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3
這是我是誰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我是誰》教學設計
1. 使學生明白不同場所我們的角色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而不同的角色又會對我們提出不同的要求;
2. 通過討論、體驗等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履行自己的職責;并通過“組成文明小隊發現錄像中的人做的怎么樣?”使他們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白不同場所我們的角色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而不同的角色又會對我們提出不同的要求。
教學難點:
通過討論、體驗等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履行自己的職責;并通過“組成文明小隊發現錄像中的人做的怎么樣?”使他們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出示動畫片斷,引出話題“介紹自己”
1. 講述:同學們,最近我結識了一位新朋友,聽說我要來咱們班和同學們一起上課,他也迫不及待要來認識一下,瞧,他在跟大家打招呼呢。
2. 出示動畫片(短片的內容為:柯南來到校園里,并提出問題“你是誰?”)引出問題:那你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嗎?快介紹一下你自己。
3. 教師板貼課題。
二、探討交流,明確不同場所人的角色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1. 生初步做自我介紹。(師適當評價)
過渡:聽了我們的答案,柯楠滿意嗎?
2. 課件繼續出示:不同場景:學校、超市、家里、公共汽車、旅游區
3. 提問:快想想:在學校、商場、家里、公共汽車上和旅游區里,我們的身份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在學校里是學生,學習的人,班長等等;在商場里是顧客;在家里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小主人等等)
4. 追問:唉?明明只有一個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名稱呢?
5. 生結合生活經驗獨立思考回答。
6. 強調:看來我們在不同場所身份在發生著變化。
三、模擬體驗,不同場所、不同身份又會對人們提出不同的要求
1. 提問:那你知道在家里怎樣做個好孩子嗎?(生獨立思考作答)
2. 追問:大家說得真好,那在商場、學校、公共汽車上,我們又該怎樣做呢,前后桌四個同學趕快討論一下吧!
3. 生自由結組討論。
(教師深入小組了解討論情況,并提醒學生一方面要大膽發言,另一方面別人發言時也要做到仔細傾聽。)
4. 生自由匯報。
5. 總結:通過剛才大家的介紹,我已經明白了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怎么做,不過光說的好可不行,還要依照我們的.標準去做呢。
6. 模擬表演,體會不同場所中應該怎樣做。
①要求:生活中你能做一名文明的小游客、小顧客、小乘客、小學生或好孩子嗎?趕快從上面五個場所里任選一個進行表演吧?選好內容后,小組分工合作進行表演。
②生自由結組進行表演準備,師深入各組進行指導。
③教師以采訪提問的形式進一步明確認識:
問題一:請問,站在臺上準備表演的同學,你們知道現在自己的角色發生了什么變化嗎?(是演員了)
問題二:那下面的同學呢?(觀眾)
問題三:小演員們,站在舞臺上你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嗎?
問題四:小觀眾們,我們又該怎樣做個文明的小觀眾呢?
