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老師教育隨筆《培養幼兒求異思維點滴》,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他需要孩子憑自己的智慧,積極獨立思考問題,主動探求知識,能從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作為人交流的工具——語言,與思維直接相連。任何思維沒有語言是很難進行的。因此,利用語言教學培養幼兒求異思維是最有利的條件。
在實際的語言教學中,我感到對幼兒求異思維的培養,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幼兒學習語言是一個大腦運動的過程,語言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到思維的發展。因此,最初的語言學習必須由簡單開始,先豐富幼兒的詞匯量,擴展知識面,多進行一些“組字連詞”的語言游戲,在逐漸的學習兒歌(包括續編兒歌、創編兒歌),練習講述(看圖講述、選圖講述、排圖講述),最后學編故事(由聽故事到講故事,再到編故事)。這樣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會更有利于幼兒求異思維的發展。
二、注意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
無論何種教學活動,啟發式提問都為幼兒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促進其求異思維的發展。特別是語言教學活動,教師的啟發式提問更為重要。
我看過這樣一節語言教學活動——看圖說一句話。開始時,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地方(孩子看說是草地上、公園的草地上;再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名字叫東東,老師問:“想想,小東東在花園的草地上怎樣的做什么?”)孩子針對問題的深入,通過想象,說出了多種的完整話。如:小東東在綠綠的草地上高興地踢球、小東東在綠綠的草地上快快樂樂的玩等等。所以說教師的啟發式提問很重要,將會影響整堂課的效果,同時也影響著幼兒求異思維的發展。
三、注意采用游戲教學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在不停的、積極地運動,創造力也會隨之而來。因此,游戲是培養孩子求異思維的最佳方法,老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注入式”、“填鴨式”教學,要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幼兒在玩中抵制思維惰性,積極的開展想象,追求“獨創"讓求異思維得到發展。如:語言游戲”打電話“組字連詞”、“接龍”等,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通過語言刺激,快速的做出反應,展開想象,回答出問題,讓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敏捷性均得到發展的同時,求異思維得以形成。
以上是我在語言教學中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的幾點感悟和體會。總之,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利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注意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21世紀人才奠定基礎。
我一直把叫孩子起來讀書當作培養孩子的膽量和鍛煉幼兒的途徑之一。所以,我常請孩子們起來背古詩、讀兒歌。今天,當我請小朋友們起來背古詩時,許多孩子都爭著起來背。只有詠琪把頭低得很低,我知道她又想躲避背詩。詠琪是一個性格內向、膽子比較小的一個女孩子。以往每次我請她起來念,她都很緊張,聲音也很輕。為了讓她得到更多的鍛煉,我還是請了她。剛開始她很緊張,但在我的鼓勵下,她終于站了起來將古詩背了出來。這次我沒要求她把聲音抬高,而是微笑著對她說:“你背得很好,能不能再背一遍讓我們聽聽。”詠琪受到了鼓勵,不自覺中大聲地背了起來……我和小朋友們給了她以熱烈地掌聲,她笑了…..其實,詠琪不是不會背,而是不敢勇于表現自己。以前當我要求她大聲說時,無意中強化了她的弱點,使她變得更加緊張。今天,我換取了一種表達方式,增強了和培養了她的自信心,使她在不知覺中超越了自我。
社區教育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社區教育的優越性在于其通過社區內的環境布置,人文氣氛,以及所組織的各項大型專題活動,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那么,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中,如何開發,利用園外環境――社區教育活動,從多方面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自然而然的環境教育,拓寬幼兒的環境保護的視野,從而自發地產生愛護環境的情感呢?在此談談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讓幼兒到社區宣傳環境知識,萌發愛惜一草一木的意識。
實踐,永遠是鍛煉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好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知識,并逐漸地表現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紹環境知識的熱情。惜逢我園地處江灣橋南紡織路,隸屬中海名都小區。我決定利用這一無意識的行為,組織幼兒大膽地向名都小區里的居民們,路人宣傳環境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愛惜環境的情感。
于是,我們班里首先開展了“名都環境宣傳員”的競選活動,讓幼兒自己評比誰是最佳宣傳員。孩子們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競賽,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終于選出了幾名“環境宣傳員”。我們要求他們以自己是一名“環境宣傳員”的身份向小區居民或路人宣傳節約用水,講衛生等知識;向阿姨們講垃圾分類放的重要性;向吸煙的叔叔宣傳香煙的害處多;向公公婆婆講愛護草木等,共同營造小區美麗的環境。
小小“宣傳員”稚嫩的話語,簡單而生動的講述,既贏得了周圍群眾的贊許,也增強了孩子宣傳環境知識的信心。自此以后,班上的幼兒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但積極學習新的環境知識,還大膽地向別人宣傳,對不良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習慣敢于提出批評,孩子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二、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同提高環保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都在孩子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設法讓家長共同培養參與社區活動,爭取家長參教、議教、助教,進而識教,懂教,共同培養環保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玩具。家長們幫助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共同制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制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制作的玩具車;還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鍛煉了家長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
經過和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使孩子們對參加社區環?;顒拥臒崆檫M一步提高,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會變寶,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利用廢物制作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了幼兒的變廢為寶的觀念??梢?,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社區的輻射作用,在我們的教育中已初見成效。
