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高一語文《祝福》優秀教案案例,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
高中新課程標準的施行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挑戰,更帶來了機遇,如何貫徹新課標的先進理念,有賴于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本文是我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探究教學進行的思考和實踐,針對學生的探究學習和知識生成過程提供一個教學案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 “閱讀鑒賞”部分,第一單元所選課文為小說。在該書前言中明確指出本單元學習內容是“人物與環境(小說一)”(《致同學們》)。單元一所選的三篇小說,是中外的名著。從人物與環境的角度來看,有林黛玉和賈府、祥林嫂和魯鎮、桑迪亞哥和大海三組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學生接受水平和文本特點,對本單元的三篇小說做了不同的處理。第一篇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是我國偉大的古典小說《紅樓夢》的第三回節選,我把它作為經典進行了精講,引入“看”與“被看”的敘事模式解讀文本,使學生建立閱讀小說的基本圖式,解決人物與環境的關系是什么的基本概念,明確環境是對人物性格塑造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之一。教學設計以解決閱讀知識的短缺為出發點,課堂教學以問題設置和課堂討論為主要形式,以師生對話為完成課堂目標的主要方式。通過學習,學生明白了林黛玉的謹小慎微、自尊又自卑的性格和她身處的榮國府這個封建大家族之間的必然聯系,初步掌握了人物與環境的關系,認識了環境對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課文《祝福》是我進行探究教學實驗的最佳文本,本文擬就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考和課堂實錄進行展示、分析,把這節課的教學作為探究教學的一個案例。
第三篇課文《老人與海》,情節簡單內蘊深刻,我把課堂還給學生,以自讀課的形式讓學生對小說主旨進行多角度的自主探究,以檢驗本單元小說 “人物與環境” 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
(二)
《祝福》教學設計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研讀小說的情節,寫作祥林嫂小傳;第二課時,研究人物形象,探究人物悲劇性命運;第三課時,分析祝福環境,探究祥林嫂的死因,分析小說的深刻內涵。
教學目標
1、探究小說的情節設置。倒敘的好處。
2、探究“講故事的人”的故事。探究“遠游還鄉”敘事模式。
3、探究祥林嫂的悲劇一生。寫出200字左右人物小傳。
4、探究祥林嫂的三次反抗:出逃——撞頭——捐門檻。
5、探究“祝福”。文中寫了幾次祝福,對推動人物命運發展有何作用。
6、探究祥林嫂的死因。誰殺死了祥林嫂。(重點) 寫作祥林嫂之死小論文。
7、課外探究:《祝福》作為《彷徨》第一篇的結構意義。
8、課外閱讀材料:《我之節烈觀》《論雷峰塔的倒掉》《娜拉走后怎樣》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祝福》創作于1924年2月7日,收入《彷徨》,為該集子第一篇小說。小說圍繞著魯四老爺家的幾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位舊中國普通勞動婦女的形象。小說通過一系列的情節展示了她不幸的命運。
美國學者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小說不是因為它為我們展現了別人的命運而有意義,而是因為這陌生人的命運燃燒的火焰為我們提供了從自身的命運中無法汲取得的熱量。小說吸引讀者的是借他所讀到的一次死亡來溫暖冷得發抖的生活的希望。”
下面我們一起通過文本來看看這個陌生人的命運,解讀她的死亡。
二、情節梳理:
1、設問:祥林嫂的一生命運如何?
“然而先前所見所聞的她的半生事跡的斷片,至此也連成一片了。”
小說由“死”寫起,追述人物的一生。
2、閱讀,討論(注意小說自然分層現象)。
——明確《祝福》的結構:
(1)序幕:祝福景象;(歸鄉)(2)結局:寂然死去;(3)開端:初到魯鎮;
(4)發展:被賣改嫁;(5)高潮:再到魯鎮;(6)尾聲:祝福景象。(離鄉)
3、本文在敘述上采用了倒敘,請簡要概述這種敘述順序安排的作用。
小說為什么要以“祝福”為題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閱讀課文。
倒敘既給作品造成了悲劇氣氛,定下了悲涼的基調,另外這種筆法把祥林嫂的悲劇結局放在前面,巧妙地設置了一個懸念,能夠引人入勝。
4、“我”在小說中的故事:
設問:祥林嫂之外,本文還有一個主要人物,是誰?
