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幼兒教育隨筆《景浩的轉變》,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景浩是我們班一個很調皮的孩子,從不好好坐在小椅子上——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抓撓旁邊的小朋友,真是拿他沒辦法。這不,在看圖書室,他胡亂一翻就不看了,而去搶瑋玥手里的圖畫書。急得瑋玥一邊告狀,一邊就跟景浩爭搶恰來。
看見景浩又在淘氣,氣不打一處來,嚴厲的制止了他們后,我對孩子們說:“讓景浩給大家發圖書,要是發不好,看我怎么教訓他!”誰知,景浩竟然很高興的去給大家發圖書,并且發的十分認真。
于是,我就利用這次機會,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景浩,景浩總是很耐心的去做,并且也變得聽話了,看起書來也認真了。
從此,景浩變得比以前聽話了,也樂于幫助小朋友了,對于調皮的孩子老師就要多留心。
在活動中經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干不好”、“老師,我不會畫”,我認真觀察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1.上課很少舉手,發言不積極。2.注意力有時渙散,懼怕嘗試新任務。常常會說“我不會”,“老師,怎么弄呀?”“我學不好。”缺乏主動精神和創造勇氣。3.在自選活動中,總是挑選最容易的任務。4.情緒不太穩定,有時沉悶、冷淡,有時活潑愉快。5.喜歡獨自游戲,參加合作游戲時,不愿當領導者。6.極少提出意見建議,有分歧爭論時,較易退縮、讓步、放棄主見。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在作業或游戲中途,有時會旁觀和閑逛,忘卻目標。7.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家庭中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總是竭盡全力為其解決困難,什么都包辦代替,又或者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地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而孩子由于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經常遭受失敗,缺乏成功的體驗,逐漸養成了遇事畏懼退縮,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在幼兒時期往往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愿望,什么都要自己來,雖然常常自不量力,但這種“我自己干”的愿望卻體現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尋求自我肯定的需要,這時我就巧用妙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1. 心理暗示法
當孩子對某件事缺乏信心,有畏難情緒時,我總會對他講,你能做好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平時我也經常對他們進行肯定,在這種長期的積極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2. 獨立完成法
有時,我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圖、計算操作活動、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無論結果怎樣,我都給予鼓勵,使他們感受到經過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樂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強獨自做事的信心,從而更加樂于自己獨立去做事。
3. 示范法
幼兒模仿性強,尤其愛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當有些事情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時,不要責備他們。我就通過示范,讓他們感到這些事情并不難,從而使他們增強自信,敢于嘗試。
4. 讓孩子自己選擇法
允許孩子做出簡單的選擇,比如對他說:“今天你是到積塑區去還是到折紙區活動?”當沒有選擇余地的事情出現時,應該堅持正確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會對他必須做的事有信心。
高錦涵是性格非常內向的小女孩,加上剛分到大班和彼此都不熟悉,她的性格更加孤僻,從不開口說話。如果你想和她說話,她就會感到害怕,如果有事請問她她就會害怕的哭出來。以前聽說高錦涵是非常內向的,但沒想到會這么嚴重 每天來幼兒園時,高錦涵都會很緊張,生怕我們和她說話問她問題 。知道了高錦涵的情況,在平日中我盡量少和她說話,不問她問題,多用行動和眼神和她交流,但盡管如此高錦涵也從不理會仍舊不理我們。在我沒有信心能改變她時,我決定先放手一段時間,讓她自己適應看看。 慢慢的,高錦涵看起來輕松多了,她會在你不看她時偷偷的看你;在讀兒歌時也會和大家一起,盡管不出聲音;在玩游戲時也不再拘謹;高錦涵慢慢的發生著變化,但當我獨自和她說話時還是不理會我,把眼睛轉向別的地方,可能高錦涵還沒適應吧,再給她一段時間。 兩個多月過去了,慢慢的,高錦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和老師小朋友交流了,也能獨自的回答問題,不再躲閃你的眼神。高錦涵憑著自己的能力慢慢地適應了新集體的生活,慢慢地轉變著自己。 幼兒和我們大人一樣也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也需要靠自己的力量來證明自己。如果我們過多的幫助她,則是打擊著他們的自信心,欲速則不達。有的時候,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時間,而不是我們“拔苗助長”的幫助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 戶外場地上熱鬧非凡,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向的君旸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飛舞。由于君旸小朋友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郁,在集體中顯得郁郁寡歡,因此戶外活動時,她總是自己躲在一個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塊做游戲,一塊活動,很多的活動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愛的眼光去看他,用溫暖的手去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用寬闊的雙臂去擁抱她,并且讓班里的孩子們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戲,教她跳繩、玩球等。一天,孩子們告訴我:“老師,君旸會跳繩了!”真讓人驚嘆啊!于是我高興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繼續努力!”君旸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時不多見的興奮之光,笑臉也生動起來。我又不失時機的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她跳繩給大家看,從此以后,君旸時不時不地展示跳繩的本領,很多花樣技巧讓她跳的很輕松自如,別的活動也隨之增進,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愛說愛笑,活潑自信。
這件事,讓我看到表揚在幼兒教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與自我欣賞的良好心態。同時,讓我意識到不管哪一個孩子,都需要愛,需要溫暖,尤其是來到我們集體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會變得那么美好!
