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我想找媽媽》,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找媽媽
對于剛擔任小一班下午主班的我,起初覺得勝任這個職務很容易,但不久后我才發現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樣。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需要老師在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做到更細。如幼兒洗手、喝水、吃飯、睡覺、穿脫衣服等生活自理上及心理、學習、常規培養上都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指導和幫助;并要細心了解每個幼兒,真正走入幼兒內心世界!
我們班現有的孩子多半從小二班升上來,但由于剛進入一個新班對環境的不適應和對新老師的不熟,多少有些不安情緒及哭鬧現象。尤其剛入園的孩子越越,總是哭著“找媽媽”,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愿吃飯。當他想一個人獨自玩又達不到意愿時,跟他商量交換意見也不行,有時急了,還會打老師,令我們很著急!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了多種方法,如:哭得厲害的幼兒,采取“冷對待”,暫時不理狀態。有點哭泣現狀的幼兒,可適當滿足他的需求或獨處一會兒、交流意見等;更多的孩子是時時刻刻給予關愛和指導!比如搬椅子、入廁、洗手、喝水、吃飯等生活常規每個小細節注意多給予幫助和指導。看書、講故事、玩游戲、學習等進行多種形式活動,并多給予指導和鼓勵。
慢慢的,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們情緒基本穩定,并喜歡上幼兒園了!直到有一天,在我講完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時,小朋友小眼睛都還盯著我不放,安靜地坐著,想必徘徊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中。這時,樂樂慢慢走到我面前,低聲說:“老師,我想找媽媽……”于是我笑著展開雙臂說:“來!樂樂,老師抱一個,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這時表現活躍的小朋友念起了學的兒歌:“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待我像媽媽……”小朋友也跟著念起來,看樂樂被抱了一下,也都跑過來:“我要抱抱、我也要抱抱”……頓時,抱起這一個個可愛的寶貝兒,我心里充滿了幸福感!
此時,我已知道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重任和意義所在!我會繼續努力工作,讓我可愛的孩子們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的成長!
工作十年啦!直至現在,還能憶起當年的場面:一個孩子由五六個家人前來護送,“老師,孩子吃飯是個大問題,在家一頓飯要喂3個小時呢!”“老師,孩子上廁所的時候,麻煩您多注意一下,還不會脫褲提褲。”“老師,這孩子不愛說話,您得多費費心啦!”“老師,孩子老是坐不住,就像有多動癥一樣,這方面麻煩您啦!”······聽著這些囑托,看著這些孩子,我在心里默念:寶貝,加油!你一定是最棒的! 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此期間,我堅守著自己的承諾,給予我的孩子們無盡的愛與信任,我出奇的發現,寶貝們在一點一滴的進步著,我欣喜地細數著他們的成功與進步: 寅名不再亂跑了,小椅子成為他的好朋友,每時每刻都會守在他的身邊; 子哲的眼睛里開始有老師的存在,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老師的話他會記在心間; 凱迪的小嘴巴終于張開,主動和老師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涵涵入園不再哭鬧,每天見到的是滿臉笑意的涵涵,還會甜甜的叫一聲:“老師好!” 