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父母應如何對待孩子的好奇心》,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孩子好奇心的表現
1、孩子總喜歡東摸摸、西摸摸、什么都往嘴里塞;越是不讓摸的,孩子越想摸。
2、對新奇的事情和物品非常感興趣;越是沒有看過,不知道的東西越是感興趣。
3、越是不讓放到嘴里的,孩子越是想啃一啃。
4、對熟悉的東西,很快就失去了興;再好玩的玩具,也不會玩很長時間。
5、只要是沒見過的,什么都好;玩過的,看也不想看一眼。
6、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撕壞東西,弄壞玩具。
7、會說話的孩子還會“為什么”“為什么”地問個不停。
二、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1、正視孩子的“破壞行為”
生活中孩子們的破壞行為也很多,拆、毀物品,屢見不鮮。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他好奇心的表現,把玩具汽車拆開是因為他想知道汽車里面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會使汽車轉動,如果把轱轆下來,汽車會怎樣?孩子的頭腦中充滿了新奇的念頭,于是他會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因此成人不能輕率地將孩子的某些違規行為定性為“破壞”,而應該真誠地相信,同時設法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看到他真實的需求和動機。在肯定和鼓勵孩子探索行為的基礎上講清道理,給他提供問題的答案,滿足他的好奇心。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廉價。安全的玩具,讓孩子盡情地探究和擺弄。
2、滿足孩子的收集欲
為什么在大人眼里平淡無奇,甚至是“破爛”的東西,卻是孩子心中的寶貝呢?其實孩子收集“破爛”的行為,表現出他對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孩子的眼里,普通的一顆小石子就是一粒閃光的寶石,一片干枯的樹葉也是美麗無比的神奇樹葉,如果成人輕率地將這些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扔掉,就有可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何不因勢利導,充分發揮這些“寶貝”的價值呢?
和孩子一起制作收集冊。挑選一本厚重的冊子,和孩子一起將撿來的樹葉、花朵等固定在冊子上,并幫助孩子寫出名稱或者撿拾的地點。如果孩子感興趣,還可以引導他去了解樹葉、花朵的名稱,比較其異同點。日積月累,孩子在無形中豐富和擴展了自然知識。
建立一個小型的展覽中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利用窗臺、架子或者開辟出房間的一個角落,專門存放孩子收集來的各樣東西。和孩子一起分門別類地將收集品擺放起來,并用標簽加以說明。
和孩子一起玩創意游戲。把撿來的石子洗刷干凈,按照大小、顏色、形狀分類,或是用畫筆在石頭上任意涂抹,畫出孩子心目中最美麗的石頭圖案。找一張白紙,把孩子收集的樹葉貼在紙上,做成簡單的樹葉標本,或者任意組合成不同的圖案。在這樣玩玩做做中,孩子會學到關于石頭和樹葉的很多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愈加旺盛,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3、積極回應孩子的問題
“螃蟹為什么會橫著爬?”“太陽怎么不掉下來呢?”......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他和成人的對話中增加了許多的問號,“是什么”“為什么”“會怎樣”等類似的問題五花八門,搞得大人很頭疼。成人應注意傾聽,做忠實的聽眾。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成人采取不理睬、厭煩甚至嘲笑的態度會使孩子感到沮喪,從而放棄了對問題的提問,使孩子的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泯滅了。因此,切忌“你怎么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孩子提問題的時候,你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彎下腰,目光注視孩子,用點頭和微笑鼓勵他,并且用語言表達對問題的興趣,如:“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哦!”“是嗎?”等。
如果您知道問題的答案,當然可以直接告訴他。對孩子的問題不要敷衍了事,特別不宜用一些荒誕的、不科學的內容灌輸給孩子,以免他形成對事物的錯誤認識。如果不知道的,您應如實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清楚,讓我查一查書再來告訴你。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成人可以和他一起來查百科全書,或者請教他人,甚至從網絡中尋找答案。啟發孩子思考,鼓勵他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這天,小朋友把自己喜愛的撲克、棋子帶回幼兒園,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玩。但是,接二連三出現的情景卻讓我頭疼:瑩瑩贏了,大聲歡呼;俊俊輸了大叫:“我不玩了!”蘇唯黑著臉,把棋子一撒,嘴里還嘀咕著罵人;相比之下,有些孩子則很有風度,慧欣說:“我們重新再玩吧。”