我——講故事的人。
(1)敘事模式的引入:
魯迅小說解讀的兩把鑰匙:①“看”與“被看”模式(例:《孔乙己》);②“遠游還鄉”模式(例:《故鄉》)。
小說中的“我”,回到魯鎮,又離開魯鎮,完成了一個“離鄉——歸鄉——離鄉”的故事,完美地演繹了“還鄉”敘事模式。
(2)理清“我”的故事。
(3)“我”在小說中的作用。
——線索人物,講述祥林嫂的故事。 “我”作為知識分子的角色意義。(留作課外探究)
三、為祥林嫂寫作小傳。(200—300字)
留作課外作業,第二節課展示。
四、高一五班學生作文展示:(2篇)
1、李繼茹作品:《祥林嫂小傳》
祥林嫂,女,生卒年不詳,衛家山人,魯四老爺家仆人。
一嫁二寡。
一嫁入衛家山,夫死,逃出到魯鎮做勞力。
二嫁入賀家墺,被逼改嫁。抵抗未成。生有一子。后夫死,兒夭折。受打擊。
再回到魯鎮,精神受到打擊,狀態不似從前。
最常說的話:我真傻,真的。
最常做的事:任人擺布,無力反抗。
最痛的事:喪子。
最無奈的事:聽婆婆的話。
最凄涼的事:受盡“好人”“壞人”的嘲諷。
最后的遭遇:乞討。
就像一個皮影娃娃,短暫的一生卻受盡折磨,嘗盡了人間的辛酸,卻沒能真正幸福過。
2、周璇作品:《祥林嫂小傳》
祥林嫂,衛家山人,大概姓衛。
有一年春天,比她小十歲,打柴為生的丈夫走了。家里還剩下十多歲的小叔子,嚴厲的婆婆。后來,她便離開婆家,經衛老婆子介紹,在冬初來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工。每月工錢五百文,她安分耐勞,不計較活的輕重。
幾個月過后,她的婆婆帶人將她綁了回去,工錢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叫她婆婆拿了去。原來她的小叔子要娶老婆需要聘禮錢,便將她賣去別村。不幾天,她就被花轎抬去了賀家墺的賀老六家。她不肯屈服,進行了抗爭,旦最終還是失敗了。年底生了個男孩叫阿毛,吃的白胖。
可好日子過了兩年,丈夫就死了。四歲的兒子也被狼銜去了。她又經衛老婆子重新回到魯四老爺家做工。卻總是神情呆滯、笨手笨腳,祭祀時,魯家人也不叫她干活了,人們對她都變得冷冷的。看見別的孩子她總是想起阿毛,不禁傷心起來。起初,人們總聽她的悲傷故事,聽的多了便厭煩了。
柳媽建議她捐一條門檻,去了陰間免得受苦。她聽信柳媽的話,捐了門檻之后,分外精神。祭祖時節,主人仍不讓她沾碰用具,她深受了打擊,成了木偶人,于是主人便把她打發了。
她淪落成了乞丐。臘月末人們都在準備祝福時,祥林嫂去世了。
(三)
五、研究祥林嫂人物形象
1、教師點撥提問:小說幾次寫到了祥林嫂的外貌?
——討論,明確:3次。
初到魯鎮 ;再到魯鎮 ;臨死之前;
2、小說每次寫到人物有何不同?
