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從教二十多年來,我發現家長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越來越不重視了。有的家長竟然說:“樹大自然直”。我卻不這樣認為,請家長們不妨聽一聽我的幾點建議。
有一位外國教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
孩子的心田,
是一塊神奇的土地;
播下行為的種子,
就收獲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
就收獲性格;
播下性格的種子,
就收獲命運。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古往今來,這是一條被許多事實證明了的鐵的規律。
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有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習慣,道德習慣等等。如果好的行為習慣不注意培養,不良的行為習慣也不注意矯正,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1、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
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要從日常生活的細節開始,一點一滴的教他們做起,例如,讓孩子自己整理床鋪、自己洗手帕、自己到掃房間、自己整理書包等。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做。
培養孩子的自理習慣,要持之以恒,始終如一,不要半途而廢。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反復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
2、培養幼兒勤勞的行為習慣。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根本。只有勤勞,才能艱苦奮斗,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家長忽視對孩子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例如洗衣服、掃地、倒垃圾、洗碗筷等,當孩子勞動以后,家長要給予檢查、評價,適當給予表揚批評,鼓勵他們積極勞動,樂于勞動。切忌給孩子潑冷水,挫傷他們的勞動積極性。
3、培養孩子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次,我去逛商店,看見一位母親帶著孩子逛商店,孩子執意要買一件昂貴的玩具,母親不肯,孩子就大哭大鬧,躺在地上不走。最后家長還是以給孩子買了玩具而告終。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已經習慣,只要大哭大鬧,家長就會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的不良習慣也就養成了。因此我建議家長,對孩子的文明禮貌行為教育,要抓早抓小,要從孩子日常行為表現的一些小事抓起,如挑食、任性、和大人頂嘴、說粗話臟話。
總之,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家長要引起重視,因為良好行為習慣,可以塑造出健全完美的人格;不良的行為習慣,往往會造成某些品格的缺陷,有的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一天幼兒洗手的時間,班級有一個小朋友洗完手,回到座位上,就在他快要坐下時,坐在他后面的另一個小朋友把他的小椅子往后一拖,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正好這一過程被我看見,我想教訓他,因為以成人的眼光看,這明顯是在捉弄。但我卻發現兩位當事人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又立刻爬起來,重新坐到椅子上,而拉椅子的這個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并未繼續停留在這件事上,轉而看別的東西,兩位小家伙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我也就此“忽略”了這件事。
事后我想,幸虧當時沒有教訓拉小椅子的他,這也許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已,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是“犯錯誤”。我選擇沉默也就是“淡化”了這件事情。而如果我當時教訓了他們,雖然當時可能起到了“教育效果”,但是事實上也就把這件事“強化”了。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就會形成這樣的概念:原來可以通過這樣的途徑捉弄別人。
作為一線幼教工作者,要明白當兒童的行為不適當的時候,并不能將此作為錯誤行為,也許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正在學習新的價值、規范、標準、文化等社會規則。因此,當兒童在無意的情況下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時,教師及家長要理解兒童的行為,選擇適宜的方法來對待這樣的行為。
頑皮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我班的李奇瑞小朋友上課時坐不住,做游戲時也心不在焉,近幾天,一上課就去廁所,一去大半天。讓其他小朋友去看看,原來他在墻角玩得開心。我開始反思:應該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理能力。
首先,我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創設情境,選擇一些做得好的小朋友做表演,讓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戲中提高是非辨別能力。
其次,我自編一些故事或者歌曲,讓幼兒欣賞,通過回答,讓幼兒明確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讓幼兒在故事和歌曲氛圍中得到教育。
