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2
這是影子幼兒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6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
3.認識光源、物體和影子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劃線找朋友。
2.組詞:同學們能用拼出的這四個字,組兩個詞嗎?(左右朋友)
3.說話: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出示句式: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
4.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看看,現在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想想,你還在什么時候看到過它?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節。
(1)看圖說一說,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太陽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太陽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想一想,小朋友怎樣走,影子會在他前面?(背著太陽走)
(2)指導讀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說說,影子在誰前,在誰后?
你座位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句式: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或()在我的前面,()在我的后面。
(3)看圖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來?猜一猜,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4)小朋友心中很快活,我們讀這些句子的時候,就應該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范讀,學生仿讀、自由練讀: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
同學們常常和影子在一起玩嗎?你還常常做哪些事?說一說。
句式:我常常()。
(5)談話:說影子是個“小花狗”行不行?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過小狗,說說小狗是怎么跟著你玩的?(引導說出小狗經常跟著人,喜歡跑前跑后)再讀讀句子,讀出你對影子喜歡的語氣來。
(6)背誦:(學生看圖練習背誦;教師引背課文;學生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2.學習第二節。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1)看圖說一說,太陽在小朋友的哪邊,影子在小朋友的哪邊?(太陽在小朋友左面,影子在小朋友右面。)想一想,這位小朋友怎樣走,影子會在他的左面?(小朋友往回走。)
(2)根據節奏提示,練習讀句: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3)看圖理解句子:你喜歡你的朋友嗎?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來這位小朋友把影子當作了自己的好朋友?
(4)指導讀句:影子是你親密的好朋友,應該怎樣讀這個句子呢?讀下句:
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跟著我。
(5)熟讀后背誦第二節。教學方法同第一節。
三、小結全文。
影子像是調皮的小黑狗,常常跟著你。影子又像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你。你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你哪里,真是“形影不離”。
四、作業練習。
1.想一想影子還有哪些變化?(大小長短的變化;物體移動影子也跟著移動等。)
2.同學們現在跟老師到操場上走一走,看看怎樣才能讓你的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設計意圖:
影子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生活中孩子們會自發的玩兒影子,踩影子,和一些手指影子額游戲。本節課就是將科學教育融于幼兒生活中,意在讓幼兒了解影子與光的密切關系,激發幼兒對影子的好奇與興趣,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同時通過讓幼兒親自實驗發現影子的秘密,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豐富幼兒對影子的進一步認識。
教學目標有兩個:
1.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發現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嘗試用多種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體驗與同伴合作探索的興趣。
1重點
2難點
3教學設計:
整潔教學活動與闖關游戲形式進行,這充分體現和符合了“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活動準備:1 、煙盒 2、手電 3、影子 4、帳篷 5、U盤 6、大手電燈? 7、筐子
教學過程:
1、跟音樂玩影子游戲,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激發幼兒探索能力。
1、師:請把我送給你們的禮物輕輕地放在小椅子下面,因為我要請你們看影子王國的表演了!
2、示范表演
3、師:剛才你們看到影子王國里都有什么影子啊?
2、玩兒闖關游戲,感知影子的特征,體驗與同伴合作探索的樂趣。
3、第一關、什么時候小煙盒影子就不見了?
師:請把小煙盒和小手電放回椅子下面,來看我們是不是闖關成功了。
第二關:什么時候小煙盒的影子大一些,什么時候小煙盒的影子小一些。
1師:孩子們,你們想一想,什么時候小煙盒的影子會大大的,怎么樣做它的影子就會“哧溜”變小
2請小朋友說一說,再到前面試一試。
3教師:請小朋友輕輕拿出自己的小煙盒,打開小手電,找到煙盒一個大大的影子,試著動一下,“哧溜”讓影子變成小影子。
4請小朋友上臺演示(用你的方法試一試)
5師:光源離煙盒近的時候影子變大,光源離煙盒遠的時候 影子變小。
第三關:一個小煙盒怎樣才能有好幾個影子?