④學生小組進行體驗表演。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四、文明小隊在行動,將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踐行
1. 講述:不同的角色對我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下面老師想請同學們和我一起組成一支文明小隊,看看錄像里的人做的怎么樣,為什么?(錄像內容為校園中師生課間活動、學生和老師早上剛剛進入校園、自習課上等校園場景。)
2. 生看錄像并匯報。
3. 師補充介紹:錄像──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的惡果。
五、結語:生活中我們的角色在隨場所變化而發生著變化,而不同的場所又對我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真正做個好孩子、文明的小學生、小乘客、小游客、小顧客,成為我們祖國合格的接班人。
板書設計:
作者簡介:秦翠華,女,29歲,北京市平谷區夏各莊鎮安固小學一線教師,區中心教研組成員,區級骨干教師,作過多節市、區級研究課,并有多篇論文和案例發表在《中小學教材教法》等刊物上。
一、教學目標
《我是誰》教案
1、通過調查,了解學生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
2、通過一些活動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3、探索培養學生注意力的途徑,掌握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1、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探索培養學生注意力的途徑和方法。
三、教學難點
了解學生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掌握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
調查法、游戲法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活動
1、心理測試 讓學生抄寫一小段文字,從布置到抄寫完要規定時間。此內容用來測試出視、動統合落后的學生。
2、活動 :春種秋收 講解:我們只有將種子種到肥沃的土壤,才能有所收獲。我們一起來看看誰能收獲到勞動的成果。 方法:學生手拿4個沙包,往前邊跑邊放入畫好的小圓圈內(若擲出圈外為犯規);到終點后,回返,將沙包收起。 目的:通過有目標地投擲,訓練學生的注意力。
3、說一說,看誰的`主意好 講解:今天的作業挺多,面對這么多作業,小明不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請你給他出出主意。目的:通過訓練,培養學生有結構的行為,做現在的事情的時候,就想著下一步要做什么,大腦對將來有一種預期。這樣,學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容易集中注意力。
二、活動延伸請大家下課后做以下幾件事:
1、下課后大家跳跳繩,比比誰跳得多。
2、每天的衣服、鞋襪要自己穿,下次我們進行比賽。
3、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給自己制定一個完成作業的時間表。抄寫一小段文字,看誰寫得又快又好。(大家講評)注意聽老師講解活動要領,按游戲規則做游戲。先到終點者為優勝者。討論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并將這種方法應用于學習實踐。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鞏固課堂訓練成果。
板書設計:
用心聽講 專心做事
為什么我比別人抄得慢? (注意力分散)
為什么我比別人“收成”差? (聽講、做事不專心)
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集中注意力)
教學反思:
學生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一點在低年級學生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多數情況下并不是孩子有意不想學習,而是不能較長時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所致。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具體訓練,就可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以上訓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過,一兩次訓練不會讓學生養成習慣,必須多次訓練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為什么要認識自我,(認識自我的必要性),從學生的需要出發。
《我是誰》的課程教學設計
利用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引導學生體驗、感受,我在別人心目中是個什么樣子,教給學生認識自我的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的整體形象。
教學重點: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看到這個課題,許多同學不禁要問“我是誰?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怎么回不知道我是誰呢?”但是,你知道自己的性格特點嗎?,你喜歡自己的個性嗎?你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優點、特長嗎?你會客觀、真實、全面地評價自己嗎?
古希臘人把“能認識自己”看作是人類的最高智慧。“認識自我”這句是鐫刻在古希臘德菲爾城阿波羅神廟里唯一的碑銘,猶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自我認識的程度,對其自身發展而言,尤顯重要。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能否真正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一個人的前程與命運。換句話說,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能否正確認識自己。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需要探討的問題。
板書:第8課:我是誰
自我認識,是每個青少年成長的需要,初中學生正是自我意識形成,并且逐步完善的重要時期;是不斷的探索自我、重新建構自我的關鍵時期。愛莫生認為有兩句格言是永恒和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意義的。一是研究大自然;另一則是認識您自己。比較起來認識別人比認識自己容易得多,單以面貌來說,人并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的面貌,即使是一個最喜歡照鏡子的人,他也只可以說是比較熟悉自己的面貌的影子,因為在鏡中反映出來的不是立體的真像,因為在真情流露的時候,很少人會立刻跑去照鏡子。所以說:
只有認識你自己——你才能夠對癥下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只有認識你自己——你才能夠更準確地發現自己的最佳才能區,最迅捷地找到通往成功之路的方向。
板書:
一、認識自我很重要
活動:猜猜“我是誰”
請各位同學拿出一張紙,在這張紙上,我們寫一份尋人啟事。請注意:這份尋人啟事和一般的尋人啟事不一樣。我們寫的尋人啟事中要找的人是你自己,你必須在尋人啟事中詳細、清楚的描述自己,讓別的同學一下就能知道要找的就是你。等大家都寫好了就收上來,老師讀你們寫的尋人啟事,同學們來猜要找的人是誰?好,給你們3到4分鐘時間,大家快點寫。
?。ò葱〗M將尋人啟事收上來,老師抽幾份來讀,讓同學們猜)
師問:為什么有的尋人啟事大家一聽就能猜出來要找的人是誰,有的大家卻不太容易猜出來呢?
