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老師教育隨筆《讓孩子輕松學習兒歌》,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痹诮M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輕松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秘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范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鐘,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1、求知是孩子的本能,家長要精心呵護孩子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求知,你看他們總是不停地問這問那就知道了。很多時候,當孩子問一些我們所謂的“學習知識”方面的問題時,我們往往能夠耐心解答;而當孩子問一些我們覺得很“幼稚”或“無聊”的問題時,我們往往比較漠然,往往一笑了之或者應付一下。其實,對孩子來說,好奇提問和“學習知識”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都是他們主動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因此對于孩子的所有的求知欲望,家長都要去呵護。當然,要堅持做到這點,做爸媽的是需要很大耐心的。這里面有個小技巧:當孩子的有些問題你回答不上來時,可以試著以反問的方式跟孩子一起展開想象,甚至可以想象出一些很荒謬的答案,記?。捍鸢傅恼_與否其實不是最重要的。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借著孩子主動思考的時機,引導孩子的思維去盡情聯想和翱翔。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遠遠比學會什么知識更重要。當您的孩子總是喜歡求知的時候,他離喜歡學習就越來越近了!
2、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要寓教于樂
可千萬別小看孩子的玩。玩就是學習,而且是他們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學習知識來說,本來在他們眼里也是一種玩??墒俏覀兊慕逃砟睿褜W習當成一種任務,這種觀念影響到給孩子,當然孩子覺得學習很累,很枯燥,不好玩了。所以,首先,我們家長在開始的時候在觀念上不要把學習當作交給孩子的一種任務,而當作給孩子的一種新游戲;具體執行中,可以想各種辦法把學習和玩結合起來。讓孩子覺得學習也是一種有趣好玩的事。舉個例子說吧:我經常跟青青玩撲克牌游戲:一人出一張,誰出的一張和桌面上的累加起來等于20(過20歸零)誰就贏走。通過這個方法,她20以內的加法就練習得很熟練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創造出這種互動式的游戲學習方式。 當然,把所有的學習內容都變成有趣的游戲對家長來說可能是非常困難的事。這方面可以借助電視、電腦等多媒體工具的幫忙。去年年底,我從買來一套叫“指尖學堂”的學習軟件,這套軟件把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數學全部做成了一個個游戲和動畫的形式,青青馬上就玩上了癮。每天晚上回家就嚷著要“玩”,動畫片都不顧不得看了。不到兩個月時間,自己基本把一年級的課程都學過一遍了。
3、贊揚是孩子進步的階梯,家長要雪中送炭
很多教育書里都講到了要多多贊揚孩子,鼓勵孩子。一般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我們家長也會夸獎鼓勵他們,可是,當孩子做得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時,我們大人往往容易著急,甚至斥責孩子。贊揚和鼓勵孩子是一件非常有技巧的事,而且是孩子教育體系里最核心的技巧??偨Y起來,有以下幾點?!『闷嫘氖呛⒆优d趣德源泉,好奇、好問,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來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呢?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父母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簡單的將答案告訴孩子,告訴孩子答案遠不如讓孩子自己思考。幼兒上幼兒園時一次畫畫時問:"黃色和藍色混合涂時什么顏色"我正準備說綠色,想了想對女兒說:"你試一下,那會變成什么顏色呢"?結果幼兒很快知道答案,這樣的效果比直接告訴她答案更深刻,也讓孩子更有興趣?! 〔灰洺=o孩子一些強制性的智力作業任務,這樣孩子感到是一種壓力。女兒4歲時,給她買了一臺插拼音、詞語卡片,就能跟著讀和錄音的學習機,剛開始幾天,每天讓她讀幾遍,聽幾遍,過了一個星期,孩子一看這臺機器,就不玩也不讓我動,再過幾天,她把它藏起來,不管它再好玩、再有意思,如果變成強制的機械的,就成一種負擔,她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已經消失。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這種強制的智力作業,要少之又少,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有時也需要做父母的去引導,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不管是老師,父母或同學講故事,還是電視、電腦播放故事,她一般都專心,不認識字的時候,也很專心看上面的字,很想認識它,父母可以指著給孩子一個字一個字讀,孩子學會拼音,學一部分字的時候,對一個故事,父母提出一個問題,孩子就會津津又味的邊拼邊讀,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答案,不管是流利還是結巴的讀下來,父母都要給孩子肯定和贊賞,孩子也得到極大的自豪感,告訴孩子第兒遍會比第一遍更棒,孩子得到獎勵和肯定會高高興興的讀下去,慢慢對書本就有就有興趣,隨著年齡增長,可以啟發她把看到、聽到的講出來、畫出來,父母利用讀物內容和孩子對話,提問和做游戲,孩子再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不時受到啟迪,并逐步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習慣。