1師:教師拿出一個小煙盒,讓小手電的光照在小煙盒上,小煙盒有了一個影子,那怎們樣做,這個小煙盒就可以有好幾個影子啦?
2請所有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煙盒和小手電,和身邊的好朋友合作一下吧,讓一個小煙盒有好幾個影子出現吧!
教師總結:也就是說有多個光源照在你們小煙盒上就能產生好幾個影子了。
第四關:好幾個小煙盒怎樣才有一個影子?
1師:我拿出四個小煙盒,打開小手電。讓小手電的光照在四個小煙盒上,這個時候,四個小煙盒有四個影子,怎么樣做,四個影子就能變成一個影子呢?
2請小朋友上前幫助老師操作
3請所有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煙盒小手電和你身邊的小朋友合作,看看怎們樣把好幾個煙盒的影子變成一個影子。
5教師小節:把所有的小煙盒疊放在一起,就只有一個影子啦!
3.闖關成功,到影子王國玩一玩,探索影子的形成。
教師:我們連續闖過了四關,下面請小朋友從這邊開始排著隊,跟著音樂到影子王國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兒吧!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和影子的變化——方向變化和長短變化。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做說明影子變化的實驗。
3.使學生體會到自然現象是有一定條件的。
二、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手電、跳棋棋子、白紙。
2.演示實驗材料:投影儀、鉛筆盒。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通過有趣的手影游戲引起興趣,創設問題的情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1.打開投影儀的開關,使光投在屏幕上。(也可以利用照在墻上的太陽光。)
2.教師演示:表演一種手影。
3.談話:這個影子像什么?誰還會表演手影,請到前面來表演。
4.學生表演手影。
5.談話:關于影子,你有什么問題?
6.講述: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關于影子的秘密。(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影子產生的條件
(1)談話:你認為影子是怎么產生的?
(2)講述:為了弄清為什么會有影子,我們來做個實驗。
(3)演示實驗:
此實驗方法滲透了對比實驗的方法——在其他條件相同下,進行單因素比較。
①開燈(投影儀),燈光中沒有擋光的物體。問學生:有影子嗎?為什么?
②舉一物體(例如水碗或瓶子),關燈。問學生:有影子嗎?為什么?
③開燈,在燈光中舉一個水碗。問學生:有影子嗎?
(4)討論:根據以上實驗結果,你認為怎樣才有影子?
(5)教師小結:通過以上實驗和討論,我們知道:只有在有光、有擋光的物體時才有影子,這是產生影子的二個不可缺少的條件。此外,還要有屏幕、墻這樣的東西,使影子能投在上面,否則也看不到影子。
2.指導學生認識影子方向的變化
(1)談話:同一個物體的影子都一樣嗎?影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這個問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言,不限于影子方向的變化。因為學生并不知道下面將要研究什么問題,所以應該讓學生廣開思路,全面發言。上方、稍斜一點、再斜一點…)照在跳棋子上,觀察棋子的影子有什么變化?
(2)講述: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把白紙鋪在桌上,把跳棋子立在紙的中間;用手電光照射棋子,觀察棋子有影子嗎?讓手電光分別從前、后、左、右方向照在棋子上,觀察棋子的影子有什么變化?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①棋子的影子有什么變化?(方向變化)
②棋子影子的方向是怎樣變化的?當光從前面照時,棋子的影子在哪個方向?當光從左面照時,棋子的影子在哪個方向?當從后面照時,棋子的影子在哪個方向?當光從右面照時,棋子的影子在哪個方向?
(5)討論:影子方向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6)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影子的方向是隨著光照方向的變化而變化的,影子總在物體受光方向的反面。
3.指導學生認識影子長短的變化
(1)講述:下面,我們再來做個實驗。讓手電光從不同的角度(正此實驗滲透太陽高度的變化,即太陽光直射與斜射時物體影子的變化。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討論:影子的長短變化有什么規律?
