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關注每個孩子的進餐》,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吃飯進餐,無疑是幼兒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以及入園后,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因此,常常會聽到離園時家長問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飽了嗎?”在幼兒園每學期所做的調查問卷中,關于“吃”的問題,也是家長們討論的重點。
同時,吃飯進餐也蘊含著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與發展價值。如何讓幼兒愛吃飯,吃好飯,是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紅黃藍幼教集團管理與研究的重點。
反思日常餐桌現象,孩子們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不愛吃飯、吃飯慢、挑食、掉飯粒、餐具使用不當、衛生習慣不佳,等等。雖然老師們在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進餐環境,比如,進餐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但幼兒進餐始終處于被動管理中,教師會催促幼兒“快吃”、“吃完”,也會不斷提醒幼兒注意“規則”,導致幼兒體驗不到品嘗美食以及進餐本身的快樂,也無法發自內心地遵守各種文明進餐的禮儀和規范。
為了充分發揮進餐環節獨特的教育和發展價值,我們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關注每個孩子出發,了解并尊重每個孩子的問題和需要,采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進餐、文明進餐。
不愛咀嚼的丁丁“老師,我家丁丁吃飯是我最頭疼的事情,麻煩您了!”從我剛接手這個新班的第一天,丁丁媽媽的這句話就一直記在我的心里。每次喂丁丁吃飯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飯菜剛到他的嘴里,他就用舌頭使勁地把飯菜頂出來,嘴里還說著:“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時間久了,丁丁甚至因為吃飯問題不愛上幼兒園了。經過了解才知道,媽媽對丁丁照顧得格外細致,家里只做很軟的饅頭和面條,水果也只吃香蕉泥和蘋果泥??磥矶《〔皇遣粣鄢燥?,是因為他長期吃軟爛的食物,咀嚼能力下降,嚼東西對他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知道了原因,我們決定從“牙齒的故事”人手,先解決他不愛咀嚼的問題。我們邀請幼兒園的保健醫帶來了牙齒的模型,給孩子們聲情并茂地講了用牙齒嚼東西的重要性。孩子們一個個睜著好奇的大眼睛,看得特別認真。丁丁還主動問:“老師,要是牙齒不能嚼東西會怎么樣啊?”保健老師說:“牙齒會生病呀!它會不高興,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了。你看看,大老虎最厲害吧,它的牙齒就經常用,丁丁也要像大老虎一樣吃飯啊?!甭犃诉@些,丁丁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接下來我們采取小步遞進的方法,逐漸調整食物的種類。丁丁能喝湯,我們就先從湯人手,給他盛的湯稠一些,過段日子再往湯里加米飯,然后慢慢過渡到吃正常的主食。同時,請家長相應地改變烹飪方法,增加飯菜的硬度,水果不再做成泥狀,可以先切成小小的丁,然后再大點。家園一致,孩子自然就適應得更快,來園時和進餐時的情緒也漸漸變得更加自然。
當然,每個孩子的適應都需要一個過程,每當丁丁看到食物的種類發生變化時,都會表現出不愿意接受的情緒。這時,老師就會對他說:“丁丁最棒了,我們的牙齒就像大老虎,啊嗚一口就吃掉。”經過兩個月的共同努力,丁丁進餐的情緒和對食物的興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僅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地吃飯,有時還會說:“老師,我還要吃!”丁丁媽媽也告訴我們,孩子回家后也是自己吃飯,還要肉吃呢,以前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聽到孩子在家里的進步,看到孩子紅撲撲的小臉蛋兒和他吃飯時快樂的樣子,我們由衷地感到欣慰。
把青菜留給小兔子的天天平時特別愛吃青菜的天天今天卻不吃了,還說:“青菜是小兔子最愛吃的,我不要吃?!边呎f邊用勺子把青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還說要把切好的青菜送給小兔子吃。老師走過去,輕聲對他說:“小兔子有青菜吃,這些菜是廚房老師給你做的,你吃吧。”聽了老師的話,天天不但沒有高興起來,反倒急得哭了,邊哭邊說:“不行、不行,小兔子不夠吃了,就要留給小兔子,誰也不能吃,嗚嗚……”看了天天的反應,老師也糊涂了,這是什么原因呢?雖然不明白原因,但老師沒勉強他繼續吃完,而是決定先和家長溝通一下。
原來,周末時媽媽帶他去了農家院,天天喂小兔子吃青菜,可是喂到一半,青菜沒有了。當時,為了趕時間,家長和農家院的主人就告訴天天,青菜吃完了,沒有了。沒想到,天天可認真了,他惦記著小兔子,回家后無論如何也不吃青菜了,就連家里其他人也不許吃青菜,說要留給小兔子。媽媽為此很苦惱,不知道該怎么辦。
聽了媽媽的話我們釋然了,也不禁為天天的愛心而感動。但是,怎樣做才能既保護孩子的愛心,又能讓他高高興興地吃青菜呢?