家寶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下午離園還會跟老師說聲再見; 惠鑠自己動手吃飯啦!不再讓老師喂,不再讓老師抱,乖乖的吃飽喝足; 俊豪愛上了幼兒園,每天會早早的來,跑進幼兒園,大聲叫:“老師,我來啦!” 子郡不再沉默寡言,交上了好多新朋友,老師也成為他眾多朋友中的一員······ 對于孩子們,付出更多的愛,收獲的是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如果是我的孩子”,多好的一句話!心存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或許我們的天空會更晴朗、更開闊、更陽光、更明媚······ 我——付出著······收獲著······幸福著······
前幾天,我在辦公室備課,璐璐突然進了辦公室,只是微笑著對我說了句:“我愛你!”我聽后,立刻用一個微笑回應了她“老師也愛你!”璐璐這個小女孩,很可愛,很聰穎,很漂亮,但她同時也是個富有性格的寶寶。開學前三天,她因為生病沒上幼兒園,在第一周的最后一天才來我們小一班報到。印象比較深刻的她有兩件寶不離身,一是奶瓶,還有一件是她自幼蓋的小被子。奶瓶是對她最深刻的印象,全班只有她來園還帶奶瓶。第二周,我們在上課前讓孩子們都把自己喜歡的玩偶、玩具或其他依賴物品放好,只有璐璐沒照老師的要求做。最初,我們請她將自己的奶瓶和小被子放好,她不愿意,也不同意我們幫她把這兩樣放好。無論阿姨怎么勸說,我們老師怎么教導,她就是不愿意,也不理會我們所說的話。在我們三人的齊心、耐心教導下,璐璐終于松口,只答應先將小被子放去午睡室,我們覺得起碼璐璐嘗試了我們建議的一半,盡管她心里還有百般不舍,但還是嘗試和接受了。一分鐘過去了,璐璐的眼睛不時向午睡的方向看去,兩分鐘過去了,璐璐向午睡室看去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了,好似很不放心小被子在那兒放著,終于她坐不住,離開了小椅子,跑進了午睡室,抱起了她的小被子,我隨之跟進了午睡室,請她出來,并告訴她小被子放在那兒讓她不用擔心。我們開始上課了,又一分鐘過去,璐璐她又一次擅自離開了她的小椅子,進入了午睡室,還脫了她的小鞋,嘴里含著奶瓶,悠閑著趴在小床上。我又一次請她出午睡室,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同上課。或許正如璐璐媽媽所說,她以前在小小班時自由散漫慣了,但我相信憑我們兩位老師和阿姨的努力和教導,璐璐會慢慢適應我們幼兒園的生活,會適應我們小一班的生活,肯定會融入我們這個小集體,大家庭,愛我們小一班,愛我們班的老師和小朋友。
我們班的雨欣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樣在家中那就是小公主,可是自從我教她開始,早晨上學和下午放學她總是讓媽媽抱著來,抱著回,而且如果早晨來她有什么改變的話,她絕對不會親自告訴老師而是哭著鬧著讓媽媽告訴老師。為了讓雨欣能有所改變,我找過她媽媽幾次讓她配合我們的工作。可是雨欣的媽媽卻告訴我們如果她早晨不抱她的話她就會哭著鬧著不來上幼兒園,她也狠狠得打過她,但是她的脾氣很倔根本不怕打,她也是沒有辦法才這么做的。于是我們就商量最好別打她,先鼓勵她一段時間看看。在以后的一段很長時間里只要雨欣來上學我都會鼓勵她,不能讓媽媽抱。雖然有時候她還是會堅持讓媽媽抱著來幼兒園,但畢竟比以前好多了。有一次,雨欣從教室外跑進來高聲說:“老師,我今天沒讓媽媽抱,我自己跑上來的。”借助這個機會我又及時的表揚了她,還在所有的孩子面前夸獎她的改變,我看到雨欣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表情,我心里也很高興。付出了就總會有收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能吝嗇自己的感情,只要我們付出了,我們就會得到我們應有的回報,何樂而不為呢?
