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不會說話的媽媽》,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母愛是一條河,流入大海。世上千千萬萬個母親的愛匯成了一個巨大的大海。母愛在我們身邊,卻又感覺很遙遠。原來,母愛是因為我們的存在而閃耀著光芒。麻木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每位媽媽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無論她是否殘疾。
我班華健小朋友的媽媽是位特殊的媽媽,她不會說話,只會發出字的輕音,是個殘疾人,可是她對寶貝的愛絕不低于任何一位正常的媽媽,華健有點淘氣,總會時不時的鬧小脾氣,她總會用她那不太清的話安慰著自己的兒子,更讓我感動的是,她們母子溝通一點問題也沒有,不論媽媽說什么,華健都能一下明白,用媽媽的語言溝通,加上一點肢體語言,形成了一幅很溫馨的畫面,沒有一點突兀,母子連心,說的便是這對母子吧。平時媽媽的溝通都有小華健翻譯、表達,更加讓我觸動。
媽媽雖然殘疾,但一點不妨礙他們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小華健穿著時尚、整潔干凈,非常聰明,平時表現很大方積極,常受到表揚,作為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非常欣慰,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子坐在活動室里,發出了舒心的微笑,或許她看到了自己兒子的未來,慢慢長大,小學到大學,成為男子漢,撐起一切,那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母親,將我們帶到人間,教會我們在成長中,如何走過溝溝坎坎,領我們認識世界,用愛心穿引的線,那一針一線,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如果孩子是風箏,母親就是拉動風箏的線;如果孩子是一條船,母親就是燈塔是港灣;這就是媽媽的愛,這就是媽媽的情。
每天早上我們都要接待幼兒入園,因此我們對每個幼兒是怎么來上學的情況很了解,大部分幼兒都是自己走著或跑著進教室的,但我班的孟子涵早晨上學總是讓媽媽抱著來,而且如果早晨來她有什么改變的話,她絕對不會親自告訴老師而是哭著鬧著讓媽媽告訴老師。為了讓孟子涵能有所改變,我找過她媽媽幾次讓她配合我們的工作。可是孟子涵的媽媽卻告訴我們如果她早晨不抱她的話她就會哭著鬧著不來上幼兒園,她也狠狠得打過她,但是她的脾氣很倔根本不怕打,她也是沒有辦法才這么做的。于是我們就商量最好別打她,先鼓勵她一段時間看看。在以后的一段很長時間里只要孟子涵來上學我都會鼓勵她,讓她和媽媽比賽,看誰跑得快。雖然有時候她還是會堅持讓媽媽抱著來幼兒園,但畢竟比以前好多了。有一次,孟子涵從教室外跑進來高聲說:“老師,我今天比賽贏了,媽媽還在我的后面呢!”借助這個機會我又及時的表揚了她,還在所有的孩子面前夸獎她的改變,我看到孟子涵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表情,我心里也很高興。現在子涵小朋友每天都是自己跑著進教室,并且和媽媽的比賽她每次都“贏”。
從教二十多年來,我發現家長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越來越不重視了。有的家長竟然說:“樹大自然直”。我卻不這樣認為,請家長們不妨聽一聽我的幾點建議。
有一位外國教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
孩子的心田,
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播下行為的種子,
就收獲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
就收獲性格;
播下性格的種子,
就收獲命運。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古往今來,這是一條被許多事實證明了的鐵的規律。
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有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習慣,道德習慣等等。如果好的行為習慣不注意培養,不良的行為習慣也不注意矯正,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1、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
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要從日常生活的細節開始,一點一滴的教他們做起,例如,讓孩子自己整理床鋪、自己洗手帕、自己到掃房間、自己整理書包等。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做。