發展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和各種生活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培養,帶孩子去公園、去野外,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去探索大自然,去觀察自然萬物的變化,參加各種游戲活動,開闊樂眼界,豐富了感性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時多方面的,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都使孩子的認識和各種技能得到提高,只要父母多用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多一些鼓勵,多一點引導,多和孩子共同學習和玩耍,孩子的多種學習興趣就會培養起來。
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寶貝,是不懂事的孩子,無論遇到什么事情,老師和父母總是搶在孩子的前面擋了、做了,孩子無需付出,只需心安理得的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然而一次偶然,讓我對孩子們刮目相看,發現寶寶長大了,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了。一天中午起床后,我讓佳明小朋友去領點心,我和班里的另一個老師在整理床鋪。不一會兒,佳明跑過來說:“老師,剛才我領點心的時候,聽到咱們班的電話響了,我接了,電話是王老師打來的,我說你不在,她讓你給她回個電話?!甭牭竭@兒,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我抱起佳明親了親,夸獎他能干,是老師的好幫手。佳明自豪的說:“老師,不要小看我,這些事情我都能干,只是媽媽什么也不讓我干。”聽了佳明的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也在一天天懂事,作為老師和父母,應該讓孩子去嘗試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扶椅子、疊被子等,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改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為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動手實踐的平臺,為我們在班里開展了值日生活動。每天安排兩個小朋友做值日生,負責幫老師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個月下來,有些家長反映,自從開展活動以來,有些孩子回家后不再是“伸手族”了,能主動幫父母干點家務活,變得勤快起來,家長很欣慰,都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我們只有讓孩子們放手去做,親自動手裝扮自己生活的空間,才能體會到勞動的快樂,生活的美好。
眼看著班級牌變成了大二班,腦子里依稀記憶著他們剛入園時哭鬧不休的樣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長高了,長壯了,做事能力強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了,班級里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一天一位老師幫我帶班,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們太吵了,今天我來到這個班上,用了各種方法,喊破了嗓子,叫他們安靜,可總是安靜不下來。該怎么辦?怎么兇他們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時也有老師說我不夠兇,可是我覺得除了兇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或運動欲望。一味地兇,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于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范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墒怯袝r候,我的好心并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于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了,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了剛才的輕松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么辦?從同事那兒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幼兒的常規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余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了,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現很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游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么,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后再問他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5、在孩子們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說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兩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了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也會逐漸改觀。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一天下午,我組織孩子觀看動畫片《狼來了》,可當孩子們看到是真人表演而不是動畫片時,紛紛表示不喜歡看。
這件事情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為什么孩子們只喜歡色彩鮮艷、形象夸張的動畫片,而不喜歡真實的生活情境影片呢?我抬頭看看室內的裝飾,不是穿著西裝的米老鼠就是系著蝴蝶的小雞。圖書角充斥的也是卡通圖書,少兒頻道播放的不是《海綿寶寶》就是《小鯉魚歷險記》。我明白了:在我們成人提供的虛擬卡通的環境里,孩子能喜歡什么呢?
