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2
這是《春夏秋冬》主題詩文賞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永續運行。身處周行不停、循環往復的四種季節交變里,心思的敏銳被無情歲月磨盡,心性的起伏被時間機器撫平。似乎有很久的日子,不再能感受到季節的變化了,更是不再能從季節交替中獲得大自然的巨大能量:蘊涵的無量啟示。它們應機而切實。季節交替過程因成熟的大自然韜光養晦開始,以全新的大自然勃勃生機結束。能量無限,啟迪有靈。
選擇了春雨、夏荷、秋景、冬雪四大主題。知道它們對春夏秋冬的特征一定能有所代表。單景不能度衡全境。殊情無法以一概貌。將心靈聚焦單景殊情,集中一點,再集中一點,全神貫注,并力激進。啊!時間靜止,空間消失。春、夏、秋、冬的全貌仿佛正按照心靈從前夢幻的邀請,徐徐呈現,款款走來。
我們看到的,是不是就是我們心靈的窗景?我們感受的,是不是就是我們心靈的鏡象?我們想到的,是不是就是我們心靈的創造?整個世界或許就是我們心靈的幻化!我們的心靈,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美文如畫。美畫如魂。旅歷了春夏秋冬及其它們的代表:春雨、夏荷、秋景、冬雪,我知道,自己已悄悄潛入那些“美畫”創造者沉睡已久的心靈!
冬雪
(原題: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附錄一:詩文賞析:
吳烻《唐詩直解》云:“千山萬徑,人鳥絕跡,則雪之深可知。然當此之時,乃有蓑笠孤舟、寒江獨釣者出焉。噫!非若傲世之嚴光,則為待聘之呂尚。賦中有比,大堪諷詠。”此為一解。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云:“置孤舟于千山萬徑之間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鳥不飛、人不行之地,真所謂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矣,何足為輕重哉?江寒而魚伏,豈釣之可得?彼老翁何為而作孤舟風雪中乎?世態寒涼,宦情孤冷,如釣寒江之魚,終無所得,子厚以自寓也。”此為又一解。
諸如之類,解讀各有側重,且解之各有不同。但都認為作者柳宗元以漁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長期流放過程中交替出現的兩種心境。他有時不甘屈服,力圖有所作為;有時又悲觀憤懣,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漁翁》中的漁翁,超塵絕俗,悠然自得,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本《江雪》中的漁翁,特立獨行,凌寒傲雪,獨釣于眾人不釣之時,正是前一種心情的寫照。)
附錄二:關聯美文:
雪
(作者: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適明的水晶模樣;邊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雪的頌歌
(作者:月亮婉兒)
從九天之外,你輕盈地走來。
惜別了西子湖畔的秋色,
滿載著揚花紛飛的喜悅,
本是六出佛心的清凈體,
何曾染過一絲塵埃。
月宮佳麗,瑤池仙姝,
都解作漫天蓮池舞步,
你吻著草陂,來年的春天會奉送新綠,
你擁抱山脈,欲飛的蒼龍顯得如此溫順,
你撥動溪水,汩汩細流彈奏著伯牙琴韻,
銀裝素裹的大地無處不是你描抹的詩情畫意。
變幻中,又捱過了多少歲月,
雖曾有過霧的迷茫,云的無奈,
雨的步履,是你走出沼澤的歡快,
而當最終修成洛神的豐姿,
那平靜的大海,早已敞開無私的胸懷,
無怨無悔,
你慢慢地飄落了下來……
雪的約會
(作者:碧海云天)
是何人搖動天宮的梨樹,片片白色的花瓣紛紛揚揚,似一個個輕盈的小天使,飄飄灑灑地落入凡塵。三季的絢麗多彩,今日都換成純白潔凈的衣裳。
大地敞開廣袤的胸膛,滿懷柔情地擁它入懷。路旁的衰草盼著用白色的面紗將枯萎的面容隱藏。曠野的老樹無語地伸向空中,迎接千萬朵梨花在孤寂的枝頭綻放。田間的莊稼瑟縮在泥土中,期待在一床厚絮的輕擁下緩緩進入夢鄉。西去的江河放慢了腳步,輕聲呼喚同源的生命以最美的形態回歸出發的地方。
雪無言地落,空靈的飛舞,灑落在每一處、撲向每一個角落。用無邊無際的潔白將世界營造成銀色的宮殿,用輕靈曼妙的身姿將天地間妝點成漫天花瓣的天堂。
雪地里傳來陣陣歡喜的吶喊,憨態可掬的雪人、你追我趕的雪仗令孩童們欣喜若狂。屋檐下,農人們含笑凝望,望盡這漫長的冬季,望到秋日的片片金黃。雪原中,詩人佇足凝望,聆聽雪花傳述著今古的訊息,心靈幻成春日的蜂房,醞釀著篇篇華章。
雪含笑將大地鋪滿,冬日暗淡的景物一片銀裝素裹。瓊樓玉宇中,雪陶醉了,醉在自己營造的世界中,醉在自己創造的奇跡里。
初晴的太陽升上天空,要與白雪將冬日久違的歡喜共享。白茫茫的積雪用力反射著晃眼的陽光,向內滲透的熱量不可抗拒無法阻擋。
雪流淚了,七彩的陽光要褪去大地這身素凈的衣裳。大地萬物靜默無語,漸漸潮濕的衣衫里隱含著無奈和不舍。雪不舍地走,四處的積水是它潮濕的足跡。緩緩升空的水汽里,雪仍在訴說,訴說一季相約的喜悅,三季思念的漫長。
附錄三:冬之素圖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云。
冬夜--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
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冬梅--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赴鼻香。
冬風--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干旅命煙。
冬景--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冬思--歲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冬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Desertfisher's Note:
附錄中,部分材料摘錄自網絡。原創者抄錄了古人的思想又被別人轉錄。文字或思想每一次的傳遞又增加了新的創造。傳遞者也是原創者。看見美麗的文字或思想流經過去,有人便以為它們歸屬他們自己。若有人以為展現在這里的東東屬于他的專有,敬請任意將它們連同誠謝一同娶回!
陳列于此的所有觀點,正確的歸功于它們的原創者,錯誤的,責任全在于Desertfisher他采集、刪增、改寫、嫁接或組合的不小心。
現實中,確實存在類似的現象。主意或思想在傳遞中,不少人竊以為屬于他的原創,卻很少被認知。殊不知主意或思想在傳遞中不斷被再創造,更多的人以為自有。所謂功成而自居!
Desertfisher向往一切功成而不居的生活方式,同意一切成就歸功于他的合作者、支持者或被支持者,同意除敗績以外,結果或過程歸于他人。盡管他不總是能達到那樣一種境界。嘿嘿。。。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