以方便學生感受陶淵明的語言風格,所以這兩個方面的知識成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個教案在整個教學中,并沒有完全實現最開始設置的教學目標,尤其是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所以在以后會改進和提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