另外,我注重對幼兒及時肯定和表揚,對特殊的幼兒,手把手地教,不急于求成,堅持不懈,逐步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前幾天的大霧天氣,讓人感覺有點沉悶,今天難得的艷陽高照,在教室里憋悶了幾天的幼兒,像出籠的小鳥在院子里飛跑,滑梯上、蕩船上、蹺蹺板上……到處是幼兒的歡笑聲。我在不停地巡視著幼兒的安全,時不時地制止幾個調皮的幼兒。當我走到滑梯時,看到有很多紙片散落在地上,我沒有撿起來,而是問幼兒:“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垃圾我們怎么辦?”“把它撿起來放在垃圾桶里”,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這時我也趁機教育他們說:“對,有垃圾我們要及時撿起來,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老師說沒說,我們要做一個講衛生愛清潔的好孩子,讓我們的環境美起來。”活動結束后,我發現有好幾個幼兒撿起了垃圾,可見,良好習慣要從娃娃做起。
本學期,我班推行了“值日生”制度,每天輪流選兩個小朋友當值日生為大家服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體會到能為小朋友和老師做些事情,是很快樂的事情。能當上一名光榮的值日生,成了孩子們最期盼的事情。
這一天,陽陽當值日生。她帶上紅胸卡顯得非常精神,興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下午,我讓陽陽給小朋友發桔子時,宇宇跑過來告狀:“陽陽給苗苗和她自己發大桔子。”我正忙著給小朋友喂藥,就隨口說了一句:“什么大的小的,都能吃。”宇宇沒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我正在給孩子們梳頭,聽到幾個孩子私下議論:“陽陽給她自己和她的好朋友挑大桔子,鄭老師也不管!”“下次輪到我當值日生時,我也給自己挑大的發……”看來,我對這件事的處理,引起了孩子們的不滿。桔子的大小雖是小事,但我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卻很大。仔細考慮之后,我組織孩子們討論“你喜歡什么樣的值日生”。孩子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應該是先想到大家,后想自己。”“對待其他的小朋友要跟對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樣。”“做事情要公平,不偏心。”……經過討論,孩子們都明白了應該怎樣做值日生,什么樣的值日生才是大家喜歡的值日生。
一場值日生風波就這樣平息了,我也相信今后的“值日生”一定會做得更好。孩子身邊無小事,我們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件“小事”,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劉澤揚是我班的一名小男生,聰明活潑又可愛。課堂上主動積極發言,課間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間。每天總是這樣,他不光自己跑,有時還拽住小朋友衣服跑。這是多么危險呀,萬一撞到孩子,地上還是瓷磚,摔一跤多疼啊。于是下課后我常盯著他的行動,今天下課后,他又犯毛病了,我頓時火冒三丈,“劉澤揚你進來”,我連喊三聲,他裝沒聽見。我正要出去把他拉進來時,看到地上有許多廢紙屑,主意來了,今天我讓他沒時間玩。劉澤揚你把地上的紙屑是干凈,這時他很聽話一會地上的紙屑沒有了。小朋友的圖畫本交上來時,讓他看看本子放得是否整齊,封面是否朝上,如果錯了糾正過來。還會讓他收拾彩筆,這樣下來效果還真不錯。
通過這件小事,教師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做一個有心人,用多種方法來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孩子的行為習慣需要老師慢慢來培養。
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應該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可是我剛接任大班時,孩子們玩玩具弄得滿地都是,課本我今天找不到了,后天他找不到了,跳繩隨玩隨扔,日常活動搞得亂七八糟。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加強孩子的養成教育。
上課的時候,我教孩子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發現哪個孩子坐不端正,我會及時提醒。我給孩子們編了好多提示語,如:1、2、3坐好了;小眼睛看老師;小嘴巴閉起來;小手放放好。就連跳繩我也給每個孩子規定了掛鉤,誰的跳繩挽得不標準,從鉤上一看便知。下課,我提醒幼兒將桌椅排排隊。我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久而久之,這些孩子都已成習慣,不再用老師提醒,孩子們個個做得很好。
良好的習慣,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終生受益。
《幼兒大班教育隨筆3篇》:幼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隨著年齡的增長,升入大班后,孩子們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觀點也已經從小班的“逆來順受”變成了“敢于創
《幼兒園老師隨筆大班50篇》:幼兒園老師隨筆大班第1篇 大班教育筆記(一): 感受孩子們的變化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教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
《幼兒大班教育隨筆60篇》:幼兒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1、有趣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自由分散活動,我剛走出活動室,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圍在一起大聲地說:“哇塞!好漂亮呀!”“對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