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環境創設的具體要求》,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環境創設的具體要求
1.創設區角數量:小班6個、中班7個、大班8個。
2、常規區角:要有包括訓練語言、音樂、美術、數學、體能、與幼兒年齡相符的生活和交往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區角和特色區角。(缺區角內容和下一次檢查與上次無更換材料扣兩分)
3、創設、營造支持幼兒學習和活動安全、寬松、愉悅的教育環境。活動室內有三個及以上明確劃分的活動區,空間安排合理,大部分活動不會相互干擾,幼兒取放活動材料方便。所展示的材料或作品與當前教育活動有密切的關系。鼓勵幼兒參與環境布置。主題墻要與主題相吻合,主題之間要有銜接。
4、要注重教育性:使環境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與幼兒發展目標相吻合,具有挑戰性;安全性:注意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及所陳列物品的安全性,以免幼兒因好奇、好動而發生意外;實用性:每個區角要有讓幼兒看懂的玩法說明和人數設置。參與性:所有孩子能積極參與到區域活動當中,根據自己的自我意愿需求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在區域活動中表現興趣盎然,體現幼兒個性,在各區角自由而有序的進行著探索和學習,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各區角活動不受干擾??茖W性:區域之間安排要合理,教師根據空間合理設置人數。各區角間界別明顯,避免干擾。美觀性:在造型設計和色彩選擇上要力求簡潔、美觀、協調,讓人感到舒適、愉悅。隨教學需要不斷更新,以豐富的教玩具來刺激幼兒感官從而誘發幼兒快樂學習的情緒(即有觀賞性和操作性)。
宋慶齡說過:把最美好的給孩子。最美好的莫過于在孩子們周圍、時時與他們互動、處處與他們交流,其中飽含無盡的歡樂和滿足,而最最符合這些條件的無疑就是——環境。在有幸參加了環境交流觀摩會之后,對于“環境”的理解更加深刻,沉下心來,反思自我,將幾點心得作一總結:
一、 環境不是裝飾,是自然、田園、有生命的。柳斌先生說:“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孩子,社會的孩子,但首先應該是自然的孩子,大地的孩子。我們需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天真,不能以一代人的刻板為代價,因為這種呆板所鈍化的,恰恰是人類活躍的思維,被磨損的恰恰是靈感與悟性?!笔兄比龍@的溫馨田園小家,運用親和的布藝、自然的竹藤草木、棉麻紙類的材料,營造了自然的淳樸的純粹田園小家,孩子們生活其中,歡樂不言而喻;幼兒園里飼養的動物朋友以及種植的各種綠色植物,無不充滿靈性與生命,孩子們在中間擁有愛心、責任心,收獲的是滿滿的愛、暖暖的心。
二、 環境不是擺設,是真實、生活、像家一樣的。蒙特梭利強調:“為了讓孩子能自我學習,兒童之家必須是一個真實的環境,每一樣環境都是真實可用,可以自主選擇的”。看到種種真實的鍋碗瓢盆、茶具、餐具、刀具在孩子們的手中揮舞著,相信他們的心中定是充滿喜悅的成功與自豪,在叮叮當當的操作中,他們會是一群獨立、自主的孩子,這對他們的將來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布藝沙發、童趣靠墊以及琳瑯滿目的掛飾、吊飾,盡顯家的氛圍,在這其中,孩子們悉心照顧著、呵護著,享受“家”所帶來的幸福與滿足。幼兒園真正成為孩子們所期盼的第二個小家。
三、 細節決定成敗,文化決定高度。在很多幼兒園,隨處可見丟棄的小小垃圾、老師煞費苦心收集來的半成品無用武之地,市直幾所幼兒園的精辟做法給了我極大的啟發和思考:小小垃圾經過變身也可以有巨大作用,半成品材料稍作修飾也可以那樣美觀。酒瓶、泥巴、瓶蓋、紙盤、紙箱以及小小的碎紙片搖身一變,看到的是極富美感、極有文化的藝術品,擺放在幼兒園的角角落落,映射出的是幼兒園的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在實地觀摩了市直一幼的環境之后,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幼的孩子真幸福。生活在一幼這樣豐富、充實、文化、美的幼兒園真的是極大的幸福!從幼兒園的大環境,到走廊、班級環境,再到主題墻、區角環境,老師的用心盡顯其中,最最觸動我的還是孩子們的區域活動:規劃不一的各式區角、琳瑯滿目的各式材料,孩子與區角、材料的最大限度互動,我相信:孩子們會快樂、會收獲、會成長、會進步!交流會的時間雖不長,帶給我的啟迪和思考是長長的、遠遠的:幼兒園的環境為什么是這樣的?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對孩子有何發展?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孫秀紅主任提出的幾個“為什么”確實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市直幾所幼兒園在經過多年實踐,也給我們做出了領袖般的榜樣示范作用,在他們的引領下,相信我們會有所收獲、有所啟發、有所創新、有所進步。幼兒教師肩上的責任很重,我們需要賦予孩子怎樣的成長環境,是值得我們用接下來的時間好好去研討實踐的。努力思考,認真實踐,做新時代的幼兒教師!