分析原因
?。?)寫的同學沒有清楚詳細的介紹自己,他對自己的認識了解不夠。
?。?)我們其他同學對這位同學不太了解熟悉。
?。?)寫的同學對自己的認識和我們對他的認識不太一樣。
剛才我們寫的尋人啟事的內容,實質上就是同學們通過自我觀察得出的對自己的認識。
大文豪蘇軾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確,認識自己有時候的確比較難,一般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周圍的人對我們的態度和評價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理解古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就。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道德經》
知人者智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這里講的就是知人要知心,要知道別人心里想什么,心心相通智知人。
自知者明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人是個明白人。很多人把自己看得又高又大,老子天下第一,實際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個糊涂人。
勝人者力這句話的意思是:勝過別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工作、學習、運動勝過別人,只能說明你能力很強,并不說明你做得對,如果壞人引誘你去做壞事,你能力越強,害的人就越多;
自勝者強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戰勝自己才是強有力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能原諒遷就,必須要下決心去克服它,改正它,這才是強有力的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個人僅憑自己的感知,很難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只有借助別人的眼光看看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并與自己相對照,才能逐步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
你認為一個人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有什么好處?
學生暢談認識自我的好處。(學生回答)
只有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弱勢,才能比較理智的選擇自己的人生,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與不行,就很難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所以,認識自我很重要,正確地認識自我,有利于正確的人生定位,正確地認識自我能夠保證一個人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那么怎樣才能準確全面地認識自我呢?
板書:認識自我力求準確、全面
看圖說話:
P41頁《山羊與長頸鹿》,以“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為題,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
每個人的外在形象與內在素質都存在著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全面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同時,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當然,我們不必為此沮喪,也不必為此沾沾自喜。同學們可以看看下面兩個故事,體會一下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優缺點。
講故事
《孔雀和朱娜》:孔雀向天后訴苦,說夜鶯以她的歌取悅每個人的耳朵,而她的聲音非常難聽,別人都笑話她。朱娜安慰她,說她有美麗的羽毛是別的鳥兒所不能比的,但孔雀還是很傷心,最后在悲觀絕望中死去。
《橄欖樹和無花果》:橄欖樹笑無花果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換葉,一陣大雪下下來,無花果因為落盡了葉子,雪就無法落在它身上。而橄欖樹滿樹都是葉,雪就落到它的枝椏上,壓斷了它的枝椏,奪去了它的美麗和生命。
老師總結: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因此,我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同時,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講故事:《小拳擊手的故事》——一個自我認識的成功者
要正確、全面客觀地看待人的優勢與劣勢,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認識自己的特點,并發揮自己的特長,往往劣勢也會變成優勢。
看書:P42頁
寫一寫
我喜歡自己——————————————————————————————————
喜歡自己的原因—————————————————————————————
目前我的不足—————————————————————————————————
我的努力方向—————————————————————————————————
回憶昨天的我—————————————————————————————————
分析今天的我—————————————————————————————————
展望明天的我—————————————————————————————————
老師眼中的我—————————————————————————————————
同學眼中的我—————————————————————————————————
朋友眼中的我—————————————————————————————————
課前老師讓大家做了一個調查,大家看看“父母親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同學眼中的我”和你對自己的認識,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ǚ中〗M討論,我們可以通過那些方式和途徑來認識自己)
目標檢測
學生活動:優缺點大轟炸。填寫表格。
先分組活動,各組由一名同學負責,每位同學先將前面填過的優點缺點表格展示給大家,其他同學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每位同學對比自己眼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有何不同。然后各組將結果在全班內交流,再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通過此活動,讓學生了解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
1、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
2、通過他人了解自己。
3、通過集體了解自己。
?。?)自我觀察。①自身外表和體質狀況。如:外貌、風度、健康情況等。
?、谧晕倚蜗?。如:你在班級、年級、學校的位置、作用,你在公共場合的表
現和適應能力。
?、圩约旱木袷澜?。如:性格、愛好、特長、道德水平、智力、能力等等。
提問:我們觀察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W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我們觀察自己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確定自己前進和目標,使自己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
所以,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后,就要不怕困難,堅定不移地去做,千萬不能虎頭蛇尾,更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和挫折而灰心喪氣,甚至半途而廢。
認識自己除了自我觀察外,另外的方法就是通過別人了解自己。大家談談;怎樣通過別人了解自己?