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請小兔子來幫忙了。結合3歲幼兒常把假象當真實的年齡特點,我和老師們精心排練了“小兔子送青菜”的手偶劇。主要情節就是:小兔子吃了天天送來的青菜,長得又肥又壯,身體可棒了。為了感謝天天,它也為天天和小朋友們送來了一大筐青菜,希望大家都能像它一樣長得又快又好。故事結束后,我們帶著小朋友一起把青菜送到了廚房,天天激動地對廚房的叔叔說:“叔叔,您要把青菜炒得香香的,我今天要吃好多。”通過這個故事,天天又開始愛吃青菜了,而且每次看到青菜都非常高興,邊吃邊說:“小兔子愛吃,我也愛吃!”看到他紅撲撲的小臉兒,媽媽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愛掉飯粒的豆豆豆豆每次吃飯老師都很頭疼,飯粒掉在桌上、地上一大片。這可怎么辦?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豆豆掉飯粒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邊吃邊說,一口還沒吃完,就和旁邊的小朋友悄悄聊天,結果飯粒就掉出來了;另外就是邊吃邊東張西望,哪個小朋友有事情他都要趕快轉過去看看,結果可想而知。吃飯不專心,當然吃不好。老師們經常提醒豆豆,可是每次都是提醒了就做到了,不提醒,就忘記了。
為此,老師們分析了豆豆的性格特點:他聰明且活潑好動,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提醒的方式只能解決一時,無法內化為豆豆的自主行為,長此以往不利于豆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決定利用值日生的制度,讓豆豆體會掉飯粒的后果。于是,我們想辦法巧妙地將掃地的任務分配給了豆豆。
午餐后,值日生開始進行收尾工作。豆豆拿起了小笤帚和簸箕一桌一桌認真地掃了起來。當掃到中間一桌的時候,他發現地上散落著很多飯粒和渣滓,由于飯粒很黏,掃了半天也掃不起來。掃了一會兒,豆豆就失去了耐心,邊掃邊說:“這是誰掉的飯粒呀?掃都掃不動!”我走過去,悄悄對他說:“是呀!真不像話,咱們看看這是誰的座位呀!”豆豆馬上站起來看了看,臉一下就紅了。我小聲說:“豆豆,你看,飯粒掉在地上真不好掃,對吧?而且還特別浪費!你覺得應該怎么辦呢?”豆豆想了想說:“我以后不掉飯粒了。”我又問:“你知道你為什么總掉飯粒嗎?”豆豆搖搖頭。我說:“你吃飯時要專心,不說話、不東張西望,飯粒就不會掉了。”
從那次做值日開始,豆豆真的開始注意了,吃飯時說話的次數少了,也不東張西望了。即使掉了飯粒也會馬上撿起來。有時忘了,我們也不再用語言提醒,一個眼神和動作他就馬上明白了應該怎么做。
幼兒的進餐問題,既有共性,更有個性,要從進餐環節,培養每個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進餐禮儀,既要關注一般幼兒的共性問題,更要了解、尊重、關注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差異,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今天角色游戲時,霞霞總是跑來跑去搗亂,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我請張欣怡來和她一起看舞龍表演從而轉移他的注意力,改變她好動的行為。漸漸地,她的注意力集中了,很好的融入到活動中去了,還情不自禁地學起舞龍動作來呢。
講評的時候,孩子們都在告狀:說霞霞總是搗亂,害得他們都不能好好地做生意。霞霞聽見小朋友都在告他的狀,剛開始還低著頭不響,一會會他又鉆到桌子底下。老師說:“霞霞小朋友不是想搗亂,她只是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玩得時候太開心了,所以控制不住自己才影響到大家的。你們看,她多難為情呀,我們就不要怪她了,以后多提醒她、幫助她,好不好?”張欣怡說:“我們下次多陪她看書,或者陪著她玩游戲?!毙∨笥岩捕键c點頭。
霞霞這個孩子比較特別,平時特別好動,不怎么坐得住,游戲活動時有時能夠很好地投入到游戲中,有時候就喜歡到處亂走,老師要經常關注她,安撫她的情緒,幫助她投入游戲。雖然說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存在個體差異性,但是只要我們老師多關注孩子,多給他們關心、關愛,相信孩子們就能在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成長。
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边@不正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嗎?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寬松的成長環境。不要有過多的禁令束縛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責怪孩子,更不要打罵體罰孩子,要讓孩子自由發展,盡情揮灑他們的天性,展現他們的才華。這樣他們才會無憂無慮地成長,開開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樂。