其實我們大人如果一直接觸虛擬,看到真實也會大失所望的。我看到一只松鼠也曾發出感嘆:“松鼠原來這么小,顏色如此暗淡,尾巴也不像童話書里展現的那么大、那么毛茸茸,反而像一只大尾巴的老鼠。”當時心里還有一種失落。大人尚且如此,別說孩子了。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凱茲教授也強調:“用這些可愛的動物圖片讓幼兒覺得舒服安逸的做法是不必要而虛假的,比較適宜的做法是使用真實的動物或真實動物的照片,這種做法更能引發幼兒對動物的興趣。對我而言,成人要做的是支持與欣賞幼兒本身的幻想能力,而不是要幼兒來接受成人的幻想?!蔽也皇且穸▌赢嬈⒖ㄍó嫷淖饔茫抑皇怯X得不該讓孩子完全沉浸在動畫片、卡通畫的世界里,而無法欣賞真實世界或與真實世界互動,造成認知上的缺陷。所以我們還應該選擇一些反映真實世界的電影或圖畫書,讓孩子體驗一個真實的、可以觸摸的世界。
剛開學幾周,幼兒園的雙高課就搞得紅紅火火,3月6日,輪到我做公開活動。常聽老師們說:“有了一份優秀的教案,可以說就是成功了一半,”于是,在一本教育雜志上,找到了一篇優秀教案——“小動物住哪里”,非常適合中班幼兒,而且數學領域的內容也是我喜歡上的。
我認真按著教案準備教具,制定出活動目標的重難點。第一個環節,游戲:小動物坐火車。 第二環節,游戲:小動物住哪里。第三環節,圖卡操作。3—4歲的幼兒正處于前運算階段,其直覺運動性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對事物系統化的概念比較模糊,幼兒的生活本身就是以游戲為重點,游戲化與教學情景化是激發幼兒數學興起的有效方法。幼兒對生活中的火車、高層樓房、小動物等都有一定的認識經驗,讓幼兒能按火車的車廂節數、有幾層樓房進行數數、數字的排序的基礎上,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小動物排隊可以變化,和操作前聽清楚老師的要求等良好習慣的培養。這些都是本節課基本要求。
這次活動雖然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作為數學活動,我也考慮到數學歸納到科學領域中,讓幼兒應多探索,(如在數數火車有幾節車廂時,可以從左邊數還可以從右邊數,最后通過大家討論按數字順序規律,從左邊開始排列等)。這次活動我把“正確”的方法教給幼兒,幼兒按照教師的方法似乎都正確完成操作任務。但思維結構并沒有得到發展,幼兒需要的并不是教給他們某種知識或技能,而是要在充分的操作和嘗試中有所領悟。教師講解——提問——幼兒動手操作練習。操作往往是在講解知識之后出現,作為練習知識的手段,我這次恰恰顛倒了操作法的順序,正確的教學程序應是:幼兒動手發現問題——教師啟發幼兒尋找正確的答案——形成概念。這些在以后數學教學活動中會更加把握好。
觀摩課為我們組織一次教師、觀摩教師、幼兒共同參與的促進幼兒發展的活動,最好的目的是在以后的教育實際中更好地引導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希望領導和姐妹們提出寶貴見意,謝謝大家!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痹诮M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輕松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秘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范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鐘,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最近我們班開展的等分活動是如火如荼啊,不管是在教學活動中、區域活動中還是在孩子的生活活動中,我們無時無刻地都在讓孩子認識等分。對于我們大班的孩子來說,圖形的基本特征他們都已經了解了。于是,我們結合我們班的特色活動“剪紙”,讓孩子通過對圖形的分割和拼合,使孩子們來認識圖形之間的關系。認識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是對已知圖形的進一步認識,這也能幫助孩子理解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促進了孩子們思維能力的發展。
由于我們班的孩子認識掌握等分是通過折紙、剪紙等形式來學習的,這些活動是在平面紙上進行的,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他們分合的是否正確,教師在分合中引導孩子說出整體和部分的關系。這樣,他們在剪剪、折折、拼拼中找到了許多等分的方法:橫著分、豎著分、斜著分。
我們還根據區角中投放的各種材料來進行等分活動的認知,這樣一段時間后,孩子們在熟練掌握了剪紙樣等分方法后,我們幾個老師經過商量討論后,又讓孩子用目測的方法每天來練習等分實物。比如每天在加點時對各種食物進行等分,如:香蕉、蘋果、面包、火腿腸等實物,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愉快地進行了學習,逐漸掌握了多種等分的方法,使此活動更加有趣了
《大班體育隨筆1篇》:大班體育隨筆第1篇 開展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根據天氣情況、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有時也在戶外穿插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角色游戲。這種游戲類型
《教育隨筆大班簡短3篇》:教育隨筆大班簡短第1篇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孩子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呀,真好看!”.何事讓他們如
《幼兒教學隨筆100篇大班》:幼兒教學隨筆100篇大班第1篇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1 “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游戲情節發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