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教育隨筆《倔強的孩子易疏不易堵》,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倔強的孩子易疏不易堵
素雅是我班一個性格獨特的孩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犟”。她只要是坐就是歪著,叫她坐好,她從來不理會,有時一人“坐”一排小椅子。遇事要么使犟,要么就是哭。對于她我常常感到束手無措。
有一天講故事,她歪著身子,身體向后,頭靠在椅背上,旁邊的小朋友爭著告她的狀:“老師,素雅不聽故事。”“老師,她歪著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對大家說:“聰明的孩子都愛聽故事,靠在椅背上聽故事,是因為她身體不舒服,不過她很堅強,休息一會就好的,老師相信她能堅持聽完故事。”一會兒素雅便轉過身來認真聽故事了。我看到這種間接教育法很適合素雅,她非常容易接受,我從她身上得出一種結論:有了錯,當眾直接指正只能使她脾氣更倔,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側面告訴她怎么做,還是會樂意接受的。
其實,每個孩子犯錯都心里明白,只是他們自制力差。如果我們為幼兒找個“臺階”,保住孩子的面子,孩子就能感受的老師的關愛之情,拉近師幼的關系,糾正起幼兒的錯誤來也容易。
就像我們給田園澆水,有時會開口子,不能硬堵。要順,要讓水沿著順的途徑流入田地。
3?6歲的孩子性格各異,但他們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我們在施教過程中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方面著手,多想辦法,尊重個性,因人施教。全面了解孩子。找準啟開每個孩子心靈的那把鑰匙,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良好發展。
我的小侄子成成聰明可愛卻也頑皮倔強,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想干什么,大人必須聽他的,不然大鬧一場,打罵都無濟于事,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父母身上,平時太寵愛孩子,樣樣事情順著他。
案例一、在他五歲時的一天,我嫂子身體不好。一天晚飯過后,嫂子拿著2個熱水瓶,我哥抱著侄子上樓。小侄子邊哭邊鬧,不讓爸爸抱,非讓媽媽抱不可。我哥硬著把他抱上了三樓,累得氣喘吁吁。可是小侄子一下地,馬上哭著跑下樓梯,站在原地大聲喊著哭著,任憑爺爺奶奶怎么說怎么勸都不行,而且誰說就打誰,弄得兩位老人不知如何是好。無奈,嫂子只好下樓將他包上去,嘴里還怪罪爺爺奶奶不是,怪罪爸爸不好,說他乖,才停止哭聲。
分析:五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辨別是非、真假、善惡的能力,出現以上情況,如果平時能夠很好的與孩子溝通,講一些尊老愛幼、辨別是非的事情或故事,或者是把媽媽身體不好的事情告訴他,我想孩子一定能夠理解媽媽,不但會自己走,還會幫媽媽拿東西或關心媽媽的身體,讓她上樓梯要小心,累不累等。我知道此事跟哥嫂說對策時,他們卻說:“這孩子脾氣倔強,是天生的,罵也罵不好,打也打不好,長大了就懂事了。”嗨,真不知怎么說好。
其實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會冷處理,讓孩子站在下面,誰也不要理他,過5-6鐘,等孩子冷靜下來后,再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孩子:寶寶都長這么高了,而且聰明又乖巧,平時你的小腳這么能干,會走、會跳、還會走樓梯。今天媽媽真的身體不好,一個人走路已經很累了;爸爸很愛很愛你所以抱你上樓。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今天的孩子難教育,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難在哪里呢?有人說知識不足,有人說方法不當,這些都是對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對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許不服氣:知子莫如父母,我們天天看著自己的孩子,難道還不了解他(她)? 讓咱們來看一些事實吧。 住進高樓里的孩子孤獨感增強了,父母們于心不忍,建議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卻回答:“沒勁!”鼓動孩子找鄰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說:“不愿意”。如今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卡通(漫畫)。有位干部是兒童圖書獎的評委,抱回家許多獲獎圖書。可兒子毫無興趣,卻用零花錢買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飯,忘了功課,忘了睡覺,看得開懷大笑、渾身亂抖。父母困惑不已,要過卡通書細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這是什么鬼東西,亂七八糟胡言亂語!可問題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正如讀書一樣,世界上的書浩如煙海,最難讀的是子女這部無字之書。做父母的,要透過子女的內心世界,讀懂他們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復雜的對象,簡單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難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簡單的教育對待復雜的對象,也必然導致教育無效或失敗。所謂復雜,是說今日孩子接受了復雜的大量信息,由于難以消化、難以適應而產生了復雜心態,甚至模糊了與成人的界限;所謂簡單,是指今日教育在原有的體制內循環,父母由于無法面對新人類新世界而顯得簡單尷尬,甚至連自己也困惑不已。如果,以前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則倒了過來,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那么,怎樣了解孩子呢?具體說來,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聽孩子講話,要與老師保持經常的聯系,要看一點《少年兒童研究》之類的報刊書籍。
21世紀已經向我們匆匆走來。作為跨世紀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機遇,也有眾多的麻煩。例如,心理障礙增多等等。因此,為了孩子有一個光明的前途,為了家庭長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視對孩子的了解與尊重了,否則,我們將遭受無情的懲罰!