(2)在與他人的接觸中認識自己。
(3)從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中認識自己。
在通過他人了解自己時,最好是主動一些,態度要虛心和誠懇。
閱讀P44頁,資源鏈接
教師總結:每位同學記錄活動結果,全面認識自己。并以此為參考,經常自我檢查,努力保持和發揮優勢,改進不足,不斷更新和完善自我。請記住,認識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礦,擁有自信、自主、自愛,你就一定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現應有的風采。
最后送給大家一首小詩:
如果你不能做一棵青松屹力山巔;就去做峽谷中的一從灌木——但要做最好的搖曳在溪邊;
如果你不能做參天大樹,就做一棵矮樹樂而無怨。
如果你不能做一棵矮樹,就去做一棵小草,把大道裝點得更加美麗;
如果你不能做一條大馬斯吉魚,那你就做一條小鱸魚也好——但要做最快活的小鱸魚在湖中游戲!
如果我們不能做船長,那就做水手,在這里我們都有廣闊的天地。
要做的事有巨有細,而我們必須急事優先。
如果你不能做大道,那你做小路;
如果你不能做太陽,那就做小星,大小并非是決定成敗的理由——做什么就要出類拔萃、精益求精。 ——道格拉斯·馬爾洛赫
詩朗誦《我就是我》
一
我就是我
女孩的體魄
男孩的性格
十四歲肆意揮霍
喜怒哀樂
二
腳下的路
無論多么坎坷
摔倒爬起
依然是
灑脫的我
即使置身于痛苦的世界
也不乞求憐憫與施舍
寧愿用稚嫩的手
把未來的道路開拓
三
失敗與成功
——黎明與黑暗的拼搏
每天的太陽
都在我手中捧出
微笑與歡樂
不會無償地給予
陽光和草地
可供我小憩
歲月和年華
在急劇流失
不去貪戀 逗留
也不曾 沉沒
因為 明天
還有片片荒漠
讓我去播種綠色
課前準備:
我是誰?
請被調查認認真填寫,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 在爸爸、媽媽眼中,“我”是個什么樣的人?(父母填寫)
2、 同學眼中的“我”是個什么樣的人?(同桌填寫)
3、 朋友說“我”是這樣的人(好朋友填寫)
4、 老師這樣評價我(由老師填寫)
5、 我以前是個( )的人。
我現在是個( )的人。
我想將來是個( )的人。
6、困難面前的我( );
成功到來的時候我是( );
聽到贊美的時候我是( );
聽到指責的時候我是( );
7、我最大的愿望是( );
我喜歡的運動項目是( );
我的外貌是( );
我喜歡的課外書是( );
我的性格是( );
8、總之,我覺得自己(自我描述)
我欣賞自己的是( );
我認為自己該注意的是( );
擴展資料:
認識自己
小時候,我讀過一篇文章《偉人從小就看重自己》。它對我產生了很大的`激勵作用,使我從小就設定了較高的理想。
但是,在今天,重讀這篇文章我卻覺得一個人固然要有“著重自己”,更應該“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并不難,我們甚至可以說,每一種生物都有認識自己的本能。你看,那長頸鹿和長角鹿,為什么寧可在曠野里吃草,或伸著脖子啃稀稀疏疏的樹葉,也不肯 進入叢林?因為它們知道,善跑的長腿到叢林就沒了用武之地,善于遠遠了望,躲避猛獸的頸干和長角,進入枝葉交錯的樹林反而成為累贅;再看看老鷹,為什么它們總把巢筑在峭巖樹梢,而不像一般鳥類在樹林里作巢。它們又為什么喜歡在空曠處的高空盤旋,而不進入密林里尋找獵物?因為它們知道,巨大的翅膀是不適合在密林里翱翔的。把巢筑在樹林里,即使是山鵲也能輕松偷襲巢里的小鷹。
最近,我看了一個報道非洲野生動物的紀錄片,更有了驚人的發現。過去,我只知道那種身長、腿也長的琪塔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戳思o錄片以后才知道它們最快的速度居然只能維持一分鐘,接著便得花上二十分鐘時間喘息、恢復。
紀錄片以精彩刺激的畫面不斷出現:
琪塔豹飛快地奔向鹿群,鹿群快速分散。它選中一只鹿為獵物,朝著它沖刺著,而那只被追逐的鹿也以驚人的速度狂奔著。獵物不斷地改變奔
跑的方向,迫使琪塔豹消耗其體力從而減慢速度。突然,琪塔豹停住了,它沒有力量再跑了。——那只鹿逃脫了。
我發現,即使在這野生動物的世界,它們也是斗智斗勇的,它們認識自己也認識敵人。我們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短跑高手不見得都能在長跑跑道上;跳水健將未必在游泳池里游刃有余。上天既然創造不一樣的人,人就要以不一樣的方式去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如果你沒有認識自己,就注定會輸。