景浩是我們班一個很調皮的孩子,從不好好坐在小椅子上——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抓撓旁邊的小朋友,真是拿他沒辦法。這不,在看圖書室,他胡亂一翻就不看了,而去搶瑋玥手里的圖畫書。急得瑋玥一邊告狀,一邊就跟景浩爭搶恰來。
看見景浩又在淘氣,氣不打一處來,嚴厲的制止了他們后,我對孩子們說:“讓景浩給大家發圖書,要是發不好,看我怎么教訓他!”誰知,景浩竟然很高興的去給大家發圖書,并且發的十分認真。
于是,我就利用這次機會,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景浩,景浩總是很耐心的去做,并且也變得聽話了,看起書來也認真了。
從此,景浩變得比以前聽話了,也樂于幫助小朋友了,對于調皮的孩子老師就要多留心。
下課了,我和孩子們在院子里活動,身后傳來一聲怯怯的低低的聲音:“老師,老師,你看,這只瓢蟲是好的還是壞的?”我聽著不熟悉的聲音,這是誰呢?回頭一看,原來是盼盼,怪不得,盼盼從來幼兒園就沒有和老師說過話。他是和姥姥兩個人從外地回來的沒有完整的家,剛好入園時,他身上臟兮兮的,頭發很長,他很膽小也很自卑,把自己封閉起來,從不和別人交流,所以,沒有小朋友和他玩,他對老師也十分抗拒,我沒有放棄他,我幫他洗臉,把他開了縫的褲子縫好,并洗干凈,并試著和他交談,他一直一聲不吭,我鼓勵幼兒和他一起玩,在課堂上以和藹的微笑,贊許的眼神給他送去溫暖的愛,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自己也比以前講衛生了,也有了一個好朋友,兩人天天一起玩,現在他竟然開口和我說話了,我給盼盼和圍過來的幼兒講解了辨別瓢蟲的方法,是根據黑點的數量,七個圓點是好的,其他的是壞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盼盼也微笑著說知道了,就又去散開找瓢蟲了。
教育隨筆:浩哥的轉變
大二班新學期開始,我們班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浩浩。浩浩的到來給我和我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于是我們都尊稱他為浩哥。
一、初來乍到:浩哥剛來我們班就想擺出一副大哥的模樣。全班小朋友都坐的整整齊齊的,唯獨浩哥不肯坐下。還站在中間點座,相中哪個座位,就必須讓已經坐好的小朋友離開。遇到弱的就直接推開自己一屁股坐下,遇到強悍的不肯讓的,就自己徑直的倒在地上大哭不起。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就這樣傻傻的看著來到我們班中的小怪物,被他弄的不知所措。但是轉念一想孩子剛來一個新環境可能是不適應才這樣的。于是我們都遷就他,基本上都滿足了他的許多無理要求。后來我們發現我們這樣做錯了。
二、生活碰撞:區域活動時間到了,班中的小朋友們都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玩游戲。唯獨浩哥是孤家寡人一個,估計別的小朋友都是怕他躲著他呢?這時浩哥走到正在拼插積木的兩個小朋友的旁邊,使勁兒一推擠出好大一塊地方自己玩起來,玩了一會兒沒有什么意思就走到愛心醫院里搶著要當醫生。本來玩的挺好的孩子一看他來當醫生,都放下東西去另外的區域玩。喝水時間到了,大家都排著隊喝水。唯獨浩哥是個例外,想什么時候喝都不用排隊。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告浩哥的狀,有的家長也和我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挨著浩哥,說他總是喜歡欺負人。為此我們幾位老師都很頭疼,我們也毫不客氣的批評了浩哥,講了一堆的道理,看得出聽的浩哥也是一頭霧水。的確浩哥的到來為我們班增添了一絲不安的因素。
三、轉機來了: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班有個規矩就是誰吃的好,吃的快就可以坐在看盤的位置上監督其他的孩子吃飯。通常我們班看盤的孩子都是那幾個吃的好的,基本上從小班到大班都是這樣的。這天浩哥吃的是飛快,馬上就要吃光了。我一看他吃完了也看不好盤,就又給他添了一些。結果被另外一名小朋友趕超,順利的坐在了看盤的位置上。浩哥一看,大哭起來。我怎么哄也不好,自覺心中有愧,就商量另外一個孩子讓給他這才解決了這場危機。我忽然發現浩哥還是很積極上進的,他這么做是不是想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呢?
