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春夜別友人》課后議課記錄,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春夜別友人》
[唐]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綺筵:精美豐盛的酒宴。(2)琴瑟:本為兩種樂器,同時演奏,其音諧合,故比喻朋友的情意融洽。(3)悠悠:悠長。
離堂:餞別的處所。琴瑟:指朋友宴會之樂。語出《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琴鼓瑟。”
[譯文]明亮的蠟燭吐著縷縷青煙,高舉金杯面對精美豐盛的席宴。餞別的廳堂里回憶著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別后要繞山過水,路途遙遠。宴席一直持續到明月隱蔽在高樹之后,銀河消失在拂曉之中。走在這悠長的洛陽道上,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會?
這首律詩一開頭便寫別筵將盡,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作者抓住這一時刻的心理狀態作為詩意的起點,徑直但卻自然地進入感情的高潮,情懷頗為深摯。“銀燭吐青煙”,著一“吐”字,使人想見離人相對無言,悵然無緒,目光只是凝視著銀燭的青煙出神的神情。“金樽對綺筵”,用一“對”字,其意是面對華筵,除卻頻舉金樽“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意緒而外,再也沒有什么可以勉強相慰的話了。此中境界,于沉靜之中更見別意的深沉。
頷聯“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琴瑟”指朋友宴會之樂,源出《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是借用絲弦樂器演奏時音韻諧調來比擬情誼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遙遠,與“琴瑟”作為對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內心的波瀾:“離堂”把臂,傷“琴瑟”之分離;“別路”迢遙,恨“山川”之繚繞。這兩句著意寫出了離情的纏綿,令人感慨欷歔。
頸聯“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承上文寫把臂送行,從室內轉到戶外的所見。這時候,高高的樹蔭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長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這里一個“隱”字,一個“沒”字,表明時光催人離別,不為離人暫停須臾,難舍難分時刻終于到來了。
結尾兩句寫目送友人沿著這條悠悠無盡的洛陽古道踽踽而去,不由興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著一“何”字,強調后會難期,流露了離人之間的隱隱哀愁。
這首詩中作者沒有套用長吁短嘆的哀傷語句,卻在沉靜之中見深摯的情愫。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應不溫不火。“火”則悲吟太過而感情淺露;“溫”則缺乏蘊藉而情致不深。此詩寫離情別緒意態從容而頗合體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氣象至為雍雅,不作哀聲而多幽深的情思。
《春夜別友人》
[唐] 陳子昂紫塞白云斷,青春明月初。
對此芳樽夜,離憂悵有余。
清冷花露滿,滴瀝檐宇虛。
懷君欲何贈,愿上大臣書。
注釋:
紫塞:原指長城,其土紫色。這里泛指北方邊塞。
青春:此指春天。
滴瀝:形容滴水。
大臣書:《漢書·東方朔傳》載,漢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東方朔便上書自薦,自稱可以當“天子大臣”。陳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詣闕進上《諫靈駕入京書》和《諫政理書》,可謂上了“大臣書”。
譯文:
紫色邊塞隔斷白云,春天時節明月初升。
面對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別離惆悵滿胸。
花瓣掛滿清涼露珠,檐邊滴盡水珠叮咚。
思君念君想贈什么?獻書論政是我初衷。
“紫塞白云斷,青春明月初”二句寫景,前句寫旅程之展望,為虛寫;后句寫眼前之場景,是實寫。此聯形式上為對仗,內容上既點明詩題的“春夜”,又可見一種高邁的情懷。接著“對此芳樽夜,離憂悵有馀”二句,是說雖然處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這個充斥著離情別意的場面上,一切都變得黯然,用的是以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滿,滴瀝檐宇虛”渲染了離別時的凄冷情境,這兩句與前首五六兩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從景物描寫中可見人物心理,表達出朋友離別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懷君欲何贈?愿上大臣書。”表明作者此行非為其他,而是向國家獻書論政,本是為了政治事業。因此他對友人沒有什么世俗禮品可贈,只愿他們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這次遠行。由于有這樣的思想基礎,因而詩篇雖略有感傷色彩,但基調卻高昂明快,并不給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這組詩因反復渲染離情而帶上了一層淡淡的愁緒,但作者并沒有套用長吁短嘆的哀傷語句,卻在沉靜之中見深摯的情愫。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應不溫不火。“火”則悲吟太過而感情淺露;“溫”則缺乏蘊藉而情致不深。詩寫離情別緒意態從容而頗合體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氣象至為雍雅,不作哀聲而多幽深的情思。