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要持之以恒,始終如一,不要半途而廢。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反復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
2、培養幼兒勤勞的行為習慣。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根本。只有勤勞,才能艱苦奮斗,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家長忽視對孩子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例如洗衣服、掃地、倒垃圾、洗碗筷等,當孩子勞動以后,家長要給予檢查、評價,適當給予表揚批評,鼓勵他們積極勞動,樂于勞動。切忌給孩子潑冷水,挫傷他們的勞動積極性。
3、培養孩子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次,我去逛商店,看見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逛商店,孩子執意要買一件昂貴的玩具,母親不肯,孩子就大哭大鬧,躺在地上不走。最后家長還是以給孩子買了玩具而告終。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已經習慣,只要大哭大鬧,家長就會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的不良習慣也就養成了。因此我建議家長,對孩子的文明禮貌行為教育,要抓早抓小,要從孩子日常行為表現的一些小事抓起,如挑食、任性、和大人頂嘴、說粗話臟話。
總之,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家長要引起重視,因為良好行為習慣,可以塑造出健全完美的人格;不良的行為習慣,往往會造成某些品格的缺陷,有的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一天早上,我班韓可瑩小朋友的媽媽來到學校,對我說:"韓老師,感謝您對孩子的教育。"我一聽,有點驚奇。她說:"昨天中午,女兒可瑩感冒了,在家中打點滴,我和她爸爸照看著她。可是,由于我們工作了一上午,特別累,一時疏忽,就在床上睡著了。不久,在睡意朦朧中,我就聽見可瑩大聲喊'媽媽,我要老師,我要老師',我們馬上被驚醒了,睜開眼睛一看,'啊,針管回血了!'為她包扎過后,我心疼地把她抱在懷里,對她說,是媽媽一時大意忘記了給你拔針,對不起!可可瑩仍一個勁地說'我要老師,我要老師',這句話她哭著反復說了好多遍。"說到這里,可瑩媽媽的眼里浸出了淚水,我連忙安慰她說:"你放心,校園里的每個小朋友都會得到老師的關愛。"
看著可瑩媽媽遠去的身影,我感動了,心底里流露出無比的喜悅,泛出無盡的甘甜。
是呀!幼兒,需要我們無私地關愛,需要我們盡心地照顧。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給他們母愛般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快樂。
母愛是一條河,流入大海。世上千千萬萬個母親的愛匯成了一個巨大的大海。母愛在我們身邊,卻又感覺很遙遠。原來,母愛是因為我們的存在而閃耀著光芒。麻木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每位媽媽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無論她是否殘疾。
我班華健小朋友的媽媽是位特殊的媽媽,她不會說話,只會發出字的輕音,是個殘疾人,可是她對寶貝的愛絕不低于任何一位正常的媽媽,華健有點淘氣,總會時不時的鬧小脾氣,她總會用她那不太清的話安慰著自己的兒子,更讓我感動的是,她們母子溝通一點問題也沒有,不論媽媽說什么,華健都能一下明白,用媽媽的語言溝通,加上一點肢體語言,形成了一幅很溫馨的畫面,沒有一點突兀,母子連心,說的便是這對母子吧。平時媽媽的溝通都有小華健翻譯、表達,更加讓我觸動。
媽媽雖然殘疾,但一點不妨礙他們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小華健穿著時尚、整潔干凈,非常聰明,平時表現很大方積極,常受到表揚,作為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非常欣慰,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子坐在活動室里,發出了舒心的微笑,或許她看到了自己兒子的未來,慢慢長大,小學到大學,成為男子漢,撐起一切,那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