其次,在游戲中,要讓孩子盡情展示自我。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往往是他們玩得最盡興的時候,而現在的孩子好象丟失了盡興玩耍的條件和勇氣,他們在玩耍的同時擔心父母的責罵。在愈來愈激烈和殘酷的社會競爭面前,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未來生活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為了孩子將來生活過得高人一等,能勝人一籌。在現階段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能以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來培育孩子,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培養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長的寓言,對孩子干預和控制太多。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事例:夏天,一場暴雨過后,一位母親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見她的一對雙生子渾身都粘滿泥漿,正在興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種各樣的汽車,他們玩得非常盡興和投入。這位母親卻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將所有的泥塑汽車踩了個稀巴爛,面對突然遭到的襲擊,兩個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過去了,這位母親每當想起那一幕,內心時常充滿了一種深深的自責。可見,不管對于父母還是我們教師而言,這種做法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嗎?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玩得盡興,玩得快樂呢?首先,我們要擁有一顆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體察他們的需要,歸還他們游戲的權利,創造有趣的空間和環境,讓孩子盡情地釋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給他們青春的回憶錄上畫下童年的天藍色和快樂的淡粉色。
再次,在活動中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幼兒年齡雖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嚴,也是獨立的人,應該有自我選擇的權利。他們會對自己所選擇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從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樂的心情去享受快樂,因而會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對于這點我深有體會,在一次晨間活動中,我改變以往分組游戲的模式。選取了四個游戲區,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玩的游戲,結果發現孩子們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各個玩得盡情盡興,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續的時間也較往長長很多。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樂的原因嗎?
最后,允許孩子犯“錯誤”。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例如:在吃點心時,欣欣將自己杯子里的熱牛奶都倒進了魚缸,這是因為她特別喜歡和關愛小魚兒,認為自己每天吃點心喝牛奶,也應該給小魚兒喝杯牛奶,結果造成小魚兒死亡。這類錯誤在幼兒身上經常出現,但經歷了這樣的“錯誤”他們就會知道,小魚兒不能喝熱牛奶,孩子可以從類似的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 從上可以看出,這些“錯誤”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和缺乏知識的緣故,我們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錯,還要認識到出現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對于孩子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學的方法和寬容的心態對待孩子,讓他們在寬松的環境下無拘無束地認知、探索、創造這個世界。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吸收知識的養料,在成長的年輪上輕輕松松地,快快樂樂地度過燦爛的童年歲月,踏著快樂的節拍去創造快樂的未來生活。
