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老師的積極鼓勵讓幼兒更自信》,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區域活動開始后,佳佳來到益智區。“《找鄰居》我沒做,我也要做。”佳佳邊說邊找出了自己的數學操作本。一拿到本子佳佳就叫到:“老師,這個怎么做?” “老師剛才講過了。”楠楠對他說道。“我不知道怎么做。”“先數數左邊有幾朵花,然后在后面畫出比它多1的點子。”楠楠繼續說道。聽到他們的聲音我走過去,佳佳難為情地說不會做。于是我又把操作要求對他說了一遍,他點點頭開始做了起來。
游戲開始后佳佳首先選擇的是益智區中的《找鄰居》,說明他有對數學操作活動的興趣,但是老師在講解操作方法時,他沒能仔細聽清,所以一開始操作就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操作。于是在對他進行講解,幫助給他了解操作方法。
佳佳在操作過程中總是問個不停:“老師,比5多1個的是不是6?”“這里是不是8,它比9少1。”“這里是不是貼上5?”我發現佳佳每次說出的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他就是沒信心,非要得到我的肯定才肯放心貼上答案。于是我對他說道:“佳佳這些你說的很棒,但是我有個小小要求,如果你能都做好了講給老師聽,一定會更棒,老師相信你只要仔細數一數,一定能夠正確地找出它們的鄰居。聽了我的話,佳佳又投入到操作活動中,他時不時的會看看我,我會給他一個鼓勵的眼光,并提醒他耐心地進行操作活動。
最后評價活動時,佳佳大方地講述了自己的操作過程,聽到同伴們的掌聲,佳佳靦腆地笑了。佳佳從不會操作,到耐心地完成操作活動,離不開老師的耐心指導;佳佳從總是問個不停,到充滿自信地完成操作活動,離不開老師的積極鼓勵。
我一直把叫孩子起來讀書當作培養孩子的膽量和鍛煉幼兒的途徑之一。所以,我常請孩子們起來背古詩、讀兒歌。今天,當我請小朋友們起來背古詩時,許多孩子都爭著起來背。只有詠琪把頭低得很低,我知道她又想躲避背詩。詠琪是一個性格內向、膽子比較小的一個女孩子。以往每次我請她起來念,她都很緊張,聲音也很輕。為了讓她得到更多的鍛煉,我還是請了她。剛開始她很緊張,但在我的鼓勵下,她終于站了起來將古詩背了出來。這次我沒要求她把聲音抬高,而是微笑著對她說:“你背得很好,能不能再背一遍讓我們聽聽。”詠琪受到了鼓勵,不自覺中大聲地背了起來……我和小朋友們給了她以熱烈地掌聲,她笑了…..其實,詠琪不是不會背,而是不敢勇于表現自己。以前當我要求她大聲說時,無意中強化了她的弱點,使她變得更加緊張。今天,我換取了一種表達方式,增強了和培養了她的自信心,使她在不知覺中超越了自我。
在活動中經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干不好”、“老師,我不會畫”,我認真觀察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1.上課很少舉手,發言不積極。2.注意力有時渙散,懼怕嘗試新任務。常常會說“我不會”,“老師,怎么弄呀?”“我學不好。”缺乏主動精神和創造勇氣。3.在自選活動中,總是挑選最容易的任務。4.情緒不太穩定,有時沉悶、冷淡,有時活潑愉快。5.喜歡獨自游戲,參加合作游戲時,不愿當領導者。6.極少提出意見建議,有分歧爭論時,較易退縮、讓步、放棄主見。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在作業或游戲中途,有時會旁觀和閑逛,忘卻目標。7.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家庭中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總是竭盡全力為其解決困難,什么都包辦代替,又或者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地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而孩子由于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經常遭受失敗,缺乏成功的體驗,逐漸養成了遇事畏懼退縮,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在幼兒時期往往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愿望,什么都要自己來,雖然常常自不量力,但這種“我自己干”的愿望卻體現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尋求自我肯定的需要,這時我就巧用妙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1. 心理暗示法