母親,將我們帶到人間,教會我們在成長中,如何走過溝溝坎坎,領我們認識世界,用愛心穿引的線,那一針一線,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如果孩子是風箏,母親就是拉動風箏的線;如果孩子是一條船,母親就是燈塔是港灣;這就是媽媽的愛,這就是媽媽的情。
來來是一位可愛的小女孩,圓圓的臉蛋紅撲撲的,就像熟透的蘋果,人見人愛。爸爸媽媽單位的叔叔阿姨都喜歡抱抱她,找她說話,可膽小的她總是以哭來回報大家,弄的爸爸媽媽很沒面子,終于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爸爸媽媽滿懷希望的送她上幼兒園,沒想到,她變本加厲一發不可收拾的發起嗲來,每天來園總是哭哭啼啼,搞的爸爸媽媽無所適從,等他們一離開幼兒園,她就“抓住”自己喜歡的老師怎么也不放,像個小尾巴似的,老師到哪里哪里就有她。剛開始為了幫助她盡快適應集體活動,老師一直哄她,鼓勵她,讓她慢慢適應集體生活,眼看她慢慢的長大,笑臉慢慢地爬上孩子的小臉,集體活動中也有她可愛的身影,偶爾還能看到她舉手發言的情景,老師真高興。
就這樣,孩子進入了中班,原本奶聲奶氣的孩子,猛然間長大了許多,大部分幼兒都不再哭著上學了,可來來還是整天眼眶紅紅,不是舍不得放開爸爸媽媽,就是不愿離開幼兒園。整整一個多月,每天總是找點理由哭上一場,弄的爸爸媽媽心里毛毛的,小朋友都開始厭煩了“怎么每天哭啊”一聽說她哭了,孩子們都躲得遠遠的,只有最喜歡她的寶寶每天不厭其煩的給她拿餐巾紙,幫她擦眼淚。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和爸爸媽媽商量了許多對策:哪天不哭獎勵紅花一朵;不要提哭字,告訴孩子老師最喜歡來來的笑臉;等等的方法用在她身上只是曇花一現,轉身就失去效果。警察爸爸說“再這樣下去我都不行了”,老師媽媽說“我教過那么多的學生,怎么我的孩子會這樣,真拿她沒辦法了”,于是老師說“我們該改變一下策略了,過多的哄讓她得寸進尺,還是試一試其他方法,看看效果如何。”征得家長同意后,老師開始尋找機會了。一天,午睡起床,孩子們都開始有序地穿衣服疊被子了,剛睡醒的來來又開始每天的“功課”了,孩子們紛紛嚷著:“老師,來來又哭了。”寶寶心疼地對老師說:“我去拿餐巾紙,來來哭了。”老師嚴肅地說:“我聽到了,你也不用給她拿了,讓她哭個夠。”聽了老師的話,寶寶以為自己聽錯了,眨巴著眼睛看著老師“我去拿紙巾”“不用了,你管自己去吧”保育員老師看見了,連忙跑過去又要開始抱她了,老師更加嚴肅的說“誰動來來我批評誰”聽到這句話,保育員老師只好放開了手,這時其他原本想幫想哄來來的孩子都嚇住了,悄悄地離開午睡室,哭了好半天的來來發現今天誰都不理她也傻了,停止了哭泣,轉身看著老師,老師毫無笑臉地說“自己穿好衣服出來吧。”說完也轉身離開了午睡室,五分鐘后,孩子自己整理好衣服乖乖地排到隊伍等著老師梳辮子。看到孩子的樣子,老師忍住自己的笑,一本正經地對著全班孩子說“我喜歡笑的孩子,喜歡講道理的孩子,你們都是我的好孩子。”小朋友聽了各個滿臉笑容,只有來來楞楞地站著,似乎在思考著什么。離園時,老師將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溝通,統一了教育的意見。第二天一早,爸爸開心地對老師說“見效果了,昨晚上很乖沒有哭過。”從此以后,烏云過后見太陽,來來再也沒有哭過,原本膽小的她開始主動和大人交談了。媽媽說“現在帶出去好有面子,叔叔阿姨都叫她‘小仙女’了”。老師心寬了許多,總算有所交代了。
如今,來來已經是大班的孩子了,成了班里的小能手,不論是主持節目、跳舞、念唐詩、下圍棋總能讓大家眼前一亮,寶寶說“我最喜歡現在的來來,以后我還想和她在一起。”眼看就要上小學了,來來的哭勁又要上來了,這回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都不會阻止她了,原因很簡單“馬上要畢業了,舍不得離開老師和小朋友”。真有點受不了。
《大班安全教育隨筆3篇》:大班安全教育隨筆第1篇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這首找朋友的歌曲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唱,可事實上,交朋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大班隨筆大全3篇》:大班隨筆大全第1篇 今天下午課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都在玩玩具,由于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獨占獨霸的習慣非常嚴重,再加上班內玩具數量不很充足,經常會出現兩個孩子搶玩具的現象,
《大班10月份教育隨筆200篇》:大班10月份教育隨筆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