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小班教育隨筆《禮貌要從小培養》,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寶寶外出禮儀小貼士
1 外出攜帶便便噓噓必備物品:嬰兒護膚柔濕巾(更換尿布時擦小屁屁用,還可有效防止紅臀)、保鮮袋、大方巾(更換尿片時墊在寶寶屁屁下)、尿布。
2 更換尿片或大小便都要在洗手間進行。
3 用過的一次性紙尿片要疊成形狀小巧的方包狀,從無粘貼片一側卷疊成卷后,將兩側粘貼片粘住。
禮貌要從小培養
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這孩子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出身名門望族”等,這些感覺從何而來呢?就是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來的,決不是某個人用嘴宣揚自己的家世就能夠獲得人們的尊重,良好的禮貌素養是從小培養出來的。
同樣的道理,寶寶在外出的時候也要講禮儀。很多媽媽都說,寶寶外出時最頭疼的就是便便和噓噓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正是寶寶外出禮儀的頭等大事。就如我在商場里看到的上述驚人一幕。
寶寶外出禮儀
在外出的時候,寶寶要穿外出服,既培養寶寶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穿著整齊的寶寶也會贏得更多贊美和喜愛的目光。一個一身邋遢或是穿著秋衣秋褲出現在商場的寶寶,所遭遇到的很可能是嫌棄或不屑的目光,要知道這些目光對寶寶的性格和情緒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西方的童裝外出服都是不開檔的,除了哈衣、爬服在檔部有暗扣設計,其實這也在傳達出一種教養孩子的方式,讓寶寶很小就知道大小便要去洗手間脫褲子、要在馬桶上完成,任何時候都不能隨地大小便?,F在國內童裝的外出服大多也不開檔,所以,在寶寶外出時,請盡量使用一次性紙尿褲或傳統布尿片。
外出時間盡量避開寶寶大便的時候,毛豆一般在清晨大便,所以帶他出門基本不需要顧慮這個問題。其實,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規律,會給媽媽們減輕不少負擔。
在出門時遇到需要更換尿片的情況,最好選擇去洗手間進行,現在的大型商場的洗手間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設施,有些甚至設有母嬰室,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解開寶寶的衣服,那樣既是對寶寶的不尊重,也是對公眾環境的一種妨礙。另外,用過的尿片要卷裹成一個小方包,整張的大尿片直接丟進垃圾桶很容易卡在里,會給其他人扔垃圾造成麻煩。
我曾在公園看到一個4歲的小男孩蹲在路中間尿了一大片,之后還得意地把媽媽拉過去看他尿出的圖案,而其他的行人則紛紛避開那里行走。其實,大一點的寶寶也要領他去洗手間,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寶寶對生殖器官的私密感,同時要讓他知道,不論年齡大小,在需要方便的時候只能也必須去洗手間。
在夏天,很多媽媽都不愿再給寶寶使用尿布,那么在外出時可攜帶一些保鮮袋,找不到或來不及找洗手間的時候,就用塑料袋盛放便尿來應急吧,然后把口束緊丟到垃圾桶里。
淑女和紳士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也是偽裝不來的,它必定是經過生活的沉淀和積累所釀成的一杯美酒,越陳越香。對于孩子而言,這種禮儀的熏陶和培養開始得越早,所收到的效果就越好、越自然。
現場版寶寶上廁所
有一次我帶毛豆逛商場,在大堂里被一出現場版的寶寶上廁所震得瞠目結舌。一位媽媽抱著寶寶向一個垃圾桶里撒尿,確切地講,只是朝垃圾桶的大致方位噓噓,因為寶寶根本不能準確地尿在垃圾桶的方形開口處,晶瑩的尿線劈劈啪啪地打在垃圾桶上,水和金屬的敲擊聲十分清脆,然后更多的尿都淅淅瀝瀝地落在了地板上。那是一家明亮整潔的大型商場,毛豆的目光就深深地被那個情景吸引住了。
慌亂之中,我當時一把抱起毛豆奔向商場的游戲區,嘴里還念叨著,快點去快點去,我們要去海洋球池了,我們要去打滑梯了,我們要去蕩秋千了……只希望盡量分散毛豆的注意力,讓他剛才看見的那一幕快點過去,不要在他腦海里留有任何記憶。
孩子的天性愛游戲,這不僅是因為游戲的形式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而且是因為游戲能滿足幼兒模仿、交往的需要,因此游戲成了幼兒生活的第一需要。游戲的種類有許多,比如:結構游戲、表演游戲、體育游戲,還有角色游戲,而在眾多游戲之中,最受小班幼兒青睞的仍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愛的角色,在游戲中創造性地再現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形象和活動,它為獨生子女參與社會生活、獲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機會。在角色游戲中,他們動腦筋、出主意,創造性地反映生活,盡情地抒發著自己的感情,他們體會著做“醫生”解除“病人”的自豪感,當“媽媽”對“孩子”的親切感……同時,“乘汽車”要排隊,買東西要文明,“好朋友”要相親相愛,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游戲中已成了一種約定 ,俗稱的規則,每個孩子都必須遵守,否則,會受到輿論、譴責。孩子從這些準則中學會了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角色游戲能促進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識。
一、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能為幼兒創造再現生活的空間。