一天下午,我突然發現一博的褲子口袋鼓鼓的,便把他叫來“一博,你的口袋里都裝了什么寶貝?”“有好吃的餅干和好玩的卡片”。一博說著,從褲子口袋里掏出了沒吃完的餅干和翻斗圈卡片。我一看,餅干上已經粘了許多黑色小點點,便指給他看,并告訴他吃不衛生食物的危害。當他看到餅干上的黑色小點點時,也意識到了不衛生,只見他微微皺起了眉,撇起了小嘴巴,一副嫌臟的樣子,于是,他把口袋里的餅干連同里面的碎渣渣一起丟進了垃圾桶。
孩子的口袋,往往被他們看成為百寶袋,總是喜歡把“好東西”放在里面。孩子的口袋里經常會隨手裝一些玩具,但這些東西都會帶有一些病菌,如果再把食物放進去,無形中食物會受到污染,所以,我們老師和家長應重視孩子的小口袋,別讓孩子的小口袋變成垃圾袋。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孩提時代,我就夢想著做一名教師。高中畢業后,我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一名鄉村幼兒教師。當我懷著激動而好奇的心情走進幼兒園,聽著孩子們那甜甜的,充滿天真稚嫩的“老師早”“老師好”,我的心都醉了,這使我下決心盡自己所能做一名優秀幼兒教師。
早晨,我會以微笑迎接著每一位家長和孩子,因為老師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一天的情緒。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漂亮的不漂亮的,我都會幫助他們整理一下衣服,撫摸一下他們的小臉,叫一聲他們的名字,輕輕地跟他們說幾句悄悄話。因為老師每一份的關切和愛都會讓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受到老師在愛他們。記得一天早上,強強的媽媽跟我說,昨天強強在路上連蹦帶跳的,高興得不得了,他告訴我老師今天摸我的頭了。我不知道老師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會給孩子帶來那么多的快樂,從此,我更加不吝惜這個極其簡單的動作,特別對那些性格內向,不愛說笑,自卑感強的孩子。摸一下他們的頭,拍一下他們的肩,或抱一下,摟一下,都會使孩子們欣喜,并在他們的心靈處留下深刻印象。
是的,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上班下班,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活動,時時處理孩子們間的小糾紛,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們學會知識,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培養他們互助、公平、寬容、同情的情感,使他們成為品德高尚、充滿智慧、勇敢的合格小公民。而在這平凡的工作中使我尋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那就是把愛獻給孩子,全身心的去愛每一個孩子。
吃飯進餐,無疑是幼兒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以及入園后,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因此,常常會聽到離園時家長問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飽了嗎?”在幼兒園每學期所做的調查問卷中,關于“吃”的問題,也是家長們討論的重點。
同時,吃飯進餐也蘊含著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與發展價值。如何讓幼兒愛吃飯,吃好飯,是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紅黃藍幼教集團管理與研究的重點。
反思日常餐桌現象,孩子們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不愛吃飯、吃飯慢、挑食、掉飯粒、餐具使用不當、衛生習慣不佳,等等。雖然老師們在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進餐環境,比如,進餐時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但幼兒進餐始終處于被動管理中,教師會催促幼兒“快吃”、“吃完”,也會不斷提醒幼兒注意“規則”,導致幼兒體驗不到品嘗美食以及進餐本身的快樂,也無法發自內心地遵守各種文明進餐的禮儀和規范。
為了充分發揮進餐環節獨特的教育和發展價值,我們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關注每個孩子出發,了解并尊重每個孩子的問題和需要,采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進餐、文明進餐。