靜遠說:“我下次不會輸給你!”我對不服輸的蘇唯說:“蘇唯,愿不愿意跟我下棋?”他想了一下說:“好啊!”第一盤,我讓他占上風,他高興得哈哈大笑。第二盤、第三盤,他輸了,臉色開始轉變,手一推,弄得滿桌都是棋子。其他小朋友圍了過來,我剛想開口,他們已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蘇唯輸棋了。”“還輸了幾次呢。”“輸了不可以這樣發脾氣。”“多動腦筋,下次一定會贏的。”“剛才蘇唯也贏了老師一次啊。”“對啊,誰都不會總輸,也不會總贏的。”……我發現,蘇唯居然沒有大聲抗議,靜靜地聽著,然后看著我,對我說:“老師,我們再來一盤吧!”我很高興,通過這盤棋,蘇唯發生了變化。可見,和孩子做游戲并不只是單純地玩,也是進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時機,在游戲中,孩子容易受成人態度的影響。比如在下棋的時候,很多家長一味遷就孩子,為了討他高興而故意讓他贏,這只能造成孩子盲目自信,無法接受將來的失敗。只有讓孩子正確地對待輸贏,才能使孩子更加樂觀向上,勇敢地面對挫折。
幼兒的調皮搗蛋并非天性,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去用心,我們的孩子會是體貼和充滿關愛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師,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對待不聽老師話的孩子,在我幾年的工作中是這樣進行教育的:一、讓他們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他們渾身無從釋放的能量通過正當的途徑釋放出來。我請他們做值日生給小朋友分餐具。幫小朋友疊被子等等,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二、賦予他們重任,讓他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這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很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我可以讓他們當“小小偵察員”。來“管理”其他小朋友,這樣他們在要求別人的同時,會樹立自我管理的意識,從而潛移默化的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三、以正面的表揚激勵來啟發他們。孩子都喜歡表揚、贊賞,孩子雖然調皮,但他們身上總有閃光點,我們應看到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一點點閃光之處也不應該放過。讓他們自己和別的小朋友沒有什么區別。如果他們做錯了事,教師應靈活處理,切忌盲目批評。 通過以上方法教育調皮孩子,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并非“另類”,他們與其他小朋友也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也需要表揚,需要愛,需要呵護,需要成人的提醒。與這些孩子相處好,對教育和培養好全班幼兒的良好行為品質也就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一、孩子好奇心的表現
1、孩子總喜歡東摸摸、西摸摸、什么都往嘴里塞;越是不讓摸的,孩子越想摸。
2、對新奇的事情和物品非常感興趣;越是沒有看過,不知道的東西越是感興趣。
3、越是不讓放到嘴里的,孩子越是想啃一啃。
4、對熟悉的東西,很快就失去了興;再好玩的玩具,也不會玩很長時間。
5、只要是沒見過的,什么都好;玩過的,看也不想看一眼。
6、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撕壞東西,弄壞玩具。
7、會說話的孩子還會“為什么”“為什么”地問個不停。
二、要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1、正視孩子的“破壞行為”
生活中孩子們的破壞行為也很多,拆、毀物品,屢見不鮮。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他好奇心的表現,把玩具汽車拆開是因為他想知道汽車里面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會使汽車轉動,如果把轱轆下來,汽車會怎樣?孩子的頭腦中充滿了新奇的念頭,于是他會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因此成人不能輕率地將孩子的某些違規行為定性為“破壞”,而應該真誠地相信,同時設法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看到他真實的需求和動機。在肯定和鼓勵孩子探索行為的基礎上講清道理,給他提供問題的答案,滿足他的好奇心。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廉價。安全的玩具,讓孩子盡情地探究和擺弄。
2、滿足孩子的收集欲
為什么在大人眼里平淡無奇,甚至是“破爛”的東西,卻是孩子心中的寶貝呢?其實孩子收集“破爛”的行為,表現出他對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孩子的眼里,普通的一顆小石子就是一粒閃光的寶石,一片干枯的樹葉也是美麗無比的神奇樹葉,如果成人輕率地將這些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扔掉,就有可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何不因勢利導,充分發揮這些“寶貝”的價值呢?