(5)教師小結:影子的長短是隨著光照的角度變化的。光照的角度大(即光從“頭頂”往下照或稍微斜一點),影子比較短;光照角度小(即光照方向斜得比較多),影子比較長。
(三)鞏固
“鞏固”環節的任務,不僅是幫助學生記住本課的知識要點,還有幫助學生更好地把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各種實際中去。
(1)講述: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關于影子的知識。
(2)提問:
①影子產生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②什么樣的天氣地上的物體有影子?什么樣的天氣物體沒有影子?為什么?
③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物體在光照下都有影子?(透明的物體沒有影子。)
④影子的長短是隨著什么變化的?
⑤夜晚,當你走在有路燈的街上,你的影子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四)布置作業
此項作業可以為高年級學習日晷的知識打下感性基礎。
觀察、記錄陽光下直立物體(跳高架、旗桿、小樹等)的影子,在天中有什么變化?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5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認字和理解句子。
課前準備:
1、找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師生共同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游戲。
2、兩幅為藍天、綠樹、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和“太陽”的活動演出掛圖,以及四幅有小朋友和影子相伴的小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和5個偏旁“彡、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導入課文
1、出示兩幅掛圖,指導學生看圖。提出問題:
(1)這兩幅圖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看了這兩幅圖,大家有什么疑問?
2、揭示課題:
(1)教師歸納:大家看圖后提出的疑問都是有關影子的。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九課就是介紹影子的知識,你們愿意學嗎?
(2)教師板書課題:影子。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初讀要求,學生自學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分學習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檢查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
(1)用齊讀、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再認讀生字。
(2)要求學生讀準后鼻音“朋”,前鼻音“跟”,翹舌音“常、著”。
(3)簡單區別“黑”與“里”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4、分四人小組齊讀課文,討論:你覺得課文中描寫影子的句子哪些最有趣?
三、細讀課文第一小節,理解句子
1、齊讀第一小節,思考:你覺得第一小節哪些語句最有趣?
2、學習“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兩句。
(1)學生齊讀,教師板書:前、后。
強調再讀生字:前、后;
(2)引導學生看圖,指出圖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想一想,影子為什么有時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時在后面?啟發學生看活動演示圖,從影子、太陽、小朋友三者關系來理解。
教師概括:影子有時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時在后面,真奇妙。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個別讀、齊讀、男女生讀)
(3)實踐活動:出示四幅圖,要求學生選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后的兩幅圖貼在板書上。
邊做手勢,邊練習說話: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
3、啟發提問:你還覺得哪些語句有趣?
(1)齊讀: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提問:影子為什么像小黑狗?為什么是黑的?影子為什么常常跟著我?
(2)指導朗讀(齊讀,個別讀,小組競賽讀)。
小結:只要有太陽照著,影子就會伴隨在我們的前后,同我們形影不離。
四、自讀第二小節,理解句子
1、齊讀第二小節,學生自己再讀課文
要求:讀課文,提出問題,再看活動演示圖,及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解決問題。
如:你覺得這一小節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為什么有時在小朋友的左邊,有時在小朋友的右邊?等等……
2、教師板書:左、右
3、實踐活動:
把影子在小朋友左、右的兩幅圖貼在板書上。
邊做手勢邊練習說話: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小結:白天,在陽光下,影子會伴隨在我們的前、后、左、右,還在什么時候能看到影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背誦課文。
2、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1個筆畫“”
3、鞏固方位詞,鞏固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抽簽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組賽讀)
3、背誦課文。(個人背、齊背,自由結伴背,邊表演邊背)
二、指導學生書寫三個生字
1、教師揭示方法:
一看:看范字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記:記生字的筆順、筆畫。(認識“豎折折鉤”和“橫斜鉤”。幫助學生分辨“鳥與“馬”的區別:“”就像鳥頭上的羽毛,“丶”就像“鳥”的眼睛。)
三描:學生在范字上描一描。
四寫:學生動筆練習。
2、教師逐字示范,學生在寫字本上練習。
3、互相評改。
三、舉行“小小擂臺賽”
兩名學生站起,一生隨意報身邊某一事物,讓另一生說出這一事物的前(或后或左或右)是什么,然后二人交換說,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就成為擂主,再與新的同學比賽說。這個活動還可建議學生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進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