不愛咀嚼的丁丁“老師,我家丁丁吃飯是我最頭疼的事情,麻煩您了!”從我剛接手這個新班的第一天,丁丁媽媽的這句話就一直記在我的心里。每次喂丁丁吃飯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飯菜剛到他的嘴里,他就用舌頭使勁地把飯菜頂出來,嘴里還說著:“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時間久了,丁丁甚至因為吃飯問題不愛上幼兒園了。經過了解才知道,媽媽對丁丁照顧得格外細致,家里只做很軟的饅頭和面條,水果也只吃香蕉泥和蘋果泥??磥矶《〔皇遣粣鄢燥垼且驗樗L期吃軟爛的食物,咀嚼能力下降,嚼東西對他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知道了原因,我們決定從“牙齒的故事”人手,先解決他不愛咀嚼的問題。我們邀請幼兒園的保健醫帶來了牙齒的模型,給孩子們聲情并茂地講了用牙齒嚼東西的重要性。孩子們一個個睜著好奇的大眼睛,看得特別認真。丁丁還主動問:“老師,要是牙齒不能嚼東西會怎么樣啊?”保健老師說:“牙齒會生病呀!它會不高興,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了。你看看,大老虎最厲害吧,它的牙齒就經常用,丁丁也要像大老虎一樣吃飯啊?!甭犃诉@些,丁丁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接下來我們采取小步遞進的方法,逐漸調整食物的種類。丁丁能喝湯,我們就先從湯人手,給他盛的湯稠一些,過段日子再往湯里加米飯,然后慢慢過渡到吃正常的主食。同時,請家長相應地改變烹飪方法,增加飯菜的硬度,水果不再做成泥狀,可以先切成小小的丁,然后再大點。家園一致,孩子自然就適應得更快,來園時和進餐時的情緒也漸漸變得更加自然。
當然,每個孩子的適應都需要一個過程,每當丁丁看到食物的種類發生變化時,都會表現出不愿意接受的情緒。這時,老師就會對他說:“丁丁最棒了,我們的牙齒就像大老虎,啊嗚一口就吃掉?!苯涍^兩個月的共同努力,丁丁進餐的情緒和對食物的興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僅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地吃飯,有時還會說:“老師,我還要吃!”丁丁媽媽也告訴我們,孩子回家后也是自己吃飯,還要肉吃呢,以前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聽到孩子在家里的進步,看到孩子紅撲撲的小臉蛋兒和他吃飯時快樂的樣子,我們由衷地感到欣慰。
把青菜留給小兔子的天天平時特別愛吃青菜的天天今天卻不吃了,還說:“青菜是小兔子最愛吃的,我不要吃。”邊說邊用勺子把青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還說要把切好的青菜送給小兔子吃。老師走過去,輕聲對他說:“小兔子有青菜吃,這些菜是廚房老師給你做的,你吃吧?!甭犃死蠋煹脑挘焯觳坏珱]有高興起來,反倒急得哭了,邊哭邊說:“不行、不行,小兔子不夠吃了,就要留給小兔子,誰也不能吃,嗚嗚……”看了天天的反應,老師也糊涂了,這是什么原因呢?雖然不明白原因,但老師沒勉強他繼續吃完,而是決定先和家長溝通一下。
原來,周末時媽媽帶他去了農家院,天天喂小兔子吃青菜,可是喂到一半,青菜沒有了。當時,為了趕時間,家長和農家院的主人就告訴天天,青菜吃完了,沒有了。沒想到,天天可認真了,他惦記著小兔子,回家后無論如何也不吃青菜了,就連家里其他人也不許吃青菜,說要留給小兔子。媽媽為此很苦惱,不知道該怎么辦。
聽了媽媽的話我們釋然了,也不禁為天天的愛心而感動。但是,怎樣做才能既保護孩子的愛心,又能讓他高高興興地吃青菜呢?
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請小兔子來幫忙了。結合3歲幼兒常把假象當真實的年齡特點,我和老師們精心排練了“小兔子送青菜”的手偶劇。主要情節就是:小兔子吃了天天送來的青菜,長得又肥又壯,身體可棒了。為了感謝天天,它也為天天和小朋友們送來了一大筐青菜,希望大家都能像它一樣長得又快又好。故事結束后,我們帶著小朋友一起把青菜送到了廚房,天天激動地對廚房的叔叔說:“叔叔,您要把青菜炒得香香的,我今天要吃好多?!蓖ㄟ^這個故事,天天又開始愛吃青菜了,而且每次看到青菜都非常高興,邊吃邊說:“小兔子愛吃,我也愛吃!”看到他紅撲撲的小臉兒,媽媽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愛掉飯粒的豆豆豆豆每次吃飯老師都很頭疼,飯粒掉在桌上、地上一大片。這可怎么辦?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豆豆掉飯粒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邊吃邊說,一口還沒吃完,就和旁邊的小朋友悄悄聊天,結果飯粒就掉出來了;另外就是邊吃邊東張西望,哪個小朋友有事情他都要趕快轉過去看看,結果可想而知。吃飯不專心,當然吃不好。老師們經常提醒豆豆,可是每次都是提醒了就做到了,不提醒,就忘記了。
為此,老師們分析了豆豆的性格特點:他聰明且活潑好動,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提醒的方式只能解決一時,無法內化為豆豆的自主行為,長此以往不利于豆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決定利用值日生的制度,讓豆豆體會掉飯粒的后果。于是,我們想辦法巧妙地將掃地的任務分配給了豆豆。
午餐后,值日生開始進行收尾工作。豆豆拿起了小笤帚和簸箕一桌一桌認真地掃了起來。當掃到中間一桌的時候,他發現地上散落著很多飯粒和渣滓,由于飯粒很黏,掃了半天也掃不起來。掃了一會兒,豆豆就失去了耐心,邊掃邊說:“這是誰掉的飯粒呀?掃都掃不動!”我走過去,悄悄對他說:“是呀!真不像話,咱們看看這是誰的座位呀!”豆豆馬上站起來看了看,臉一下就紅了。我小聲說:“豆豆,你看,飯粒掉在地上真不好掃,對吧?而且還特別浪費!你覺得應該怎么辦呢?”豆豆想了想說:“我以后不掉飯粒了?!蔽矣謫枺骸澳阒滥銥槭裁纯偟麸埩?”豆豆搖搖頭。我說:“你吃飯時要專心,不說話、不東張西望,飯粒就不會掉了。”