當孩子對某件事缺乏信心,有畏難情緒時,我總會對他講,你能做好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平時我也經常對他們進行肯定,在這種長期的積極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2. 獨立完成法
有時,我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圖、計算操作活動、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無論結果怎樣,我都給予鼓勵,使他們感受到經過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樂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強獨自做事的信心,從而更加樂于自己獨立去做事。
3. 示范法
幼兒模仿性強,尤其愛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當有些事情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時,不要責備他們。我就通過示范,讓他們感到這些事情并不難,從而使他們增強自信,敢于嘗試。
4. 讓孩子自己選擇法
允許孩子做出簡單的選擇,比如對他說:“今天你是到積塑區去還是到折紙區活動?”當沒有選擇余地的事情出現時,應該堅持正確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會對他必須做的事有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生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都是有害的:期望過高,學生老是達不到,自然有損其信心的樹立與鞏固;期望過低,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即能達到,自然談不到樹立信心。只有期望適中,才有助于自信心的樹立與鞏固。所以,在工作中我也十分注意了這一點。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于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輪胎上轉圈;也許對于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小娜是我班上一個秀氣的小女孩。平時,她不太愿意主動與人交往,話也不多。學習活動中從來都不愿意舉手發言,請到她時,也不愿意開口說話。有時情緒很不穩定,奶奶送她來園時經常哭鬧。似乎是一個很難接近的孩子。可是,她卻又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膽的品質,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和機會。
首先,我在與她家長的交流中得知,小娜小從有奶奶帶大,奶奶為了孩子的安全,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護下成長。加上父母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在家照顧幼兒,使她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面對什么困難都要讓別人去幫忙。
于是,我經常和她說說話,問問她家里的一些小事。 并利用上課時多找機會讓她表現自己。今天,剛坐下,她就樂呵呵地告訴我:“昨天爸爸和我玩球了,他的技術還不如我呢,我都會轉身拍球了?”
今天,小娜穿了條漂亮的新裙子。小娜今天可真漂亮!”早上,我注意到她衣著的變化。“這是我媽媽給我新買的。”她高興地告訴我。“是不是有點大呀?”“對呀,媽媽說這樣明年還能穿的。”她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
活動中,我一直觀察著她,發現今天她的情緒很高漲。我嘗試請她回答問題,她一點兒也沒有不開心的表情,大大方方地回答了。
愛如春風,愛似陽光,使萬物滋潤,使萬物茁壯。有了濃濃的愛,我們的孩子才能揚起自信的風帆,才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案例提出的背景:
幼兒時期是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重視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現在的早期教育大都傾向于智力教育,往往會忽略道德品質,社會性能力,意識品質,規則養成等非智力因素的啟蒙與教育。久而久之,很多幼兒就表現出缺乏自制力,行為自由散漫,不受拘束,不能很好的合作;上課坐不住、愛插嘴;游戲時隨意扔玩具;午睡時玩鞋子、拉別人的被子等等;有時甚至會無法克制自己的不良行為,易爭吵,發生攻擊性行為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淡薄。3——6歲是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因為良好的規則意識會讓幼兒受益終生,所以在幼兒園階段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至關重要。
