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老師教育隨筆《成長比成功重要》,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成長比成功重要
園內新教師不斷加入,在和這些年輕老師交往中,不僅感受到了她們的活潑聰明與鮮明個性,還有一種對成功的渴望。和她們交流分享在職初的成長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擊破點。
一、接受來自孩子的智力、體力挑戰
年輕而有活力的教師是很容易被孩子們迅速認同,但他們也在一次次挑戰老師的過程中,慢慢地試探老師的“底線”。每天,我們為了集體規則等原因,都會對孩子們提各種要求,但,記住,老師自身也是班級中的一份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植物角帶一些發芽的豆豆來,你帶來嗎;每個小朋友要看新聞說新聞,你做到了嗎。教師的威信是在細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不能將提要求流于形式,而應讓“要求”變成共同成長的約定與經歷。
二、加強與帶教師傅的真誠溝通
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年輕老師身邊往往會有一個貼身帶教師傅,但由于生活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年輕教師有時會不理解帶教師傅的一些做法。這需要新教師和帶教師傅進行真誠的溝通,說說自己想法,讓彼此的距離更近些。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在我們周圍的同事們各有各的特點和長處,這就是學習的資源,年輕老師不僅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身邊老師的長處),還需要一個愛思考的頭腦(分析指令背后的含義),更要有一份積極溝通的坦誠,從中尋找改進的契合點。
三、學著和較自己年長、成熟的家長交流
青年教師缺乏生活閱歷與教學經驗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但也不必太擔心這個問題。面對成熟的家長,先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努力于“言之有物”,體現專業建議,不要一味用“很好的”“很開心”等詞語籠統表達。可以閱讀教育書籍雜志,不斷拓寬對問題的認識與技巧的學習。可以學習一些表述的技巧,如:巧妙地運用轉折,先肯定孩子進步之處,隨后再提到怎樣做會更好。也可以每天重點觀察四、五名幼兒,主動出擊和這幾位家長交談。自覺口頭溝通有困難,就勤勉于書面溝通,等等。總之,找自己最擅長的溝通方式,與家長積極溝通。
四、建立一個共同成長的小團隊
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教師,處于角色的轉變期。他們雖然對于書本上孩子的年齡特點熟稔于胸,但對于孩子的行為是缺少預判的,所以他們會遇到許多的狀況,如果將這種狀況和成熟教師相比,會越來越著急,甚至是焦慮,所以年輕教師自身可加大與年齡相仿的教師溝通力度,相同背景下更容易彼此敞開心扉,疏導情緒。
這些分享的好文章出自于幼兒園特級教師的筆下。活動后,老師們(尤其是年輕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實例描述和分析,給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如何帶好班級,如何和家長和師傅相處學習,并就如何自學、成立學習小團體,讓自己快速成長等方面提供了具體的指導。
我班的馬玉立是一位非常可愛的孩子,她才兩歲多一點,是幼兒園里年齡小的孩子。雖然她很小,可是,她的自理能力不比其他的孩子差。正是因為她的可愛,我們特別喜歡她。每次在班里,我總是到玉立身邊去逗逗她,或者抱起來問問她這,問問那的;因為她小,吃飯時我經常親自喂她,其實她自己完全可以吃好;戶外活動的時候,我也總是和她一起玩。。。。。。
由于我對她的關愛,而忽視了其他小朋友。當時我并沒覺得什么,只是覺得她挺有趣的,總想逗逗她。可誰知,我這一無意識的舉動,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小玉立可能以我對她特別的愛為自豪,使她產生了優越心理,經常脫離集體私自活動,對待其他小朋友也特別蠻橫,還經常對其他小朋友夸:“袁老師最喜歡我了,袁老師不喜歡你們。”
從那以后,我平等對待孩子們。逐漸的,玉立也改掉了自己的優越心理。這時她變的更可愛了。
一顆小樹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并不漫長,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 “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快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里,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而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老師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說好每一句話,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所以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老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于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今天是新開學的第二天,孩子們的變化讓我很吃驚,新的一年,他們真的長大了。