結合她的生活遭遇,說說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1)學生進一步通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繪祥林嫂外貌的語句,填寫下表: 時 間
年 齡
服 飾
臉 色
眼 睛
初到魯鎮
再到魯鎮
臨死之前
(2)引導學生討論,說說祥林嫂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祥林嫂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初來魯鎮時她青年喪夫,勤勞善良,安分耐勞,她本想逃到魯四老爺家做工,可卻被婆婆再嫁到深山野坳里去,可是不久丈夫病死了,兒子又被狼吃了,生活中的慘重打擊,使她重新回到魯鎮時“兩頰上失去了血色”,“眼角有淚痕……”。當她重新在魯四老爺家做工時,四嬸一聲“你放著罷!”以及柳媽的關于死后要被閻羅王鋸成兩半的驚悚,使祥林嫂的精神完全崩潰了。
3、祥林嫂的反抗:
出逃——撞頭——捐門檻
結合“初到魯鎮”部分的有關段落,研究祥林嫂是怎樣一個勞動婦女?重點理解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性格特點。
結合“被迫改嫁”、“再到魯鎮”的有關段落,研究祥林嫂怎樣對待周圍的人們所橫加給她的種種迫害與摧殘,指導學生理解祥林嫂的種種掙扎與抗爭,以及這種抗爭的悲劇性。
探討祥林嫂是怎樣從掙扎、反抗到毀滅的。
(四)
六、研讀“祝福”
體會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深化主題的作用。
分析魯鎮的人們的思想性格和對祥林嫂的態度,分析魯鎮這一典型環境和祥林嫂這一典型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結合祥林嫂的悲劇命運來分析。
1.體會《祝福》的環境描寫。
(1)指導學生找出本文環境描寫的部分。并討論其作用。
(2)提示: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環境里,四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2、祥林嫂在每次祝福中的命運如何?
①第一次:寡婦,允許參加;
祝福是“魯鎮年終的大典”,富人們要在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以便繼續他們貪得無厭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禮”卻要靠像祥林嫂這樣的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
②第二次:再寡,不讓參加;
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③第三次:捐了門檻,卻禁止參加;
④第四次:乞丐,祝福中死去;
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喜慶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
3、作者多次描寫祝福的景象,寫祥林嫂在年終祝福時無限凄苦地離開人世,并把這篇小說取名為《祝福》,這些有什么深刻含義?
我國古代詩歌藝術中有以“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的反襯手法。作者在《祝福》中巧妙地運用,使作品產生了“益倍增其哀”的藝術效果,深化了主題。
4、有人說,祥林嫂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有人說,祥林嫂是被魯四之類的地主壓榨死的;也有人說,是柳媽的一席話害死了祥林嫂。你認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七、寫作小論文《祥林嫂之死》。
八、高一五班學生作文展示(3篇)
1、李繼茹作品
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作為一個二嫁二寡的婦人,在不惑之年走完了她的一生。
可以說,盡管對她的死感到遺憾,但不得不承認,她的死在當時是必然的。
一個人在經歷了出嫁,守寡,再被逼嫁,夫死,兒子被狼吃,被迫做勞力,被無數的所謂的善良的慈祥的人嘲諷,當作笑柄之后,她還能生存下去嗎?她還有生存下去的信心與勇氣嗎?
她就像一個可憐的皮影娃娃。
成了寡婦的她到魯四老爺家做工。認真而努力,忙碌而快樂,似乎幸福開始了。正在淘米的她,被人拖到船上。被迫嫁給賀老六,不從,尋死,可又有什么用呢?悲劇上演了。
生了個漂亮的小孩,似乎要改演喜劇了。丈夫得風寒病,死了。兒子,被狼叼走,吃了。為什么又變成悲劇呢?
被魯四老爺和他的婦人看不起。被鎮上的人嫌棄。被大家伙兒取笑。甚至也被“我”的一句“說不清楚”打發去了。
她經歷了太多的苦難,甚至最后,被她效力了那么長時間的主人趕出門外,成了乞丐。
一直以來都生活在苦難釀成的苦水之中,她能好好地活嗎?
在那個又封建又迷信的社會里,因為喪夫,她被瞧不起;因為喪夫,她不得不聽從婆婆的;因為喪夫,她被看作不祥之人。
如果沒有魯四老爺,衛老婆子之類的極端冷酷的人,祥林嫂會這樣死去嗎?如果沒有“慈祥”的柳媽所說的一番看似正確的話,祥林嫂會這樣死去嗎?如果沒有“我”的膽怯,“我”的“究竟有沒有靈魂,我也說不清”,祥林嫂會這樣死去嗎?如果沒有種種匪夷所思的封建禮教,祥林嫂還會這樣,這樣可憐地死去嗎?
