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幼兒教育隨筆《互相幫助從幼兒做起》,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不懂得幼兒之間互相幫助,一心只為自己著想。針對這件事情,我在幼兒中間進行了一次討論,我問幼兒:“假如有個小朋友紐扣開了你怎么辦?畫畫時小朋友彩筆沒有顏色了你怎么辦。。。。。。。”每個幼兒都在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他會給扣紐扣,會把自己的彩筆給他,小朋友有困難時我要幫助他等等,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非常高興,沒想到每個孩子還是挺有愛心的,能做到互相幫助,這讓我感到孩子們是多麼的開愛,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幼兒之間的互相幫助就逐漸形成了。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當“孩子王”已經6年多了,這期間有過歡笑,有過淚水。許多事情像飛逝的流星一晃而過,而有些事情像發了芽的種子在記憶里開花、結果。
下午活動課,我坐前面和孩子們談話,說著說著我看到幾個小朋友把腿翹起來,我一下很生氣,我對他們說:“上課不能翹腿子,這樣太危險了上課就應該做做好,兩腿關大門。老師說過好多次,你們又忘了嗎?”他們看看我,一臉無辜地把腳放下來。旁邊的葉卜鳴指著我說:“崔老師,你不讓我們翹腿,可你自己還翹著呢!”我這才發現自己的兩個腿也翹著。
孩子的話讓我無以言對。同時,我也深深的感到:孩子們模仿能力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為人師表,要嚴格要求自己,文明教人、文明育人;更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 是啊,作為我們幼兒教師——幼小花蕾的培育者,更應該把文明放在首位。那文明是什么呢?文明就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為幼兒做出榜樣;文明就是教孩子們擦鼻涕,教孩子們穿脫衣褲、扣紐扣、系鞋帶,不怕苦,不怕累等等。
做好老師很難,做幼兒愛戴的好老師更難。有人說,我們幼兒教師像個演員,有時扮演孩子的老師,有時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時還要扮演孩子的媽媽,既教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又教他們怎樣認識世界,怎樣做個好孩子?不管是老師、朋友,還是媽媽,我們都應該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真正給幼兒以好的影響,真正做幼兒學習、模仿的“榜樣”,做幼兒愛戴的好老師。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才會啟迪孩子們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快樂,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一生的發展,讓我們拉起文明的手,揚起誠信的帆,撒播我們的友善,做幼兒愛戴、喜歡的老師吧!
所謂創造教育,簡而言之是指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教育。具體一點,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和研究發明創造的規律和創造方法,發展他們的創造潛能,培養創造素質、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對幼兒而言,創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創造活動規律和創造素質的培養規律,通過創造性組織幼兒教育活動,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培養幼兒的創造素質,為造就創造性人才奠定基礎的教育。
近年來,幼兒創造力的理論探索、培養開發成了研究熱點。雖然幼兒創造教育研究的對象及內容有所拓寬,但仍然存在許多誤區:
誤區之一:急功近利,過分炒作,認為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天地,天天是創造之時間,人人是創造之人。”這一觀點使研究者已經認識到幼兒創造教育的“基礎性”,認識到幼兒生活中的處處創造,不僅研究語言、思維領域的創造性,而且還研究藝術、社交活動、環境對幼兒創造力的形成和發展的關系。但是幼兒創造教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表面的描述階段。在許多教育者看來,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創造性思維是可以“培訓”出來的。所以,人人都談幼兒創造教育,個個都談如何培養、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并且口號化,形式化的推廣某種方法。實際上,這樣會使幼兒自覺不自覺地按照一個別人預設的模式、計劃和步驟去強制達到,致使教師或學校的無形外力延伸到本屬于孩子的自由發展和思考空間。
誤區之二:把創造力的培養等同于創造技能的培養。
面對新世紀創造教育的要求,許多幼兒園在實施教育的活動中,均將發展幼兒的創造力作為不可缺少的目標,但是由于一些教師的片面理解以及受到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影響,往往不顧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只一味地強調創造教育就是在原來教育的基礎上搞點小發明、小制作。強迫孩子動手“加工”已做好的成品或者搞一些動手能力的評比,借以展現幼兒的“創造力”。如果孩子的動手能力強,便會稱孩子為創造天才,而那些動手能力稍差和不會“加工”的孩子,會被老師批評:“看你笨的,不會創造,連這么簡單的東西都不會做,你還能干什么!”這樣斷然地將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劃等號,只會顛倒操作能力和創造思維、創造想象、創造精神在培養幼兒創造力中的地位。
誤區三:把創造思維等同于求異思維。
在幼兒創造教育中,老師為了培養幼兒“標新立異”的創造力卻常常走向另一個極端,片面地追求求異思維。筆者曾經去一所幼兒園見習,當時在上美術課,老師正教幼兒畫小兔子,黑板上掛了一幅范畫,所有的孩子都開始畫了起來,老師在巡回指導時有些刻意地要求孩子畫出與范畫不一樣的畫:“紅紅,你怎么和老師畫的一樣,你不會自己想一個別的樣子!”“亮亮,你怎么和麗麗畫的一樣,快改了!”。老師對與和別人不一樣的畫,在評價時,會大大鼓勵,表揚幼兒,而對于相似的畫,則反應平平,甚至有些埋怨,這難道是我們的創造教育嗎?未免有些太刻意了,這樣只會將“求異”變為一種目的,一味強調求異思維也會導致教育的偏要。