環境創設的具體要求
1.創設區角數量:小班6個、中班7個、大班8個。
2、常規區角:要有包括訓練語言、音樂、美術、數學、體能、與幼兒年齡相符的生活和交往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區角和特色區角。(缺區角內容和下一次檢查與上次無更換材料扣兩分)
3、創設、營造支持幼兒學習和活動安全、寬松、愉悅的教育環境?;顒邮覂扔腥齻€及以上明確劃分的活動區,空間安排合理,大部分活動不會相互干擾,幼兒取放活動材料方便。所展示的材料或作品與當前教育活動有密切的關系。鼓勵幼兒參與環境布置。主題墻要與主題相吻合,主題之間要有銜接。
4、要注重教育性:使環境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與幼兒發展目標相吻合,具有挑戰性;安全性:注意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及所陳列物品的安全性,以免幼兒因好奇、好動而發生意外;實用性:每個區角要有讓幼兒看懂的玩法說明和人數設置。參與性:所有孩子能積極參與到區域活動當中,根據自己的自我意愿需求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在區域活動中表現興趣盎然,體現幼兒個性,在各區角自由而有序的進行著探索和學習,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各區角活動不受干擾??茖W性:區域之間安排要合理,教師根據空間合理設置人數。各區角間界別明顯,避免干擾。美觀性:在造型設計和色彩選擇上要力求簡潔、美觀、協調,讓人感到舒適、愉悅。隨教學需要不斷更新,以豐富的教玩具來刺激幼兒感官從而誘發幼兒快樂學習的情緒(即有觀賞性和操作性)。
社區教育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社區教育的優越性在于其通過社區內的環境布置,人文氣氛,以及所組織的各項大型專題活動,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那么,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中,如何開發,利用園外環境――社區教育活動,從多方面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自然而然的環境教育,拓寬幼兒的環境保護的視野,從而自發地產生愛護環境的情感呢?在此談談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讓幼兒到社區宣傳環境知識,萌發愛惜一草一木的意識。
實踐,永遠是鍛煉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好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知識,并逐漸地表現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紹環境知識的熱情。惜逢我園地處江灣橋南紡織路,隸屬中海名都小區。我決定利用這一無意識的行為,組織幼兒大膽地向名都小區里的居民們,路人宣傳環境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愛惜環境的情感。
于是,我們班里首先開展了“名都環境宣傳員”的競選活動,讓幼兒自己評比誰是最佳宣傳員。孩子們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競賽,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終于選出了幾名“環境宣傳員”。我們要求他們以自己是一名“環境宣傳員”的身份向小區居民或路人宣傳節約用水,講衛生等知識;向阿姨們講垃圾分類放的重要性;向吸煙的叔叔宣傳香煙的害處多;向公公婆婆講愛護草木等,共同營造小區美麗的環境。
小小“宣傳員”稚嫩的話語,簡單而生動的講述,既贏得了周圍群眾的贊許,也增強了孩子宣傳環境知識的信心。自此以后,班上的幼兒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但積極學習新的環境知識,還大膽地向別人宣傳,對不良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習慣敢于提出批評,孩子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二、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同提高環保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都在孩子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設法讓家長共同培養參與社區活動,爭取家長參教、議教、助教,進而識教,懂教,共同培養環保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玩具。家長們幫助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共同制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制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制作的玩具車;還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鍛煉了家長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
經過和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使孩子們對參加社區環?;顒拥臒崆檫M一步提高,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會變寶,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利用廢物制作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了幼兒的變廢為寶的觀念。可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社區的輻射作用,在我們的教育中已初見成效。