四、浩哥變了:回想起浩哥來到我們班的這一個月時間,浩哥離我們越來越遠,每次都感覺他很孤獨。于是我突發奇想的想了一個辦法,請浩哥做我的小助手。喝水時請浩哥做監督看誰不排隊,看浩哥總是最后一個才喝水,再也不擾亂秩序了。區域活動時,浩哥總是這走走那看看,誰破壞秩序了管一下,誰缺玩具了遞一下。這才是我們班真正的大哥哥,浩哥真的成了我們大二班的一員。我們班30多個小朋友又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分析與思考:通過浩浩的轉變,我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教師身上責任的重大,教師正確的看待每一位孩子的重要性。在幼兒教育中要善于發現每位孩子的“閃光點”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教師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并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指南》中指出社會化是兒童學習與發展的中心任務之一,因為只有習得所在社會群體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幼兒階段是人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學習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看待自己,怎樣對待別人;逐步認識周圍的社會環境,內化社會行為規范;逐漸形成對所在群體及其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發展社會適應能力。浩浩想通過自己的一些行為,在陌生的環境中引起我和孩子們的注意,他想與別人交往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方法。最后導致自己被所有的小朋友孤立。而我在一開始只是通過簡單的說教來規范幼兒的行為,想通過說教來達到讓幼兒盡快適應我們這個小群體的目的。我沒有注重幼兒在生活中的體驗,只是簡單的說教。忘了在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中,“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情感態度類的學習,更不是簡單地“講道理”所能奏效的。《指南》中關于社會領域也給我們也一些建議:當幼兒不知怎樣加入同伴游戲,或提出請求不被接受時,建議他拿出玩具邀請大家一起玩;或者辦成某個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戲。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別人。案例中我一味的在想改變浩浩,卻忽略了班中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換個角度,也讓其他的孩子換位思考,學習理解浩浩。我們也應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視為教師的首要任務,讓幼兒在關愛、溫暖、尊重、信任中獲得安全感,在體驗被關愛、被尊重的同事產生自我價值感,進而形成自尊自信,并學習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人。
《五月份大班隨筆3篇》:五月份大班隨筆第1篇 顧此失彼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秋天,我帶領幼兒在院子里揀落葉。正因園里種的都是常綠樹,因此落葉不多。到了一棵大樹下,我抬頭看了看,自言自語道:&ld
《大班6月隨筆3篇》:大班6月隨筆第1篇孩子變得愛舉手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用心舉手發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像張心瑜、王子嘉、
《幼兒大班教育隨筆60篇》:幼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