我常感慨地想,我們從小到大不斷筑夢,到底是愈筑愈美,還是愈筑愈脫離實際。幼兒時,希望自己將來做大官;少年時,又說自己要當醫生;等到現在上了高中,功課實在跟不上了,又改口要當藝術家。等有一天真正學起了畫,才發現三分鐘熱度的虛偽。于是在腦袋空洞下結束這短暫的“藝術家生涯”,筑起了另一個遙遠的夢。究竟我們所認識的自己是永恒的嗎?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應該重新認識自己,評估自己,為自己定位。
不禁想起一位美術教授的話:“作為一個畫家,畫可以由自己決定。你可以自視過高,剛剛從學校畢業,就想把畫賣個十幾萬;你也可以很保守,由一萬塊錢標起。但你必須清楚,前者可能好幾年賣不掉一張畫,而有一天由于某種原因大紅大紫起來;至于后者,可能銷量一直不錯,但從一開始就被定位成‘市場畫家’,一輩子也翻不了身。最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就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再為自己定位。如果棋錯一步,可能導致全盤皆輸。”
一個人在看重自己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自己,為自己的定位找準位置。上帝創造了我們,我們則當努力創造另一個完美自我。只有不斷地改正自身缺點,才能在有限而可愛的人生中發光發熱,認識自己,創造自己,把握自己,肯定自己,表現自己,超越自己,不斷地完善自我。
勇敢地接受自我
社會學把自我認識稱為人的“第二次誕生”,即繼肉體自我誕生之后,精神自我的誕生。主要來自三個不同的方面:
?。?)在和別人的比較中認識自我。通過與周圍的人的比較,與圣皙模范的比較,認識自我在這些參照系中所處的位置或水平。
?。?)從別人的態度中把握自我。在社會交往中,他人就是一面鏡子,而有在與他人互動中,我才有了我的自我。我們因看不見自己的面貌,就得照鏡子,我們不易評量自己的人格品質和行為,就得利用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來獲得一些評價,并通過這些評價來了解和認識自我。
(3)從工作的業績中認識自我。這里所指工作,乃是廣義的,并不限于課業或生產性的行為,所有各方面的活動:文學的、藝術的、科學的、技術的、社會的、體能的……都包括在內。各人所具潛能的性質互不相同,有人擬于文字,而長于工藝;有人不善辭令,而精于計算,若是只看少數項目上的成績,往往不能察見一個人才能和稟賦的全貌。因此,要全面客觀地從工作的業績中認識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的結果,很可能是不完美有眾多缺陷的”自我”,面對自我的本來面目,能否勇敢地接受現實、接受自我,是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成熟,能否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關鍵因素。我們常??梢园l現這樣一種人,由于他對自身的某方面不滿意,他拒絕認識自己,不承認或不接受自己的真正面目,而要裝扮出另外一個形象來。比如有人不愿意承認自己窮困而恣意揮霍,裝成很富有的樣子;有人不愿意承認自己能力的限度。盲目地去從事力所不及的工作;有人出身貧賤,卻極力要擠人權貴的行列。這些人把真正的自我藏掩在偽裝之中.希望在別人眼中建立另外一個形象,他們缺乏接受自我的勇氣,不能悅納自己。不能悅納自己的人,或者離群索居不和別人交往,或者自責自棄不思進取,或者對別人采取不友好的敵對態度。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是正視自己特點,接受自我的。他們接受自己,愛惜自己,無論自己生得漂亮還是不漂亮,無論自己聰穎還是不聰穎,他們并不對自己的本性感到厭煩與羞愧,他們對自己并不加以掩飾,他們不無驕傲地接受自己,也接受別人,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與他人都是各有長短的極自然的人。對于不能改變的事物,他們從不抱怨,可以欣然接受所有自然的本性。他們既能在人生旅途中拼搏,積極生活,也能在大自然中輕松地享受……只有勇敢地接受自我,才能突破自我,走上自我發展之路。
名人名言——認識自己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一個。(日本)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美國)
當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國)