利用社區活動進行環境教育的效果是顯著的,孩子們明白了自己什么行為對環境好,什么行為不好,慢慢地把學習環境知識的興趣升華對環境問題的興趣。他們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環境,不斷地在社區中交流與分享環保信息,逐漸萌發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為保護周圍社區環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社區活動資源,帶領幼兒在“走出去”中豐富環境知識和經驗,創設理想的教育環境仍是我們今后探索的方向。
教育隨筆:環境創設的意義
孟母教子三次搬遷的典故眾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成就了一代偉大的思想家。長期以來環境對人的影響有目共睹,對人的影響甚遠,特別是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來說,更為至關重要。這個學期,我們大一班的老師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環境,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氣氛,對本班的室內環境進行全方位的改觀。
我們班主墻的內容:“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這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是用收集的報紙、光盤等廢舊材料制作而成。這其中有兩層意義,其一,是讓孩子們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其二,教育孩子例行節約不能浪費。
室內最高的墻壁上端,有一藤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南瓜,它如此的默默無聞,它那由低向高攀爬的樣子,好像是在對孩子們說話:“孩子們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就一定會成功”幼兒園的保安員,還為它送上了一首打油詩:“南瓜爬滿房,綠葉根系壯;瓜果長滿藤,從綠變到黃?!?/p>
教室墻壁上的掛飾,天花板的吊墜,都是孩子們平時親手制作的作品,有京劇臉譜、青花瓷主題的盤子,還有孩子們給父母洗腳的照片,老師們加以裝點,就成了教室里濃墨重彩的風景。“他們”時刻告訴著孩子們,中華民族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去發揚。
所有的裝飾品,都是來源于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每當孩子們來到活動室,就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那里,他們會高興的說:“看到了嗎這個是我畫的......”“快看快看那個是我自己剪的呦......”,這種喜悅的心情無法用言語表達,這樣的形式給了孩子極大的肯定和鼓勵。
不同的環境,帶著不同的風景,不同的風景給予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啟迪,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這些聰明可愛的寶貝們,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大二班有27個孩子,13個男生,16個女生,嘿嘿!女生多了兩個吧,那就是蘭蘭老師和我了,他們共同生活了兩年,親切的就像一家人了.
大二班大多時候是和諧的,不過也有讓蘭蘭老師和我頭痛的時候,新穎是個性格古怪的小女孩,為什么說她古怪,就因為她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這不,今天又無緣無故的把小男孩樂樂的彩筆扔了一地,樂樂不高興了,她趴在地上就哭,我了解她,如果接著去抱她,她一定反抗,我只好蹲在她面前,微笑著問她累了嗎,需要老師抱抱嗎?她不理我,我沒放棄,試著去抱她,她沒有掙扎,我趁機把她抱在懷里,她軟軟的小身體貼在我的懷里,微微顫抖著,就像放縱夠了需要別人的安慰.抱著變乖的新穎,突然有種感慨,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如果生活中有不如意,我們不是圣人,沒那么偉大,都會鬧點小情緒,特別是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你不會虛偽,不會偽裝,是那么透明,盡情著發泄著,這無意間就會傷害自己的親人,當自己像新穎小朋友那樣發泄夠了,累了的時候,多想最親的人能夠理解自己,那時脆弱的心靈最想有人安慰,所以,我們要記住,只要是你愛的人,不管他傷你多深.在他發瘋累了的時候,給他(她)一個溫暖的懷抱吧!別和他(她)們慪氣,對他不理不睬,那樣會讓他(她)們更傷心的!
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大班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大班教育隨筆200篇范文》:大班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師教育隨筆1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幼兒園教師教育抱著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新的渴望,幼兒園教師教育再一次迎來了那群活潑天真的孩子們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50篇》:大班幼兒教育隨筆簡短第1篇大班教育隨筆記錄【1】把機會給每一位孩子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
《大班科學教育隨筆》:第1部分不管在什么時候孩子對游戲總是很感興趣,游戲形式的多樣性也總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蟀嗟暮⒆铀季S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也懂一點簡單的推理。因此我們班的孩子最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