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九年級上冊 1.《沁園春·雪》教案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計A]
一、導入
介紹古人寫雪名句,激趣;介紹本詩寫作背景及詞的相關知識,解題。
二、闡釋詞中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借助注釋弄懂這首詞字面上的意思,各用一句話概括上下闕的內容。
明確:上闋描寫北國雪景;下闋縱論歷代英雄。
2、一生朗讀:指出朗讀注意的地方:讀出激越豪壯的情調;讀重音、停頓、速度、節奏。
3、從句式、表達方式、修辭手法、意境等方面對這首詞的初步理解。
三、描繪詞中景
1、誦讀上闕,理出上闕寫景層次。明確:分三層,前三句概括描寫,極度目萬里,動靜結會;中間七句具體描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想象描寫,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探究下列問題,(1)找出上闕中的動詞和它們所描繪景物,并體會其在詞中的表現力。明確:有“封,飄,望,失,舞,馳,比,看”等,分別描繪了長城、黃河、群山、高原和晴日的雪景。其中“望”起到了統領下文的作用。(2)寫景中動靜結合,虛實相間試找出相應詩句并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四、抒發詞中情
1、范讀下闕,明確誦讀基調;激越豪壯
2、上闕與下闕詞都抒發了作者情懷,但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明確:上闋詞是寫景抒情,下闋詞是評點歷史人物表達觀點。
3、探究下列問題(1)“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結構上的作用。明確:承上啟下過渡作用。(2)詩人對“無數英雄”“歷代帝王”是什么態度?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說古代帝王?明確:惋惜,感嘆的態度,評說是為了突出了今朝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3)找出詩人直抒胸臆的一句話,反復誦讀體會其作用。明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點明了主旨,抒發了“后來者居上”的氣概和作為一代偉人的政治抱負和自信。
五、背誦這首詩
創意說明:富有意境,含義深刻的詞作,應講究誦讀和個人感悟,始終處在鑒賞者的角度,通過一詠三嘆,反復誦讀,完成對詞的內涵、主旨,景致描繪,情感抒發的把握。
[教學設計B]
一、導入
這首詩詞語言凝練,準確充滿了意境美和音韻美,是遣詞造句的典范,我們可通過“咬文嚼字”來細細體會。
二、“咬文”讀詞
1、教師范讀全詞,學生標示重音、節奏,停頓
2、分別找出上下闕的關健字“望”“惜”。
3、誦讀上闕,用文中詩句回答“望”的范車,景觀,變化,胸襟以及“望”而不見的內容
4、誦讀下闕,談一談“惜”之對象,“惜”之原因、“惜”之目的。
三、“嚼字”讀詞
1、點擊下列動詞,說出其含義或在全詞中的作用,封,飄,望,頓失,惟余,舞,馳,比,競,數,看
2、全詩描繪雪景卻從未出現“白”字,其實詞中有好多處都扣住了“白”,請舉例。如:銀,蠟,素等。
3、分組實踐,推敲字詞,自由嘗試
創意說明:詩歌語言的分析是零散而瑣的,抓住重點詞語,是學生自己解讀這首詞的關健。教師在講解和引導過程中應當與學生一起,逐字逐句細細品味,力爭讓學生理出層次,發現自己獨特的感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