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為三月譜曲》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為三月譜曲》是一首構思巧妙、意境優美而又含蓄的小詩。每一節都采用排比的詩行,使詩歌形式整齊、韻律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美。因此,學生有感情朗讀、帶著想象朗讀、品味,作為本節的教學重點。現在我就來談談本堂課教學中的點滴感受。
閱讀教學中,只有尊重學生個體,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才能培養個性化閱讀。總覺得學生年齡小,如何選擇合適的朗讀方法對于他們來說難度大,所以指導朗讀時,一般都由我“定調”,學生“跟唱”,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體現朗讀效果。本課中,詩人通過生動傳神的描繪,在詩中展現出一個個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畫面,因此,結合教參,我預設通過范讀,指導學生讀出節奏、讀出感情來,讀得輕松、活潑、愉快、優美即可。當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頭腦中呈現春天的美景時,我因勢利導:“怎樣讀才能把春天的美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呢?”學生說出了不同的看法。“第三小節用了‘歡跳、閃耀、嬉鬧’這些詞語,我覺得三月的歌象頑皮的小孩,所以應該用活潑,高興的語氣來讀。”(這正符合我課前預案的設想。)“我認為讀描寫小溪、燕子、鴿哨和小雨的句子時,應該慢讀、輕讀,才能更好地讀出‘潺潺、呢喃、縈繞、悄然無聲’的感覺來。”“第四小節前三行用‘滴落’開頭,我認為這是寫春雨的,春天的雨點很細很小,所以要讀得輕一些,特別是最后一句‘春天更美了,美在——三月的歌曲。’應該讀得更慢,更加陶醉,這樣才能更好地讀出春天的美。”“我認為作者非常非常愛春天,所以想為三月譜曲,應該用深情的語氣讀,才能讀出作者喜愛春天的感情。”“我認為在讀排比句式時語調要有變化,一低一高,才能讀出詩歌的韻味來。”(這些都是我課前沒有預想到的。)真不能小看這些孩子,應該放手,由他們“譜曲”。于是,我又引導說:“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讀,你認為怎樣合適就怎樣讀。”學生朗讀熱情很高,經過自己選擇、嘗試后紛紛舉起小手。不管指誰來讀,都讀得那么專注,那么用情;不管選擇哪種朗讀方式,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朗讀效果可想而知。學生譜出的“新曲”美妙絕倫,使我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真實,真是“獨花開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啊!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還培養了學生欣賞、評價的能力。
但是,在教學時,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文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課堂,還有必要提出齊讀嗎?培養個性化閱讀難道排斥齊讀嗎?
2、為了拓展延伸,最后,我布置學生配樂朗誦自己搜集到的描寫春天的古詩、兒歌、兒童詩、短文等,或者模仿本文自創一首小詩,讀給大家聽,或者畫春天,并把畫中的春天講出來。前兩項,學生很容易準備好。當前兩項學生準備完時,選擇畫春天的學生并沒有畫完,看來,什么時候采用課程整合、怎樣采用課程整合,還值得探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