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幼兒教育隨筆《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體驗》,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區角活動充分提供給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所以我們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耐心等待,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體驗。
案例:大班益智區李成相正在玩撲克,吳向前走過來站在他的身邊觀看。李成相抬頭看著吳向前說:“你到其他地方去玩吧。”吳向前不理他,自顧自的拿起撲克牌說:“這張牌錯了,方塊5不能排在紅桃6下邊,你不會,讓我來。”李成相伸手去搶吳向前手中的牌:“這里我在玩,你走開?!眳窍蚯氨Ьo雙臂,護著手中的牌說:“你錯了,讓我來。”“老師……”李成相大聲地喊著,并用求助的眼光看著不遠處一直在觀察他們的我。我并沒有走過去,只是伸出手指做了個安靜的動作。李成相見我沒過去,朝著吳向前瞪圓了雙眼,理直氣壯地說:“老師說過的,這個游戲只能一個人玩,你要玩的話等我玩好了再來。”吳向前看看我,又看看李成相把牌扔在了桌子上,咕噥了一句;“那你玩好了給我玩”便走開去找其他內容玩了……當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或發生沖突時,我時常是多一份觀察,少一份干預,根據沖突程度來決定是否介入。在案例中可以看出,李成相對教師制定的區域活動規則很清楚,如果他請求教師幫忙,而我馬上就去干預,那他就沒有機會幫助同伴明確規則,認識到自己的不對,更沒有機會利用規則來保護自己,收斂他人。在這一過程中,我看似只是一個旁觀者,但事實上是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無形的自我體驗的空間,使孩子沖突中獲得一些必要的經驗,或學會保護自己,或學會調節自己過度的行為,學習以適合的方式與人相處。試想,如果孩子一發生爭吵,我就急于以權威的角色替他們作出這樣、那樣的安排,孩子積極的實踐體驗又任何而來?長此以往,只能使孩子養成告狀,依賴成人的習慣,不利于社會性行為的發展。
由此可見,區角活動的觀察指導是一種極富靈活性、創造性的工作,在活動中,我們教師還需根據的活動情況,不斷分析、調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導在區角活動中自主探索、體驗、學習和發展。
今天角色游戲時,霞霞總是跑來跑去搗亂,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我請張欣怡來和她一起看舞龍表演從而轉移他的注意力,改變她好動的行為。漸漸地,她的注意力集中了,很好的融入到活動中去了,還情不自禁地學起舞龍動作來呢。
講評的時候,孩子們都在告狀:說霞霞總是搗亂,害得他們都不能好好地做生意。霞霞聽見小朋友都在告他的狀,剛開始還低著頭不響,一會會他又鉆到桌子底下。老師說:“霞霞小朋友不是想搗亂,她只是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玩得時候太開心了,所以控制不住自己才影響到大家的。你們看,她多難為情呀,我們就不要怪她了,以后多提醒她、幫助她,好不好?”張欣怡說:“我們下次多陪她看書,或者陪著她玩游戲?!毙∨笥岩捕键c點頭。
霞霞這個孩子比較特別,平時特別好動,不怎么坐得住,游戲活動時有時能夠很好地投入到游戲中,有時候就喜歡到處亂走,老師要經常關注她,安撫她的情緒,幫助她投入游戲。雖然說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存在個體差異性,但是只要我們老師多關注孩子,多給他們關心、關愛,相信孩子們就能在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活動中經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干不好”、“老師,我不會畫”,我認真觀察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1.上課很少舉手,發言不積極。2.注意力有時渙散,懼怕嘗試新任務。常常會說“我不會”,“老師,怎么弄呀?”“我學不好。”缺乏主動精神和創造勇氣。3.在自選活動中,總是挑選最容易的任務。4.情緒不太穩定,有時沉悶、冷淡,有時活潑愉快。5.喜歡獨自游戲,參加合作游戲時,不愿當領導者。6.極少提出意見建議,有分歧爭論時,較易退縮、讓步、放棄主見。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在作業或游戲中途,有時會旁觀和閑逛,忘卻目標。7.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家庭中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總是竭盡全力為其解決困難,什么都包辦代替,又或者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地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而孩子由于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經常遭受失敗,缺乏成功的體驗,逐漸養成了遇事畏懼退縮,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在幼兒時期往往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愿望,什么都要自己來,雖然常常自不量力,但這種“我自己干”的愿望卻體現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尋求自我肯定的需要,這時我就巧用妙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1. 心理暗示法
當孩子對某件事缺乏信心,有畏難情緒時,我總會對他講,你能做好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平時我也經常對他們進行肯定,在這種長期的積極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2. 獨立完成法
有時,我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圖、計算操作活動、穿鞋等等。如果孩子自己做了,無論結果怎樣,我都給予鼓勵,使他們感受到經過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樂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強獨自做事的信心,從而更加樂于自己獨立去做事。
3. 示范法
幼兒模仿性強,尤其愛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當有些事情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時,不要責備他們。我就通過示范,讓他們感到這些事情并不難,從而使他們增強自信,敢于嘗試。
4. 讓孩子自己選擇法
允許孩子做出簡單的選擇,比如對他說:“今天你是到積塑區去還是到折紙區活動?”當沒有選擇余地的事情出現時,應該堅持正確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會對他必須做的事有信心。
幼兒園每天中午的午睡對于我來說成了一個難題,小朋友們一個個在床上翻來覆去,不是伸手,就是翹腿,偶爾還能聽見一些小朋友伸頭叫一下自己旁邊的小伙伴,更聰明的是以想小便為理由,干脆到廁所去轉一圈。這樣一來,中午就再也沒有幾個小朋友能睡好覺。這怎么能行?休息不好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成長發育!于是我就想出了一個妙計——請他們做夢!首先我編了一個有趣的夢給他們聽,在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時,問到:“你們想做夢嗎?”“想!”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澳呛?,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吧,這樣夢精靈就會把最好的夢送給睡得最香的孩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孩子們就把自己眼睛緊緊的閉了起來。寢室里一片寂靜,只能聽到的就是孩子呼吸的聲音!他們睡得香極了!起床后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給老師講述著他們做的美夢。。。。。。
老師要從孩子們的心理出發,利用孩子們愛聽故事、愛講故事的特點,將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午睡變成了一個可愛的童話“夢精靈”。孩子們帶著這樣美麗的夢想進入夢鄉,午睡后又可以滿足他們講故事的愿望,及提高了午睡的質量,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明天,就要組織孩子進行美工制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翻了下教案,看了看活動過程,在想如何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美麗的大花園……
合上教案本,一個念頭突然在我腦海里浮現“為什么我總是想著如何讓幼兒按我的意愿去做?為什么不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可馬上我又否定了自己,“不可能,我不教,孩子們怎么會做呢!”就在我矛盾之時,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又促使我,“試一試,也許孩子能行!”