案例實施的方法及過程:
幼兒階段的幼兒堅持性、自覺性、自制力等都處于發展階段,不可能像我們成人一樣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在培養幼兒規則意識時就需要我們老師的不斷督促與幫助。在幼兒園里,我們會給幼兒制定一些行為規范的要求與規則,比如日常生活習慣,坐凳子怎樣做,上活動課時要怎么樣,戶外活動時要遵守什么規則,放學時要怎么樣等等都有明確的要求,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幼兒會遵守規則要求,有較好的規則意識,但是,不可避免得有個別幼兒規則意識淡薄,不會遵守規則。張家霖小朋友就是一個規則意識比較差的小朋友,每次我們我們區域活動都結束時,他還在意猶未盡地玩,而且玩具扔得到處都是,需要我們提醒好幾遍才戀戀不舍得回到座位上,也不會收拾。針對這樣情況,我采取了一些小措施。讓他當一個“小小管理員”。在一次區域活動開始時,我對張家霖說:“張家霖,今天你來當美工區的小組長,你要監督其他的小朋友不亂說話,不亂跑,不亂扔玩具,如果他們違反了,就暫時不讓他們玩,表現好了再讓他們玩;而且活動結束時你要把小工具和各種材料收拾好,還要督促慢的小朋友趕快離開美工區,如果你做得好,老師就獎勵你一個小紅點,好不好?”張家霖很高興的答應了,因為受到老師的“重用”,他是很自豪的。活動期間,我觀察他,發現他很重視他的權利,不再亂扔玩具,活動結束時,他很快的收拾好了玩具,也很快的回到座位上坐好。
收到的效果:
經過幾次這樣的小辦法,我發現我們班不光張家霖小朋友,還有好幾個規則意識較差的小朋友都表現得越來越好,規則意識逐漸增強。這個方法需要我們給幼兒一定的權力,讓幼兒去擔當規則的監督員,并在有人違反規則是做出處罰。這樣一來,一些規則意識淡薄的幼兒就會很自覺地遵守規則,并且監督其他小朋友。
注意事項:
規則要簡單明了,不能過于復雜;要讓幼兒感受到遵守規則所帶來的好處;對違反規則的幼兒懲罰要恰當。
建議開展“幼兒教育聯合辦學應關注什么?”的調研調查。幼兒教育是屬于非義務教育范圍的基礎教育,挖掘各方教育資源、聯合辦學、促進幼教事業,一直是國家,政府大力提倡和著力開展的一項工作。目前我市有相當一批企事業單位開辦的幼兒園,由于企業的改制和兼并,辦園質量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而被拆除和縮減;同時由于房地產業的興旺,大型住宅小區的形成,民眾關注和選擇高質量幼兒園的心態,為聯合半園、掛靠名園、啟用名師效應等辦園理念,提供了廣泛的施展平臺。但是,如何充分發揮教育辦幼兒園教學教研的優勢,保證國家利益不受損失,真正促進幼兒事業的發展,是很值得教育行政部門和有矢志士研討的課題。如:教辦園教育教研成果、名園品牌的無形資產如何保護?聯合辦園硬資產(房地產)軟資產(教育資源)如何折算辦園股份?幼兒園管理者權限和隸屬關系如何設定及確立?名師待遇如何保障?等等。因此我們建議行政部門進行這方面的調研調查。
“教師的第一角色是‘騙子’——把孩子騙出自信、騙向成功。”這是我在林華民《做一流的教學能手》一書中讀到的一句話。是的,自信的孩子才會有強烈的進取心。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愛默生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林華民在書中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節物理課上,他對一位對物理一竅不通的學生說“看著你的解題過程,我就知道你是個讀書的料……”我想,此時此刻這位學生的心里會升騰起無限的快樂,他也許會馬上覺得物理其實是特別有趣的一門學科,或許就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無論中間走了哪條路,最終都會圓滿解決問題。林華民的“騙”是高明的,他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騙”學生獲得自信的教育案例不勝枚舉。作為教師,就應像他一樣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他們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這樣孩子們的自信心就會樹立起來,他們就會不畏困難,信心百倍地迎接每一個挑戰。高水準的“騙”應該是不會讓孩子們看出老師是刻意而為的,不會讓孩子感到是老師對自己降低了要求,因此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藝術。