這學期有好幾名小朋友是新來的,從沒有接受過幼兒園教育,但是以以往心入園的孩子不同的是,她們能很快熟悉新環境的變化,不哭不鬧,能和周圍的陌生小朋友打招呼,一起玩耍、交流。
從早上入園以后,孩子第一句說的話是“老師好”,然后笑著和爸爸媽媽說再見,這是每一位老師最喜歡看到的。從今天開始,我注重培養幼兒的常規。孩子的進步挺快的,從一開始的搬自己的小椅子、洗手、手插好放在桌子上、小腳找朋友、安靜就餐、添飯舉手、吃完飯搬小椅子、漱口、安靜看書、散步等,雖然瑣碎,但井井有條,對于我們小班的幼兒來說已經不簡單了,經過提醒,所有小朋友都能做的很好,這讓我很吃驚,相信這些孩子很快會把這些好習慣做的更好。
今天,我上的課是:給氣球穿上漂亮的衣服。沒想到新學期第一節上課,孩子的注意力是如此的好,氣球是孩子們熟悉的,能說出三種以上的顏色。在繪畫過程中進行隨機教育,白宇軒用力太大,以至畫漏了氣球,這是,我說道:哎?白宇軒的氣球畫破了,該飛不起來了啊”這時她開始輕輕的畫了;趙浩宇畫的氣球很漂亮,于是我讓他給大家講講,結果出乎我的意料,他說他畫上了風,氣球已經飛起來了!畫完以后一起去洗手,變洗邊說洗手的方法。
中午看午睡是我以前最頭疼的事,但是半年過來,不僅讓孩子睡覺有質量,還有了自己的經驗。午睡之前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知道故事講完就要睡覺了,有了一個好習慣,對于不愛睡覺的幼兒,不采取強硬措施,可以坐在幼兒床邊,輕輕的拍拍,看上一會,基本就會睡著,安靜的環境是幼兒睡覺的前提。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今天全部幼兒都睡覺了!
希望新的一年里,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出好的成績,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關于孩子們的成長
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時間流逝的是如此之快,孩子成長的是如此迅速。感覺昨日他們還哭哭啼啼不愿意來幼兒園,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而現在居然都已經在幼兒園度過了三四年的時光。而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已經不記得當初哭鬧的自己,只留下對上小學的憧憬,對長大的期望。他們是如此的急切,想要獲得更廣闊的空間。
記得在一本書上說只有老人和幼兒會自豪的報出自己的歲數。你問一個幼兒你幾歲了?他會自豪的和你說四歲半。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半歲都是長大了一點,值得言說的事。成人從不會說自己幾歲半,甚至年齡成為一種隱私,是一種隱秘不能問及的東西。孩子期望長大。這幾乎已成為每個幼兒的期望。想長大的原因五花八門,如果你去詢問,肯定會得到許多趣事。還記得有個孩子說長大了,別人就不能撓我癢癢咯。這個孩子估計被撓怕了。
那我對于孩子的成長抱得是怎樣的態度呢?其實我怕時間太快太少,我來不及教會他們所有的人生道理。有的孩子還有一點調皮,有的孩子還有一點戀家,有的孩子有的時候會鬧情緒,有的孩子還不能很好的與同伴合作。新的學期開始了,我覺得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需要一步步消除自己的擔心和顧慮。
我相信園長的理念:在園三載,受益終身。我努力做到!
教育隨筆:成長比成功重要
園內新教師不斷加入,在和這些年輕老師交往中,不僅感受到了她們的活潑聰明與鮮明個性,還有一種對成功的渴望。和她們交流分享在職初的成長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擊破點。
一、接受來自孩子的智力、體力挑戰
年輕而有活力的教師是很容易被孩子們迅速認同,但他們也在一次次挑戰老師的過程中,慢慢地試探老師的“底線”。每天,我們為了集體規則等原因,都會對孩子們提各種要求,但,記住,老師自身也是班級中的一份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植物角帶一些發芽的豆豆來,你帶來嗎;每個小朋友要看新聞說新聞,你做到了嗎。教師的威信是在細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不能將提要求流于形式,而應讓“要求”變成共同成長的約定與經歷。
二、加強與帶教師傅的真誠溝通
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年輕老師身邊往往會有一個貼身帶教師傅,但由于生活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年輕教師有時會不理解帶教師傅的一些做法。這需要新教師和帶教師傅進行真誠的溝通,說說自己想法,讓彼此的距離更近些。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在我們周圍的同事們各有各的特點和長處,這就是學習的資源,年輕老師不僅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身邊老師的長處),還需要一個愛思考的頭腦(分析指令背后的含義),更要有一份積極溝通的坦誠,從中尋找改進的契合點。
三、學著和較自己年長、成熟的家長交流