幼兒天生就具有創造性,他們的行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與眾不同的,當學齡前兒童進行發散思維的時候,他們的創造力應該得到鼓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具體幫助幼兒表現和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
●創造心理安全的環境,幫助幼兒適應變化。使幼兒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不會受到打擊和嘲笑,驗證自己想法時不遭到孤立,能夠在與周圍環境不斷交互作用中,顯示出創造性的潛能。
●幫助幼兒認識到有些問題不是很容易能回答得出來的。這可以避免焦慮情緒的出現,從而激發創造力的發展。
●鼓勵幼兒去尋求多種答案。使他們能對自己提出的答案進行比較,找出最適合這種情景的回答。
●獎勵表現出創造性的幼兒。讓幼兒認識到他們創造性的觀點以及大膽、出奇的想象是受大人重視的。
●幫助幼兒體會創造帶來的快樂。要讓幼兒發現,在做某些事情時,自己能找到答案是件有趣的事情。
●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幼兒自覺積極地參與活動,使其創造的智慧和結晶在環境的刺激下激活起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珍貴的存在,當孩子由原來喜歡質疑到“沒有問題”,由入學時的“問號”到畢業時的“句號”,無不說明幼兒創造能力是能夠開發也是最容易受壓抑和挫傷的。讓我們珍惜這種創造的存在,為培養創造型人才,邁好這關鍵的一步,使孩子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
午睡一直是幼兒園比較難管理的環節之一,尤其到了冬天孩子們穿的衣褲多了穿、脫、整理起來就比較麻煩。當教師在幫助某個幼兒時,就照顧不了全體了,這時往往容易發生場面混亂的場景:幼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教師一邊忙著幫助幼兒脫衣服,一邊不停的提醒幼兒如何如何……弄得大家都很累。如何在冬天讓孩子趕快擺放好自己的衣、褲、鞋、襪并安靜地躺進自己的小被窩就成了急于解決的問題。
一天,我正在辦公室備課,聽到了這樣一句話,另我茅塞頓開。活動室里曾老師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但是有幾個孩子管不住自己一會和旁邊小朋友聊天;一會又轉到后面;一會偷偷拿出兜里的小玩具玩了起來。當曾老師提問后,幾個孩子馬上舉手了,沒有被叫的孩子急不可待了,站起來說自己的答案,場面一下子混亂起來。這時曾老師沒有呵斥孩子的行為而是對孩子說:“我來看看,誰能做總司令管好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手、腳。”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小眼睛看著老師,認真的上課,活動結束后曾老師表揚了孩子。
午睡時間到了,我以提建議的方式說道:“孩子們早上老師看到你們都在做總司令管住自己做得真不錯,現在我們再來比一比看看誰能當衣服、褲子、鞋子的總司令好嗎?”這樣一來,馬上得到了孩子們的共鳴,孩子們睜大眼睛,期待我說開始,見到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我也信心大增:“我們中午睡覺的時候要照顧好自己的東西。我想知道球鞋應該放在哪里?”“球鞋放在鞋架上!”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拖鞋放在哪里?”“拖鞋放在小床前面。”“那衣服和褲子呢?”“放在小床上。”借著孩子們的熱情:“說得真棒!我們今天就來照顧自己的衣服、褲子、鞋子看誰能把它們送到自己的家里。”在這一情景的感染下,孩子們輕輕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很快睡到自己的被窩里,這一天的午睡管理就在有趣的情境中輕松開展了。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們主動提出要做總司令。
從幼兒感興趣的角色游戲出發運用到生活常規中,教師把握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管理自己的衣服、褲子、鞋子成為它們的總司令,這也體現了寓教于樂的精神,符合綱要精神“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在美術課上,孩子們興趣至高,這節課的主題是設計服裝,我給大家展示了各種服裝,看的孩子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通過觀看服裝,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接下來是讓孩子自己設計自己喜歡的服裝,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都很認真地在畫,這時傳來了……“你給我用用你的黑顏色吧,我的都變成白色了,沒有顏色了。那你拿出來畫一下我看看。我的黑顏色真的沒顏色了,你就給我用一下吧”。聽到他們的對話,我連忙趕過去,跟劉林軒說,你就借給張俊瑞用一下吧,朋友之間不是就應該互相幫助嗎,如果你以后遇到困難,別的小朋友同樣也會幫助你的。最后有了劉林軒的黑顏色,張俊瑞設計的衣服很獨特,很新穎。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不懂得幼兒之間互相幫助,一心只為自己著想。針對這件事情,我在幼兒中間進行了一次討論,我問幼兒:“假如有個小朋友紐扣開了你怎么辦?畫畫時小朋友彩筆沒有顏色了你怎么辦。。。。。。。”每個幼兒都在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他會給扣紐扣,會把自己的彩筆給他,小朋友有困難時我要幫助他等等,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我非常高興,沒想到每個孩子還是挺有愛心的,能做到互相幫助,這讓我感到孩子們是多麼的開愛,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幼兒之間的互相幫助就逐漸形成了。
《大班幼兒教師隨筆3篇》:大班幼兒教師隨筆第1篇 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 “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生布置了這樣的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范文》: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幼兒園教師教育抱著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新的渴望,幼兒園教師教育再一次迎來了那群活潑天真的孩子們
《大班教育隨筆簡短19篇》: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簡短 人生中的一道道門坎,邁過了就是門,邁不過就是坎。有的事情讓我們很無奈,有的事情讓我們很無助,有的事情讓我們很無語——不管遇到怎樣的艱難,能否挺過去,取決于對自己的信心。換個角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