記得我班的琪琪吃飯特別慢,吃到最后總說吃不下,每次吃飯情緒都不好。于是,我就給她少盛點飯菜,讓她能在一定的時間里把飯菜吃完,然后我就在班上大張旗鼓地表揚琪琪吃飯有進步了。后來,琪琪吃飯時情緒明顯好多了,飯也吃得多了,吃飯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牢記“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語言活動中,我會根據每個孩子實際的語言水平來提要求,讓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功感。即使有的孩子語言表達不太好,我也會用類似“你回答問題的聲音很清楚”“你的想法很特別”等評價來使孩子感受到老師的認可。美術活動時,我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幅作品,放大每個孩子的優點。在班上會有一些孩子對有些事情不敢嘗試,其實他們并不是不如別人,而是可能因某次失敗而失去了信心。例如,我班的冉冉其實很喜歡畫畫,做事也特別認真,我讓孩子們設計標志,她把空白的紙交給我,怯怯地說:“我不會。”我想,這種退縮行為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將使她越來越不自信。于是,面對她遞過來的紙,我微笑著說:“冉冉平時特別喜歡畫畫,今天一定是還沒想好怎么畫對嗎?”“嗯。”冉冉應答著。我接著說:“那這樣吧,你把紙拿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說說你的想法,想好了再畫,明天帶給老師看,好嗎?”冉冉如釋重負地笑了。我想先給她留個空間,憑她的能力和認真的態度一定能做好的。果然,第二天冉冉把作品交給了我,我趁機鼓勵了她,她很開心。
林華民老師將我們平時對孩子的欣賞、鼓勵等用更形象的一個“騙”字來詮釋,我想教師需要學會當一個高明的“騙子”,把孩子“騙”成自信的人,快樂的人,成功的人。
區域活動開始后,佳佳來到益智區。“《找鄰居》我沒做,我也要做。”佳佳邊說邊找出了自己的數學操作本。一拿到本子佳佳就叫到:“老師,這個怎么做?” “老師剛才講過了。”楠楠對他說道。“我不知道怎么做。”“先數數左邊有幾朵花,然后在后面畫出比它多1的點子。”楠楠繼續說道。聽到他們的聲音我走過去,佳佳難為情地說不會做。于是我又把操作要求對他說了一遍,他點點頭開始做了起來。
游戲開始后佳佳首先選擇的是益智區中的《找鄰居》,說明他有對數學操作活動的興趣,但是老師在講解操作方法時,他沒能仔細聽清,所以一開始操作就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操作。于是在對他進行講解,幫助給他了解操作方法。
佳佳在操作過程中總是問個不停:“老師,比5多1個的是不是6?”“這里是不是8,它比9少1。”“這里是不是貼上5?”我發現佳佳每次說出的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他就是沒信心,非要得到我的肯定才肯放心貼上答案。于是我對他說道:“佳佳這些你說的很棒,但是我有個小小要求,如果你能都做好了講給老師聽,一定會更棒,老師相信你只要仔細數一數,一定能夠正確地找出它們的鄰居。聽了我的話,佳佳又投入到操作活動中,他時不時的會看看我,我會給他一個鼓勵的眼光,并提醒他耐心地進行操作活動。
最后評價活動時,佳佳大方地講述了自己的操作過程,聽到同伴們的掌聲,佳佳靦腆地笑了。佳佳從不會操作,到耐心地完成操作活動,離不開老師的耐心指導;佳佳從總是問個不停,到充滿自信地完成操作活動,離不開老師的積極鼓勵。
《大班隨筆200篇3篇》:大班隨筆200篇第1篇 在幼兒園里,一個班集體的形成、班級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同一個班里的幾位教師彼此配合。班里幾位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工作責任感、工作能力等都
《幼兒園區域活動隨筆大班50篇》:幼兒園區域活動隨筆大班第1篇 大班區域活動隨筆篇一 區域活動是實現大班孩子教育發展目標的良好途徑,針對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給孩子們開設了美食一條街,益智區,閱讀
《托班教育隨筆17篇》:第1篇托班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樂樂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喜歡交朋友,課堂上積極發言,空閑時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在寢室,一會兒在活動室,跑來跑去,每天總是這樣,有時不光自己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