我的小侄子成成聰明可愛卻也頑皮倔強,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想干什么,大人必須聽他的,不然大鬧一場,打罵都無濟于事,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父母身上,平時太寵愛孩子,樣樣事情順著他。案例一、在他五歲時的一天,我嫂子身體不好。一天晚飯過后,嫂子拿著2個熱水瓶,我哥抱著侄子上樓。小侄子邊哭邊鬧,不讓爸爸抱,非讓媽媽抱不可。我哥硬著把他抱上了三樓,累得氣喘吁吁。可是小侄子一下地,馬上哭著跑下樓梯,站在原地大聲喊著哭著,任憑爺爺奶奶怎么說怎么勸都不行,而且誰說就打誰,弄得兩位老人不知如何是好。無奈,嫂子只好下樓將他包上去,嘴里還怪罪爺爺奶奶不是,怪罪爸爸不好,說他乖,才停止哭聲。分析:五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辨別是非、真假、善惡的能力,出現以上情況,如果平時能夠很好的與孩子溝通,講一些尊老愛幼、辨別是非的事情或故事,或者是把媽媽身體不好的事情告訴他,我想孩子一定能夠理解媽媽,不但會自己走,還會幫媽媽拿東西或關心媽媽的身體,讓她上樓梯要小心,累不累等。我知道此事跟哥嫂說對策時,他們卻說:“這孩子脾氣倔強,是天生的,罵也罵不好,打也打不好,長大了就懂事了。”嗨,真不知怎么說好。其實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會冷處理,讓孩子站在下面,誰也不要理他,過5-6鐘,等孩子冷靜下來后,再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孩子:寶寶都長這么高了,而且聰明又乖巧,平時你的小腳這么能干,會走、會跳、還會走樓梯。今天媽媽真的身體不好,一個人走路已經很累了;爸爸很愛很愛你所以抱你上樓。
“劉老師!王雨霏搶我積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劉老師,王雨霏又搶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狀聲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們,了解爭吵的情況,我先問了告狀的孩子盈盈:“你們怎么了?”她皺著眉頭苦惱著說:“她搶我的積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搶我的。”
此時,我拿起她們手中爭吵的玩具問著其他的孩子:“這些玩具是誰的呀?”“幼兒園的。”盈盈說道,“我們不能搶的。”
“盈盈真懂事,這些玩具是我們幼兒園的,我們應該一起玩。搶玩具的小朋友不是個禮貌的孩子哦。你們看,琴琴和曉彤她們玩的真不錯,她們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戲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問盈盈:“應該怎么辦呀?”她低著頭不情愿的說了句:“那一起玩吧。”“我們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這個建議。
之后,教室暫時沒有爭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來。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很強的孩子。媽媽在外打工,很少回來。爸爸也經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她,總是順著她的意思滿足她的各種需求。有的時候,稍有不滿意,她還對奶奶發脾氣。在幼兒園里,她在玩區角游戲時常常會與同伴搶玩具。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初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認識她所接觸的外界事物。因而,她們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這樣的情況。
為了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時與她的家長溝通,把她的這些情況告訴了他的奶奶,通過家園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時,我們也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孩子養成謙讓的美德。如通過講故事、兒歌等形式讓孩子學會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時,應該交換玩或輪換玩。
其次,在一日活動中,我們也盡可能的提供幼兒一切鍛煉的機會。比如:組織一次玩具總動員的活動,幼兒各自帶來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讓幼兒學會和其他孩子交換玩等,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謙讓和分享。
教育隨筆:倔強的孩子易疏不易堵
素雅是我班一個性格獨特的孩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犟”。她只要是坐就是歪著,叫她坐好,她從來不理會,有時一人“坐”一排小椅子。遇事要么使犟,要么就是哭。對于她我常常感到束手無措。
有一天講故事,她歪著身子,身體向后,頭靠在椅背上,旁邊的小朋友爭著告她的狀:“老師,素雅不聽故事。”“老師,她歪著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對大家說:“聰明的孩子都愛聽故事,靠在椅背上聽故事,是因為她身體不舒服,不過她很堅強,休息一會就好的,老師相信她能堅持聽完故事。”一會兒素雅便轉過身來認真聽故事了。我看到這種間接教育法很適合素雅,她非常容易接受,我從她身上得出一種結論:有了錯,當眾直接指正只能使她脾氣更倔,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側面告訴她怎么做,還是會樂意接受的。
其實,每個孩子犯錯都心里明白,只是他們自制力差。如果我們為幼兒找個“臺階”,保住孩子的面子,孩子就能感受的老師的關愛之情,拉近師幼的關系,糾正起幼兒的錯誤來也容易。
就像我們給田園澆水,有時會開口子,不能硬堵。要順,要讓水沿著順的途徑流入田地。
3?6歲的孩子性格各異,但他們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我們在施教過程中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方面著手,多想辦法,尊重個性,因人施教。全面了解孩子。找準啟開每個孩子心靈的那把鑰匙,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良好發展。
《五月份大班隨筆3篇》:五月份大班隨筆第1篇 顧此失彼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秋天,我帶領幼兒在院子里揀落葉。正因園里種的都是常綠樹,因此落葉不多。到了一棵大樹下,我抬頭看了看,自言自語道:&ld
《大班教育隨筆3篇》: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
《大班教育隨筆20篇簡短》:大班教育隨筆簡短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1】特殊孩子特殊照顧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愉悅的小鳥活躍在院子里。可偉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