與家長交談和接觸時,常聽到這種反映,說孩子在家很不聽話,讓他吃飯,讓他洗臉,大人喊很多遍他們都無動于衷,好像沒長耳朵一樣,使做父母的毫無辦法。
一是做父母的無論要求孩子做什么,總喜歡大呼小叫,一件事重復許多遍,孩子慢就不停的催促、呵斥:“快來洗手,你快點不行嗎?”,“快點吃,大口吃,快點往下咽!”不停地嘮叨不奏效地催促,使孩子慢慢習慣了,變得毫不在乎,漫不輕心。
二是正當孩子做一件事時,這時父母若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孩子自然不會情愿,不會順從,就好像沒長耳朵似的。
三是孩子與家長意見不統一,孩子不愿服從家長,對家長的話視作耳旁風,這時的“沒耳朵”,其實是一種反抗。
總而言之,孩子“沒耳朵”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責任在家長身上。當你要求孩子時要先看看孩子在干什么,然后用溫和的、帶有商量的口吻對孩子講話,講完后再聽聽孩子的意見。孩子一時任性不聽話要耐心說服,千萬不要大聲喊叫。要求孩子有時可用眼神,用手勢示意,這樣可減少口舌,增加默契。慢慢地,孩子就會有“耳朵”了
對于剛擔任小一班下午主班的我,起初覺得勝任這個職務很容易,但不久后我才發現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樣。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需要老師在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做到更細。如幼兒洗手、喝水、吃飯、睡覺、穿脫衣服等生活自理上及心理、學習、常規培養上都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指導和幫助;并要細心了解每個幼兒,真正走入幼兒內心世界!
我們班現有的孩子多半從小二班升上來,但由于剛進入一個新班對環境的不適應和對新老師的不熟,多少有些不安情緒及哭鬧現象。尤其剛入園的孩子越越,總是哭著“找媽媽”,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愿吃飯。當他想一個人獨自玩又達不到意愿時,跟他商量交換意見也不行,有時急了,還會打老師,令我們很著急!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了多種方法,如:哭得厲害的幼兒,采取“冷對待”,暫時不理狀態。有點哭泣現狀的幼兒,可適當滿足他的需求或獨處一會兒、交流意見等;更多的孩子是時時刻刻給予關愛和指導!比如搬椅子、入廁、洗手、喝水、吃飯等生活常規每個小細節注意多給予幫助和指導。看書、講故事、玩游戲、學習等進行多種形式活動,并多給予指導和鼓勵。
慢慢的,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們情緒基本穩定,并喜歡上幼兒園了!直到有一天,在我講完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時,小朋友小眼睛都還盯著我不放,安靜地坐著,想必徘徊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中。這時,樂樂慢慢走到我面前,低聲說:“老師,我想找媽媽……”于是我笑著展開雙臂說:“來!樂樂,老師抱一個,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這時表現活躍的小朋友念起了學的兒歌:“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待我像媽媽……”小朋友也跟著念起來,看樂樂被抱了一下,也都跑過來:“我要抱抱、我也要抱抱”……頓時,抱起這一個個可愛的寶貝兒,我心里充滿了幸福感!
此時,我已知道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重任和意義所在!我會繼續努力工作,讓我可愛的孩子們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的成長!
周五我去哥哥家串門的時候,小侄女正在學習英語口語。
不一會,小侄女跑到嫂嫂身邊去,親了嫂嫂一口說:“媽媽,我想星期天下午和同學一起出去玩。”
嫂嫂說:“不行!星期天我們要去姥姥家呢。”
小侄女不情愿地說:“可是我想去啊!平時上學不能玩,星期天你也不讓我玩,周六上午要學書法,下午要上數學輔導班,就剩下星期天下午你也不讓我玩,真是的。”
嫂嫂:“我這不都是為你好嗎?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不好好學習怎么行呢?就算學習好,沒有一技之長怎么可以呢?”
小侄女:“我不管,我就要和同學出去玩。”
嫂嫂:“我說不行你沒聽見嗎?不行就是不行。”
小侄女哭著跑回了房間......
我走到嫂嫂身邊,和嫂嫂聊了聊。嫂嫂說:“我愛她,我希望她以后有出息,對她給予了很大的期望。我給她報輔導班,書法班,是為了讓她多學點知識,不僅學習好,還要有一技之長。”但我卻不怎么認為,我對嫂嫂說:“我知道你想望女成鳳,可是給孩子報這么多輔導班太累了,你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容易讓孩子崩潰,學習不可揠苗助長,要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并且要給孩子充分的發展空間。不信,你把孩子叫出來問問她。”我看到嫂嫂沒有反應,就去房間里把小侄女叫了出來。
“乖孩子,告訴姑姑,你覺得上輔導班累嗎?”