和孩子一起制作收集冊。挑選一本厚重的冊子,和孩子一起將撿來的樹葉、花朵等固定在冊子上,并幫助孩子寫出名稱或者撿拾的地點。如果孩子感興趣,還可以引導他去了解樹葉、花朵的名稱,比較其異同點。日積月累,孩子在無形中豐富和擴展了自然知識。
建立一個小型的展覽中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利用窗臺、架子或者開辟出房間的一個角落,專門存放孩子收集來的各樣東西。和孩子一起分門別類地將收集品擺放起來,并用標簽加以說明。
和孩子一起玩創意游戲。把撿來的石子洗刷干凈,按照大小、顏色、形狀分類,或是用畫筆在石頭上任意涂抹,畫出孩子心目中最美麗的石頭圖案。找一張白紙,把孩子收集的樹葉貼在紙上,做成簡單的樹葉標本,或者任意組合成不同的圖案。在這樣玩玩做做中,孩子會學到關于石頭和樹葉的很多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愈加旺盛,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3、積極回應孩子的問題
“螃蟹為什么會橫著爬?”“太陽怎么不掉下來呢?”......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他和成人的對話中增加了許多的問號,“是什么”“為什么”“會怎樣”等類似的問題五花八門,搞得大人很頭疼。成人應注意傾聽,做忠實的聽眾。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成人采取不理睬、厭煩甚至嘲笑的態度會使孩子感到沮喪,從而放棄了對問題的提問,使孩子的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泯滅了。因此,切忌“你怎么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孩子提問題的時候,你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彎下腰,目光注視孩子,用點頭和微笑鼓勵他,并且用語言表達對問題的興趣,如:“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哦!”“是嗎?”等。
如果您知道問題的答案,當然可以直接告訴他。對孩子的問題不要敷衍了事,特別不宜用一些荒誕的、不科學的內容灌輸給孩子,以免他形成對事物的錯誤認識。如果不知道的,您應如實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清楚,讓我查一查書再來告訴你。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成人可以和他一起來查百科全書,或者請教他人,甚至從網絡中尋找答案。啟發孩子思考,鼓勵他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孩子課間活動時,我組織孩子們到戶外做游戲。孩子們一個個興趣高漲,有的在滾輪胎,有的在爬滑梯,還有的在做拍手游戲,場面非常熱鬧。
正當孩子們玩得非常高興的時候,有個小朋友著急地說:張老師,李潤澤的鼻子出血了!”只見李潤澤仰著頭,鼻子還滴著血,被小朋友領過來。我邊給他處理邊對他說:“天氣干燥,要注意多喝點水。李潤澤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樣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這時,快嘴的劉晨陽小朋友說:“老師,李潤澤的鼻子不是干破的,是讓李金粵打的。”另一個小朋友忙說:“李金粵是高老師的孩子……”聽著他們的話,我明白了:小朋友們開始沒告李金粵的狀,是因為它是高老師的孩子。平時,對于我們老師的孩子我們都比較照顧,要求也比較松,即便做錯了事,也只是輕描淡寫。
怎樣對待老師的孩子,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老師的孩子,在園里有一種優越感,往往使孩子們追捧的對象。因此,給他們造成一種負面的影響,我做錯了沒事,我媽媽是老師,老師都認識我的媽媽不會對我怎么樣。長此以往,對老師孩子的成長會非常不利的,對其他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們為了孩子,為了所有的孩子,我們應該讓這種現象不要發生。那就要做到:老師的孩子如果犯了錯,會比其他的孩子受到更嚴厲的懲罰,讓老師的孩子明白他和其他的小朋友是一樣的。
戶外活動時,看見一群孩子們圍在一起不知唧唧咕咕說些什么,于是我走了過去,只見婭妮小朋友在神秘的跟其他孩子們說:“我聽我媽媽說老師的肚子是因為懷孕才會這么大的,他的肚子里有一個小寶寶,用不了多久她就會把肚子里的寶寶生出來。”我們也是這樣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而浩浩大聲的說:“不是!我媽媽說我是從河邊撿來的!”奇奇也在旁邊說;”對對對,我媽媽們也是這樣說的。”聽到孩子么這么說,我心里覺得婭妮的媽媽在孩子教育方面做的真的是很不錯。
孩子在長到一定年齡都會問我們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我是從哪里來的”?在我們農村很大一部分家長都會給孩子這樣一個答案: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從河邊拾來的、從路上撿到的……等等。也許家長對這樣不負責任的話不以為然,但是早教學家表示:這樣的答案會讓孩子們的對家長產生距離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當孩子們犯了錯受到家長批評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覺得我是從河邊拾來的,爸爸媽媽一點也不愛我,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讓他們產生自卑感,孩子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其實,在遇到孩子問這樣的問題時,家長們大可不必編一些諸如此類的謊言,家長們可以委婉的告訴孩子實情,還可以搜集一些圖片,幫助孩子們科學全面的了解自己是從哪里來的,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心理健康的成長環境。
《保教隨筆大班3篇》:保教隨筆大班第1篇 集體活動時他們不但不參與,還召集周圍的小朋友玩他們的東西。特別是舒雨,我給他說過很多此,叫他不要帶來,他就是不聽,也曾沒收過他的東西,還是不管用,嚴重違
《教師隨筆幼兒園大班3篇》:教師隨筆幼兒園大班第1篇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隨筆200篇》:幼兒園大班體育課隨筆第1篇 幼兒園體育教學隨筆篇一 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使幼兒獲得成功,增強自信 體育活動中要注重材料的投放,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生成和改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