利用社區活動進行環境教育的效果是顯著的,孩子們明白了自己什么行為對環境好,什么行為不好,慢慢地把學習環境知識的興趣升華對環境問題的興趣。他們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環境,不斷地在社區中交流與分享環保信息,逐漸萌發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為保護周圍社區環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社區活動資源,帶領幼兒在“走出去”中豐富環境知識和經驗,創設理想的教育環境仍是我們今后探索的方向。
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自理能力比較弱,加上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又很多,為了鼓勵和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家長們平時多注意給孩子提供自理自立的良好機會。我們幼兒園開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主題的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活動內容為比賽“疊衣服”。目的是通過競賽活動的開展,逐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10月14日下午,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動在加油和鼓勵聲中開始了,比賽過程激烈異常,每位參賽的幼兒都卯足了全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坐在四周觀看的幼兒個個不甘示弱,為參賽的幼兒吶喊助威,加油聲震耳欲聾,整個賽程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孩子們都井然有序的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瞧,孩子們一個個動作迅速忙著疊衣服,一會兒便把自己的衣服疊的整整齊齊,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把成果報告給老師,小手舉得高高的,小臉上充滿自豪的笑容。
此次活動不僅鍛煉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自己勞動的快樂,整個活動進行地非常成功。幼兒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應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也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協作,相信在家園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幼兒的年齡小,自理能力差,特別是剛入園幼兒,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衛生習慣,總是喜歡用衣袖或用手擦臉和鼻子,手臟了又擦在衣服上,一天下來,衣服就很臟了,倘若不及時糾正幼兒的壞毛病,將會直接影響幼兒今后的衛生習慣。
就針對幼兒的這些習慣進行教育,要求幼兒每天攜帶一條干凈的小手絹,教幼兒學習折疊手絹,聯系擦眼睛、擦汗、擦鼻子的正確方法。在日?;顒又须S時隨地的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手絹,每天檢查幼兒帶手絹的情況,利用小手絹培養幼兒愛東西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他需要孩子憑自己的智慧,積極獨立思考問題,主動探求知識,能從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作為人交流的工具——語言,與思維直接相連。任何思維沒有語言是很難進行的。因此,利用語言教學培養幼兒求異思維是最有利的條件。
在實際的語言教學中,我感到對幼兒求異思維的培養,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幼兒學習語言是一個大腦運動的過程,語言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到思維的發展。因此,最初的語言學習必須由簡單開始,先豐富幼兒的詞匯量,擴展知識面,多進行一些“組字連詞”的語言游戲,在逐漸的學習兒歌(包括續編兒歌、創編兒歌),練習講述(看圖講述、選圖講述、排圖講述),最后學編故事(由聽故事到講故事,再到編故事)。這樣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會更有利于幼兒求異思維的發展。
二、注意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
無論何種教學活動,啟發式提問都為幼兒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促進其求異思維的發展。特別是語言教學活動,教師的啟發式提問更為重要。
我看過這樣一節語言教學活動——看圖說一句話。開始時,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地方(孩子看說是草地上、公園的草地上;再出示一個小男孩的名字叫東東,老師問:“想想,小東東在花園的草地上怎樣的做什么?”)孩子針對問題的深入,通過想象,說出了多種的完整話。如:小東東在綠綠的草地上高興地踢球、小東東在綠綠的草地上快快樂樂的玩等等。所以說教師的啟發式提問很重要,將會影響整堂課的效果,同時也影響著幼兒求異思維的發展。
三、注意采用游戲教學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在不停的、積極地運動,創造力也會隨之而來。因此,游戲是培養孩子求異思維的最佳方法,老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注入式”、“填鴨式”教學,要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幼兒在玩中抵制思維惰性,積極的開展想象,追求“獨創"讓求異思維得到發展。如:語言游戲”打電話“組字連詞”、“接龍”等,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通過語言刺激,快速的做出反應,展開想象,回答出問題,讓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敏捷性均得到發展的同時,求異思維得以形成。
以上是我在語言教學中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的幾點感悟和體會??傊鳛橛捉坦ぷ髡撸覀儜靡蝗栈顒拥母鱾€環節注意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21世紀人才奠定基礎。
培養幼兒思維的韌性
岔河中心社區幼兒園 鄭旭
培養幼兒思維的韌性,這是培養思維深刻性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鼓勵孩子“打破沙鍋問(紋)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鉆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思維習慣,培養孩子永不滿足的意識。只要條件允許,都要盡量引導孩子將其所提出的問題弄清楚,孩子一時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也要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留給孩子想象空間。那種遇事滿足于讓孩子一知半解,分析問題習慣于浮于表面的教育方式,對于培養孩子思維的深刻性無疑是十分有害的。
《大班教育隨筆3篇》: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第1篇1、飛舞的小毛毛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lsquo
《幼兒教學隨筆100篇大班》:幼兒教學隨筆100篇大班第1篇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1 “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游戲情節發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