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6
這是《學會聆聽 收獲更多》班會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2018年12月11日下午,香洲區第一小學三(8)班在教室開展了一次以“學會聆聽 收獲更多”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陳衛秀老師及工作室部分成員到場觀摩主題班會課。
主題班會以一個“我說 你聽”的熱身活動帶入,孩子們興致盎然,踴躍參與游戲。游戲規則:聽故事,當男生聽到“蜂蜜”二字便起身,女生聽到“蜜蜂”二字便起身。蘇老師的故事里夾雜著這兩個詞,出現頻率之高讓男女生忙不迭,游戲終了,孩子們都感慨:真不容易啊!蘇老師趁熱打鐵,問道:“為什么覺得難?”在孩子們發表看法之后,蘇老師引導、小結:認真傾聽才能準確獲取信息,才能有所收獲。于是,自然地導入班會主題《學會聆聽收獲更多》。
接下來,蘇老師讓孩子們模擬場景,親歷傾聽,讓他們真切體驗:當身邊的人不認真傾聽的時候,我們的感受是多么無奈、失望、生氣、尷尬、煩躁......并由此小結:認真傾聽,就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接著,孩子們分小組討論,彼此分享:平時在家里、學校里,發現不認真傾聽的人一般會有哪些行為表現。孩子們都樂于表達和分享,蘇老師總結孩子們的回答并歸納了“不認真傾聽的十種表現”,使孩子們對不傾聽的行為有更明確的認識。
而后,“禮儀小劇場”開演,動畫片主人公“小小”認真傾聽的行為表現,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腦筋轉轉轉”環節再次強化孩子們的認識和印象,最后,“小劇場”還演繹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經典誦讀《禮儀三字經.學會傾聽》。“小劇場”終了,蘇老師追問:“你是否掌握了傾聽的技巧呢?”再次讓孩子們合作討論:學會了哪些傾聽的技巧。在孩子們分享、交流之后,蘇老師引導孩子們歸納了傾聽秘訣:誠心、專心、耐心、用心和應心。學會傾聽的“五心秘訣”后,孩子們一起拍手朗讀《傾聽歌》,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習了傾聽的技巧。
為引導孩子們學以致用,蘇老師精心設計一道“傾聽練習”題,實則與前面的情景模擬題前后呼應:這一次,面對非常專心、耐心傾聽并給予適時回應的同學,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此時,孩子們分享的體會是:愉悅、舒服,感到受尊重了,有興趣、有心情繼續講下去。于是,蘇老師適時引導孩子們小結:認真傾聽才能贏得同學的友愛和信任。
接著,蘇老師獨具匠心,通過“聽”字的演化演示,引導孩子體會:聲音通過耳朵直達于心,用于領悟。并倡議孩子們群策群力,共同商討、制定班級傾聽公約。孩子們經過一番熱論之后,分享并粘貼、展示了小組擬定的班級公約。為促使班會課的落地生根,蘇老師倡議今后三(8)班將延續將“傾聽”進行到底,并且落實、開展班級“傾聽之星”的評比。最后,蘇老師給孩子們展示了“評比表”,鼓勵孩子們爭當“傾聽之星”,得到孩子們的熱烈回應。至此,此節班會課完美落幕。
班會課結束后,陳衛秀老師組織工作室成員開展評課活動。蘇老師先介紹自己設計此節班會課的初衷和背景,主要是針對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近期出現的狀況(如專注力不夠、容易分散精神、喜歡插話等),想通過正面管教的理念,借助本節班會課,正面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并啟動評價機制,扎實開展相關評比活動;蘇老師還介紹了班會課的設計思路和相關準備工作。樸實、扎實的“老將”給年輕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紛紛為蘇老師精心設計的這節高效班會課點贊,分享了這節班會課的亮點,并暢談了自己觀摩此節班會課之后的收獲。最后,陳衛秀老師做總結發言:此節班會課的亮點之一是蘇老師的課堂語言引導簡潔明了,指導性極強,教師少言,學生出彩;亮點二是蘇老師對學生高度關注,課堂上,蘇老師目之所及,眼光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整個課堂收放自如,蘇老師把握課堂的能力體現了一個老教師深厚、扎實的功底,這是年輕老師需要汲取的優點;亮點三是課堂上,蘇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良好的發揮,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課堂發聲的機會,都樂于表達,也善于表達,這樣的課堂扎實、高效。
40分鐘的班會課不長,卻都是濃縮的精華;蘇老師的主題班會課結束了,但精彩和收獲留在每一位傾聽者和觀摩者的心中。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感謝陳衛秀工作室為大家搭建一個交流展示和相互學習的平臺,愿我們且行且思,日新日進,相互學習,多多交流,為遇見更美好的自己而努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