《春日登金華觀》
[唐] 陳子昂
白玉仙臺古。丹丘別望遙。
山川亂云日。樓榭入煙霄。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注釋】:
春日登金( 一作九 )華觀
白玉仙臺古( 一作上 )。
還疑( 一作逢 )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一作招 )。
【丹丘】亦作"丹邱"。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
【樓榭】高臺之上的房屋。亦泛指樓房。
【煙霄】.云霄;山的高處;喻顯赫的地位。
赤松子: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據 晉 葛洪 《神仙傳》載: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外出牧羊,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復念家。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
[唐] 陳子昂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
黃金裝戰馬,白羽集神兵。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
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寧知班定遠,獨是一書生。
注釋
陸明府:姓陸的縣令,其人未詳。唐代稱縣令為明府。將軍:其人未詳。
天上將:形容將領用兵神奇。語出《漢書·周亞夫傳》:“將軍從天而下。”
橫行:比喻所向無敵。
樓蘭國:漢代西域的一個國家,故址在今新疆羅布泊西若羌縣一帶,后改名鄯善。
還(xuán):迅速。朔方:漢武帝時置郡,故址在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
白羽:指白旄,一作用白旄牛尾裝飾竿頂的旗。
“星月”二句:贊美這位將軍精通兵法,能夠根據天象以及地形布置陣營。
畫角:古代軍中號角。
飛旌:即飄揚的軍旗。
班定遠:東漢班超,本是書生,明帝時投筆從戎,出使西域,留滯三十一年,使西域五十多國歸屬漢朝,以功封定遠侯。《后漢書》有傳。
白話譯文
忽聽得天上降下將軍,在邊塞再次縱橫馳騁。
剛剛從樓蘭之國歸來,馬上又奔向朔方邊城。
戰馬披掛上黃金鎧甲,白羽旗下召集了神兵。
按星月分布擺開天陣,據山川形勢排列地營。
晚風吹來軍中的號角,春光耀眼軍旗在飛動。
哪里知道定遠侯班超,他原來還是一介書生。
《晦日宴高氏林亭》
[唐] 陳子昂
尋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主第簪纓滿。皇州景望華。
玉池初吐溜。珠樹始開花。
歡娛方未極。林閣散余霞。
【尋春】游賞春景。【上路】大路;通衢。
【山家】1.山野人家。 2.隱士。 3.泛指僧道者流。 4.佛教天臺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稱。
【主第】1.公主的住宅。 2.泛稱貴族之家。【簪纓】古代官吏的冠飾。比喻顯貴。
【皇州】帝都;京城。【景望】1.崇高的聲望。 2.仰慕。
【玉池】1.沼澤名。 2.仙池。 3.池沼美稱。 4.道教語。指口。 5.裱褙書畫用語。指書畫卷首貼綾的地方。【吐溜】涌出水流。
【珠樹】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 2.樹的美稱。 3.喻積雪之樹。 4.喻俊才。
《送客》
[唐] 陳子昂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生。
相送河洲晚。蒼茫別思盈。
白蘋已堪把。綠芷復含榮。
江南多桂樹。歸客贈生平。
【別思】離別的思念。【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議泰之二使》
[唐] 陳子昂
謝病南山下。幽臥不知春。
使星入東井。云是故交親。
惠風吹寶瑟。微月憶清真。
憑軒一留醉。江海寄情人。
【使星】《后漢書.李合傳》:"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使者二人當到益部,投合候舍。時夏夕露坐……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后因稱使者為"使星"。
【東井】星宿名。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在玉井之東,故稱。
【云是】如此。【寶瑟】瑟的美稱。【微月】猶眉月,新月。指農歷月初的月亮。
【清真】1.質樸自然:清真寡欲|詩貴清真。 2.有關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清真點心。
【江海】1.江和海。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 3.引申為退隱。 4.泛指四方各地。
【寄情】寄托情懷:~山水。
《宴胡楚真禁所》[唐] 陳子昂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無言。
青繩一相點。白璧遂成冤。
請室閑逾邃。幽庭春未暄。
寄謝韓安國。何驚獄吏尊。
寄謝:一作寄語。
【青繩】青色的繩子。古時用它纏束圖版、界劃天子經過的御道和圍范帝王郊祀的壇場。
【白璧】平圓形而中有孔的白玉。【請室】清洗罪過之室。
【寄謝】1.傳告,告知。 2.猶答謝;報答。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唐] 陳子昂
昔時幽徑里。榮耀雜春叢。
今來玉墀上。銷歇畏秋風。
細葉猶含綠。鮮花未吐紅。
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見賞】賞識我;被賞識。
【北堂】1.古代居室東房的后部,是婦女盥洗的處所,后因指主婦居留之處: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2.母親的居室:北堂侍膳侵星起,南畝催耕冒雨歸。也用來代指母親:北堂千萬壽,侍奉有光輝。 3.泛指北邊的屋子: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