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3
這是《北京的春節》教后記,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這一節我認為上的是失敗的。由于拘泥于我剛觀看的一節課的影響,于是按照那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我覺得學生一堂課下來收效甚微。
首先讓學生看北京春節的圖片以影象資料導入新課,然后學生初讀課文,弄清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北京春節中的重大節日和重要習俗。
然后讓學生找出北京春節中最喜歡的片段讓學生來品讀體會。我覺得學生都是泛泛談,沒有真正走進老舍先生的問題,用心去讀去感悟。比如,我問學生:“你從元宵節的燈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孩子們的回答都是生硬的“燈很美麗”“燈的種類很多”……諸如這樣的回答。
其中讓我覺得滿意的一處教學是學生關于除夕的認識。學生說:“我認為北京的除夕是美麗。”他的發言讓我一驚。如何和美麗掛邊了呢?這個孩子詳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美麗的新衣和整潔的人們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大街小巷里飄著酒肉的香味,這樣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整座北京城被泡在了菜香里,美麗吧;最后是家家戶戶門前貼著火紅的春聯,家里貼著色彩斑斕的年畫,就更美麗了。因此我認為北京的除夕美不勝收。”
我覺得這個孩子讀書的時候才是用心讀了,而且讀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別具一格的味道。
后來我就思考,我在組織課文的教學的時候還是拘于藩籬,我應該大膽放手,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讀書,去仔細咀嚼。然后讓他們談談對北京的春節的感受。
教學中應該把主動權交還個孩子們,不是一句空話,而要我們付出實際行動。有時我們不夠大膽放手,其實不是對孩子的負責,而是對孩子能力的一種不相信,也是對孩子能力發展的一種約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