從那次做值日開始,豆豆真的開始注意了,吃飯時說話的次數少了,也不東張西望了。即使掉了飯粒也會馬上撿起來。有時忘了,我們也不再用語言提醒,一個眼神和動作他就馬上明白了應該怎么做。
幼兒的進餐問題,既有共性,更有個性,要從進餐環節,培養每個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進餐禮儀,既要關注一般幼兒的共性問題,更要了解、尊重、關注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差異,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游戲結束了,我請小朋友們把玩具收起來放到籃筐里面,然后來我的前面排隊。聽見排隊兩個字,有些孩子不顧手中的玩具,往地上一扔便跑了過來,還有的孩子把玩具仍進籃筐中,但是仍歪了,等我發現的時候,他們已經拿著衣物排起了隊伍,也沒有看清楚到底是誰仍的,當我正要叫孩子們去把玩具寶寶撿起來收好的時候,我看見了拉拉和其他兩個孩子,他們正在收玩具,拉拉的胸前抱著兩個,手中還拿著一個,手中的一個放進籃筐中,沒放好掉出了籃筐,胸前的沒有抱牢也掉在了地上,他趕緊撿起來放進去。有的放的歪了他還小心翼翼的重新放,確定不會掉下了他才跑過來排隊,一轉頭,他又看見了一個玩具在空空的場地上沒有放好,他又趕緊沖過去撿起來放好。才一步一回頭的過來排好隊。
我對小朋友們說:“今天,拉拉是最后一個排好隊的,但是,我反而要表揚他,有的小朋友把玩具寶寶扔到了地上就過來排隊了,是他一個一個撿起來,把玩具寶寶送回家的,你們覺得他做的好不好啊?”孩子們看看他,異口同聲的回答:“好?!崩哪樇t了,害羞的笑著。
我說:“玩好游戲就要把玩具收整齊,你們能夠像他一樣做到嗎?”
以前,拉拉的習慣真的不好,我說過,他餐巾紙擦了亂丟,玩具玩到哪就丟到哪,習慣很不好,現在的他變了,從他喜歡的體育游戲著手,使他養成了游戲的好習慣。慢慢地,在其他方面,他也會逐漸的養成良好的習慣。
晨間鍛煉一直是幼兒游戲的美好時刻,特別是在分散游戲的時候,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任何一種體育游戲器械進行游戲。
小哲來到放游戲物品的籃筐邊上,朝里面張望了一下,然后拿起一個羽毛球拍,又在里面搗鼓了一會找出一個羽毛球,然后來到場地上玩起來,他把羽毛球往上一扔,然后用羽毛球拍去拍球,球被歪歪的拍到了不遠的一邊,連續做了幾次,然后他撿好球站在場地上朝四處張望,他看見我在觀察他,然后朝我跑過來說:“周老師,我和你打羽毛球好不好?”我說:“好的呀?!比缓笪乙踩ニ{框里找了一個羽毛球拍,和他找到一塊比較空的場地上,我發球,比較準確的朝他拍過去,當我想他會不會接得住的時候,他反應十分迅速的回擊,一下子就把球打了回來,我都沒有來得及接住。我很驚訝,我說:“你好厲害哦,你會打羽毛球呀?”他說:“我在家里經常和我爸爸打羽毛球的?!蔽覀冇滞媪艘粫?,他回擊的速度和力量都比較大,多數都是我沒有接到。時間差不多了,我對她說:“明天我們繼續打,再來決高下好不好。”他很高興的收拾好了游戲物品。
打羽毛球是一個十分有趣而且健康的體育游戲,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打羽毛球需要眼手身體的協調性,并且鍛煉一個人的反應能力以及身體移動的速度,要求還是比較多的,中班的孩子會玩羽毛球的并不是很多,特別是像小哲這樣比較調皮又不是很有耐心的孩子,平時他做操也不是十分認真,不太愿意運動身體,速度也不快,也不是很有耐心,沒有想到他羽毛球打得還蠻不錯,讓我驚訝的同時也十分的高興。
從這里可以看出幼兒的家庭教育方式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平時父母與孩子多玩游戲,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一些,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的掌握很多的技能,也能夠提高幼兒的體能。
《五月份大班隨筆3篇》:五月份大班隨筆第1篇 顧此失彼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秋天,我帶領幼兒在院子里揀落葉。正因園里種的都是常綠樹,因此落葉不多。到了一棵大樹下,我抬頭看了看,自言自語道:&ld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3篇》: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大班年級組要評優質課了,作為年級組長的我當然不敢怠慢。在確定科學活動“螞蟻的生活”為參評活動內容后,我便帶領孩子們開展了一些前
《大班科學教育隨筆》:第1部分不管在什么時候孩子對游戲總是很感興趣,游戲形式的多樣性也總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蟀嗟暮⒆铀季S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也懂一點簡單的推理。因此我們班的孩子最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