青年教師缺乏生活閱歷與教學經驗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但也不必太擔心這個問題。面對成熟的家長,先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努力于“言之有物”,體現專業建議,不要一味用“很好的”“很開心”等詞語籠統表達。可以閱讀教育書籍雜志,不斷拓寬對問題的認識與技巧的學習。可以學習一些表述的技巧,如:巧妙地運用轉折,先肯定孩子進步之處,隨后再提到怎樣做會更好。也可以每天重點觀察四、五名幼兒,主動出擊和這幾位家長交談。自覺口頭溝通有困難,就勤勉于書面溝通,等等。總之,找自己最擅長的溝通方式,與家長積極溝通。
四、建立一個共同成長的小團隊
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教師,處于角色的轉變期。他們雖然對于書本上孩子的年齡特點熟稔于胸,但對于孩子的行為是缺少預判的,所以他們會遇到許多的狀況,如果將這種狀況和成熟教師相比,會越來越著急,甚至是焦慮,所以年輕教師自身可加大與年齡相仿的教師溝通力度,相同背景下更容易彼此敞開心扉,疏導情緒。
這些分享的好文章出自于幼兒園特級教師的筆下。活動后,老師們(尤其是年輕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實例描述和分析,給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如何帶好班級,如何和家長和師傅相處學習,并就如何自學、成立學習小團體,讓自己快速成長等方面提供了具體的指導。
教育隨筆:不代替孩子成長
孩子是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而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這句話,很多父母都會明白,但是在行動上卻是背道而馳。我也和千千萬萬的普通媽媽一樣,包攬了孩子的太多,讓他失去自我,沒有了自己的空間。更為嚴重的是我從未意識到這樣做的后果。直到園長推薦我看了《和孩子劃清界限》之后,才明白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會越來越走向自理和自立,我們就要割舍和松手。這就是所謂的“真愛”,就應該把孩子當成真正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滿足他的需要,引導他發展,而不是求私人之利。
有了這樣的理念,家長“交代”的事情我就不會一概的接受答應,我會給出他們建議,引領他們要放手,不要以愛的名義,給孩子留下終生難愈的創傷。宇的媽媽每次來送宇,都會戀戀不舍的送宇到桌子旁邊坐下,并且還會告訴老師“我們的孩子特殊,老師你多給照顧點,別讓他跑,容易咳嗽、不要大聲講話,對嗓子不好……”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會給我們一個新的“任務”。父母這種事事替孩子想到、辦到的行為,其實不知不覺間阻礙了孩子正常的發展。父母所做的這一切,實際上是滿足了他們自己,壓抑了孩子。
還有的家長,孩子摔跤了或是孩子之間發生一點點的摩擦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吃虧了,來找老師理論,以前,我會以孩子多,難免會發生碰撞等事來說服,有時,自己也感覺我的話很沒有說服力,現在,我會告訴家長,其實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是在不斷地接觸和沖突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我們干涉、教導、管理他們,其實是在阻礙他們的成長,不如放手讓他們自己進行直接的交往、處理,經過試探、摸索,就會總結出經驗和規律來,這樣他們才有助于自信和能力的發展。
在我兒子身上,我先從兒子的生活上開始改變,我不再喂他吃飯,也不再逼他多吃點,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并且讓他承擔一定的家務,家務勞動就是生活的小百科全書,因為在勞動中能感受到他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有一種責任感;和爸媽一起勞動,還能增進親情,感受到快樂;還能培養他關心家人,不再只是享受別人的服務,我在這方面的改變,已經收到顯著成效,兒子變得勤快了,也更加關心、體貼我,更重要的是我發現他吃飯時再也不用我催促了,并且吃得又快又好。沒有了苦口婆心的勸說,有的只是理解與尊重,我改變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改變了。
我們的大包大攬,使孩子的天性得不到發展,會讓他們有一種壓抑感 ,感受不到快樂。是園長的理念,帶領我們讀書,讓我從教育的誤區中慢慢走出來,不再以愛的名義讓孩子承受心理創傷。
《大班五月隨筆3篇》:大班五月隨筆第1篇 青青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第一眼看到青青就特別喜歡她,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精致的小臉讓人看起來是那么的舒服,那么的討人喜歡。但是漂亮的青青卻有個改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簡短冬季》:大班教育隨筆200篇簡短冬季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
《教育隨筆大班5篇》:第1部分 當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個人認為:當好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信心、責任心。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外,還要具備一些好的素質,例如:愛孩子,不隨意去打罵孩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