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師教育隨筆《緩解同伴關系》,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緩解同伴關系
點心前的衛生活動開始了,在小班長的維持下孩子們都有序地進步廁所小便洗手,突然廁所里劉寶青高聲喊道:“老師,陳思涵把我的袖子弄濕了。”聽了劉寶青的狀告后,徐子騫也來到我身邊說:“老師!老師!陳思涵也把誰撒到我身上的。”這時陳思涵從廁所里提著頭來到了我身邊,我問他:“你怎么把水灑道別人身上了啊?”他低著頭不說話。還沒來得及問明原因,就聽見圍觀的小朋友不停抱怨,康子瓊說:“是啊,陳思涵最壞了,他以前還把我的圖書給撕了!”陳佳怡說:“對,他以前在家里還打過我!”陶王麗說:“今天在外面玩的時候,他還把周錫川推到呢,他今天沒有紅蘋果了。”陳思涵聽著這么多告狀的聲音頭低的更低了,小聲咕噥道:“我不小心的。”
剛才孩子們唧唧喳喳地向我訴說他以前的“惡行”的一幕,這讓我頗為吃驚,因為他們對同伴缺乏應有的寬容。我也留意到,當請幼兒談談自己對同伴的認識時,很多幼兒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紀律、打人、不好好吃飯、被老師批評等等,對同伴的優點卻很少提及。
我們不禁自問:當幼兒滿腦子都是同伴的缺點時,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同伴關系在幼兒期尤顯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逐漸減少,而與同伴相處的時間則逐漸增加。
相對而言,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兒探索各種社會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兒缺乏對同伴的寬容心,則會影響良好同伴關系的建立。無法寬容他人的幼兒往往會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寬容的幼兒則可能會感到受到排擠,對一直指責自己的幼兒懷有怨恨之意。長此以往,會導致班級內同伴關系的緊張,不利于幼兒社會性發展。
因此作為我們老師也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也許我們應盡量不使用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如“你又這樣啦~你怎么老是這樣呢”等等,避免給幼兒消極的暗示。在幼兒對同伴產生無意傷害行為時,教師應盡量不表現出對過失方的嚴厲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地引導幼兒復述事件的過程,找出引起傷害行為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日后應注意的事項。
《教育隨筆大班簡短3篇》:教育隨筆大班簡短第1篇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孩子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
《大班隨筆3篇》:大班隨筆第1篇  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沖去
《托班隨筆19篇》:第1篇托班隨筆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還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