第二天,在組織活動時,我為幼兒精心布置了一個美麗的花卉世界,如美工角中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花朵,認知區中各種各樣的花卉標本、語言角中各種花卉的圖案等等。先讓孩子們自由地、充分地觀察、討論、交流,隨后,我拿出制作材料,引導幼兒想像“用什么辦法把這些好看的彩紙變成一朵朵美麗的花?”話音剛落,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他們運用以往的經驗,有的說:“我把它撕成花朵的樣子”、有的說:“我把紙對折成三角形,然后把相同的兩個角向上折就成了小花”,還有的說:“可以用剪刀剪出美麗的花,把皺紋紙團圓壓平也像花……”我對孩子們不同的想法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你們的想法很棒,下面就按自己想的去做吧!”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地動手做起來。在近20分鐘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特別的專注力,這是我以往曾經費盡心思、想盡各種方法都難以達到的效果,現在卻順其自然地達到了,而且,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樣完成任務似的,直接交給教師說:“老師,我做完了”?,F在,他們拿著自己制作的大花園到處向同伴展示、介紹,神態、眼神和話語中流露出的竟然是那么的自信和自豪!
此時,我思緒萬千。如果采取的是“我教孩子學”的方法,我將永遠無法發現也無法相信孩子內在的潛能,永遠無法看到孩子們那成功的喜悅與自信的眼神,我將失去了解孩子的機會。此刻,讓我深刻領會到了“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去做”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義。
老師們,請大膽地把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給孩子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獲!
區角活動充分提供給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所以我們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耐心等待,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體驗。
案例:大班益智區李成相正在玩撲克,吳向前走過來站在他的身邊觀看。李成相抬頭看著吳向前說:“你到其他地方去玩吧?!眳窍蚯安焕硭?,自顧自的拿起撲克牌說:“這張牌錯了,方塊5不能排在紅桃6下邊,你不會,讓我來。”李成相伸手去搶吳向前手中的牌:“這里我在玩,你走開?!眳窍蚯氨Ьo雙臂,護著手中的牌說:“你錯了,讓我來。”“老師……”李成相大聲地喊著,并用求助的眼光看著不遠處一直在觀察他們的我。我并沒有走過去,只是伸出手指做了個安靜的動作。李成相見我沒過去,朝著吳向前瞪圓了雙眼,理直氣壯地說:“老師說過的,這個游戲只能一個人玩,你要玩的話等我玩好了再來?!眳窍蚯翱纯次遥挚纯蠢畛上喟雅迫釉诹俗雷由?,咕噥了一句;“那你玩好了給我玩”便走開去找其他內容玩了……當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或發生沖突時,我時常是多一份觀察,少一份干預,根據沖突程度來決定是否介入。在案例中可以看出,李成相對教師制定的區域活動規則很清楚,如果他請求教師幫忙,而我馬上就去干預,那他就沒有機會幫助同伴明確規則,認識到自己的不對,更沒有機會利用規則來保護自己,收斂他人。在這一過程中,我看似只是一個旁觀者,但事實上是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無形的自我體驗的空間,使孩子沖突中獲得一些必要的經驗,或學會保護自己,或學會調節自己過度的行為,學習以適合的方式與人相處。試想,如果孩子一發生爭吵,我就急于以權威的角色替他們作出這樣、那樣的安排,孩子積極的實踐體驗又任何而來?長此以往,只能使孩子養成告狀,依賴成人的習慣,不利于社會性行為的發展。
由此可見,區角活動的觀察指導是一種極富靈活性、創造性的工作,在活動中,我們教師還需根據的活動情況,不斷分析、調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導在區角活動中自主探索、體驗、學習和發展。
《大班隨筆200篇范文》:大班隨筆第1篇 大班教育隨筆(一)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孩子們之間肯定會有很多矛盾,因為每個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而小班的孩子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的獨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第1篇1、飛舞的小毛毛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lsquo
《教育隨筆大班5篇》:第1部分 當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個人認為:當好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信心、責任心。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外,還要具備一些好的素質,例如:愛孩子,不隨意去打罵孩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