小侄女看了看嫂嫂,又看了看我,鼓足勇氣說:“累,我不想上那么多輔導班,我想多睡會覺,多玩一會。”
嫂嫂突然說:“好,那你看看哪個輔導班不用上,媽媽去停了。”
小侄女不相信的問:“真的嗎?我覺得數學輔導班不用上。”
嫂嫂痛快地答應:“那我把留出的半天時間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小侄女跳著說:“好啊好啊!”
我又轉過頭對小侄女說:“你媽媽是為了你考慮,你要理解她,一個人有一技之長是好事。”
小侄女感激的看了看嫂嫂,這一刻,她覺得自己理解了媽媽。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多不勝數,我認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玩的權力,玩的時間,玩的機會,每天給孩子一定的時間玩耍,讓孩子能夠自由的安排,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興趣班、輔導班。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找媽媽
對于剛擔任小一班下午主班的我,起初覺得勝任這個職務很容易,但不久后我才發現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樣。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需要老師在工作中的每個環節做到更細。如幼兒洗手、喝水、吃飯、睡覺、穿脫衣服等生活自理上及心理、學習、常規培養上都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指導和幫助;并要細心了解每個幼兒,真正走入幼兒內心世界!
我們班現有的孩子多半從小二班升上來,但由于剛進入一個新班對環境的不適應和對新老師的不熟,多少有些不安情緒及哭鬧現象。尤其剛入園的孩子越越,總是哭著“找媽媽”,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愿吃飯。當他想一個人獨自玩又達不到意愿時,跟他商量交換意見也不行,有時急了,還會打老師,令我們很著急!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了多種方法,如:哭得厲害的幼兒,采取“冷對待”,暫時不理狀態。有點哭泣現狀的幼兒,可適當滿足他的需求或獨處一會兒、交流意見等;更多的孩子是時時刻刻給予關愛和指導!比如搬椅子、入廁、洗手、喝水、吃飯等生活常規每個小細節注意多給予幫助和指導。看書、講故事、玩游戲、學習等進行多種形式活動,并多給予指導和鼓勵。
慢慢的,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們情緒基本穩定,并喜歡上幼兒園了!直到有一天,在我講完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時,小朋友小眼睛都還盯著我不放,安靜地坐著,想必徘徊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中。這時,樂樂慢慢走到我面前,低聲說:“老師,我想找媽媽……”于是我笑著展開雙臂說:“來!樂樂,老師抱一個,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這時表現活躍的小朋友念起了學的兒歌:“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待我像媽媽……”小朋友也跟著念起來,看樂樂被抱了一下,也都跑過來:“我要抱抱、我也要抱抱”……頓時,抱起這一個個可愛的寶貝兒,我心里充滿了幸福感!
此時,我已知道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重任和意義所在!我會繼續努力工作,讓我可愛的孩子們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的成長!
《大班隨筆200篇3篇》:大班隨筆200篇第1篇 在幼兒園里,一個班集體的形成、班級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同一個班里的幾位教師彼此配合。班里幾位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工作責任感、工作能力等都
《大班10月份教學隨筆30篇短篇》:大班10月份教學隨筆短篇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ldquo
《幼兒教學隨筆大班13篇》:第1篇幼兒教學隨筆大班 放學的時候,雯雯的媽媽帶著一只蝴蝶風箏來接雯雯,孩子們都向雯雯投去羨慕的目光。 可這時,發生了這樣的一幕:晴晴抱著媽媽的腿:媽媽我也要、我也要!、嘉惠一聽,也拽住奶奶的衣角:快給我爸爸打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