“我真傻,真的。”
可是作為一個命運在別人手中的木偶亦或皮影,她又有什么辦法呢?
即使,她由軟弱變得堅強,又會有什么用呢?她還是這樣凄慘地死去。
其實,祥林嫂不僅僅是祥林嫂。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整體吧!她是中國封建社會貧苦婦女的寫照,她的身上處處都有她們的影子。
封建禮教。富貴人家,極端冷酷。甚至連那最“可愛”的平常人,也沒有了同情心。
于是,祥林嫂死掉了。
她終于結束了在這個世界上的苦難生活,在另一世界,是福是禍,說不清楚。
不更事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給人解決疑問,選定醫生,萬一結果不佳,大抵成了怨府,然而一用這“說不清楚”來作結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迅哥兒說。
祥林嫂的死,有點眉目了吧!但還是說不太清楚。就這樣,祥林嫂死去了。
2、段毅靜作品
祥林嫂之死
小說《祝福》塑造了一位身世悲慘的女性——祥林嫂,她在新年的祝福聲中,在光與影的交錯中寂寞死去。
這樣一個勤勞、質樸的農村婦女,經歷一生的波折,走向了生命的毀滅。
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堅決捍衛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對社會的一切變革,他遵守著古代遺留下來的條條框框,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重要因素。他討厭祥林嫂是寡婦,祥林嫂再嫁后,祝福不讓她沾手,死了還罵她是“謬種”。
柳媽這樣一群生活在封建思想統治下的平民,冷漠,無情,保守自私,他們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把聽祥林嫂悲慘的故事作為無聊生活的調味劑,他們以他人的痛苦填補自己空虛的生活,真可謂世態炎涼。祥林嫂的死,是與這樣一群毫無溫情的人脫不了干系的。
魯鎮是一個封建禮教籠罩下的封閉落后的小社會,是黑暗舊中國的一個縮影。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思想,使社會中的人麻木、保守、自私、毫無溫情可言。國民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壓抑和毒害,造成了悲苦社會的根源,因此,殺害祥林嫂的真兇就是封建禮教和迷信。
祥林嫂始終蜷縮在社會的底層,充當一個玩偶的角色,沒有自由,只有束縛;沒有徹底的反抗,只有懦弱的屈服;沒有成功的逃脫,只能在苦難釀成的苦水中煎熬。掙扎無果,哭訴無聲,只在一個黑暗的角落彳亍,始終擺脫不掉封建枷鎖的束縛。
就這樣,在微弱的祝福聲中,在無情冷漠的人們鄙夷中,她落寞地走向了生命的終結。
3、邵雷宇作品
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的死亡,也有自身的原因,她自己就有著濃厚的禮教思想。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的原因是什么?是出逃。逃什么呢?逃婚。因為她的婆婆要將她嫁給——其實就是賣給另一個男人。祥林嫂是不怕勞動的,她在魯鎮是那樣勤勞,“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魯四老爺家里年底竟沒有添短工。但禮教“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信條在她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后來柳媽的一番所謂“捐門檻”的指點,被祥林嫂看成了救命稻草。雖然直接的原因是怕死后被分給兩個男人,但深層次的原因卻是贖罪之后,自己從此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這就是封建思想的毒害,最終吞噬了祥林嫂的生命。
(五)
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在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我們可以并能夠通過自主探索加以實現的。本文僅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探究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索,針對學生的探究學習和知識生成過程提供一個教學案例。探究教學是建立在學生探究學習基礎之上的,如果只有教師的探究而缺失了學生的探究,只不過是舊的一套教學方式的照搬。只有把探究的目標設定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探究教學才有意義,因為這正是新課程對教師課程引導者的角色定位所要求的。探究不僅局限于課堂內、文本內,也可適當向文本外延伸(如本文設計的探究目標7),以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和能力。本文的內容選自我的課堂實錄,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探究討論的案例。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
2、《魯迅小說全編》 浙江文藝出版社
3、孔慶東《祥林嫂之死》中國海關出版社《正說魯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