世本無先覺之驗,人貴有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尼采
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乎地位的高低,乃在乎善用自己的才干,把它用到極限。
——巴斯德
有兩句格言是永恒和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意義的。一是研究大自然;另一則是認識您自己 ——愛默生
教案點評:
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活動為主,再輔以講故事、等多種形式,教學內容比較豐富,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真切認識自己。
一、內容分析。
繪本《我不知道我是誰》主要講述了一只名叫達利B的兔子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住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吃什么?最最困擾他的是他的腳為什么會那么大?而當可怕的杰西D出現的時候,達利B用他的超級大腳趕跑了杰西D。
整個故事有趣、幽默,有故事的發生、發展直至故事的高潮。
故事中的主人公達利B是一只執著而又有點迷糊的兔子,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吃什么?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詢問別的動物,慢慢的了解自己是一只兔子。而當危難來臨時,他勇敢的戰勝了黃鼠狼杰西B的時候他又迷糊了:"我不是一只兔子嗎?怎么是一個英雄呢?"繪本中的語言有大部分疑問句、并且有很多重復的句式,如我應該……嗎,用來……的嗎,看到……決定什么等等。
二、學情分析。
這個繪本的我覺得是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當初,我們在進行小班組教研活動的時候只是節選了繪本中的一部分來進行了教學活動。;來源;屈.老師教案網;繪本的內容較多,主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對自我的認知方面,而大班的幼兒自我認知開始發展,會從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有一個自我認知,所以,我認為這本繪本是適合大班年齡段的幼兒的。大班幼兒的特點:
1.大班幼兒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幼兒能夠解決繪本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2.大班幼兒的活動更加有目的、有計劃。能進行一定的探究閱讀。
3.大班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表現在對動作準確性的控制上,又表現在對他們自己行為的控制上,如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由于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所以進行學習活動時可以考慮要求幼兒安靜地坐下來,服從一定的紀律。要求幼兒做事善始善終。
4.大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
5.大班幼兒的同伴間互動、合作多了,開始注意向同伴學習。讓他們實實在在地與別人一起共同做事,發展交往、協作能力。
6.大班幼兒的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
在幼兒閱讀該繪本中可能遇到以下問題:
1.當達利B第一次出現時,幼兒基本都會猜出是兔子,那么幼兒的積極性可能不會很高。
2."動物住在哪里",有些動物的住所幼兒或許不能很好的理解。
3. 繪本的內容較多,可能幼兒不能較好的掌握。
三、繪本價值的分析。
我覺得這個繪本可以挖掘的價值:1.通過繪本,讓幼兒了解到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2.繪本中其實也蘊含著另一個最重要的教育價值,就是對自我的認知。而通過本次活動,我覺得可以進行遷移到幼兒自身,如幼兒自身能干的地方、自己的優點等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