小班幼兒因其年齡特點,活動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游戲內容也比較簡單。我們經??梢园l現,幼兒有時會用圓盤做駕駛盤,想象著在街上開車并模仿汽車喇叭聲;有時幼兒又會抱著娃娃對娃娃自言自語,這些都是幼兒最初的角色意識。小班幼兒喜歡角色游戲,我們就要想辦法多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使小班的角色游戲無論是內容、形式變得更豐富、更有趣味性、更有吸引力。幼兒剛進入一個新環境,情緒波動較大,對外界的人或事易排擠,同時也表現出想家、念家的情感,教師的安慰話自然少不了,可一下子面對眼前這么多的幼兒,教師該如何一一應對呢?此時,我們通常的辦法是讓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一個三歲孩子的生活經驗可能只來自家庭和托兒所,因而娃娃家就是這個年齡階段最喜歡玩的角色游戲。娃娃家里必備的一些玩具是娃娃、家具、餐具,常用的生活用品等。他們把對父母親的思念轉移到對娃娃的關心、照顧上,以此來體驗父母親對他們的體貼和愛撫,這也是他們對所了解的生活的再現。
二、通過角色游戲,為幼兒創造與同伴之間交往的空間。
角色游戲可以通過幼兒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而實現角色的轉換,使其進入他人的角色,體驗各種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經驗,從而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狀況。小班幼兒已形成了初步的角色心理,這為幼兒逐步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進行多種角色的轉換提高角色游戲的水平奠定了基礎。
3歲前的幼兒由于獨立性差,他們的社交活動往往只限于父母、親人、家庭范圍之內,和別的兒童接觸很少,即使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彼此很少交往。幼兒園使幼兒生活周圍的人增加,每天能接觸到許多同伴,他們會從不認識到認識,直到熟悉。在幼兒的交往過程中,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交往的場合,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由于角色和角色的關聯,角色和主題的關聯,幼兒嘗試著交往的多種方法,感受到交往的成功和失敗,這些都促使幼兒去調節自我,理解他人,盡早走出“自我中心”角色游戲,幫助幼兒學習建立了良好的伙伴關系,增強了幼兒的角色心理,讓幼兒體驗到了交往的樂趣,學習了交往的技能。
三、細心地觀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指導空間。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發自生的游戲,必須確保幼兒有選擇、交往、表現、創造的自由。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適時適宜的指導,而觀察又是指導的前提,觀察就如教師工作的探路器,是為了更仔細更具體地了解幼兒游戲,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缺乏觀察的指導,使教師走入盲區,武斷的歧路,與自由自主的角色格格不入。沒有觀察而對游戲所謂的指導實際上是教師中心式干預,當教師并未了解幼兒想說什么就盲目指揮,必然抑制和挫傷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小班幼兒從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到適應幼兒園生活,最后到喜歡上幼兒園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游戲生活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而游戲中,角色游戲在這一年齡段,對幼兒產生的效果是功不可沒的,它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發展,通過角色游戲強化了幼兒初步的社會文化意識和社會角色規范,初步培養了幼兒友好相處、互相合作的精神。因而,教師在角色游戲中更要勤思考、勤分析、勤總結,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內容、游戲材料,通過啟發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想象,讓幼兒展開聯想的翅膀,在角色游戲這塊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最佳時期就是小班階段,同時也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看,年齡越小越單純,可塑性越強,越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及習慣越易成功。同時,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已發展得比較自如,他們已能夠掌握各種運用大肌肉的動作和某些運用小肌肉的精細動作,這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自身也產生了獨立地進餐、盥洗、睡覺、穿脫衣服的愿望。這時,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辦一切,而要針對他們的發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會,幫助他們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幼兒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四者認識一致、態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動一致,才會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庇變荷钭岳砟芰Φ呐囵B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想要寶寶高興起來也不難,只要你想學就很簡單。
1.一個手指點點點 (伸出一個手指點寶寶)
兩個手指敲敲敲 (伸出兩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敲)
三個手指捏捏捏 (伸出三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捏)
四個手指撓撓鬧 (伸出四只手指在寶寶身上輕撓)
五個手指拍拍拍 (兩個手對拍)
五個兄弟爬上山 (從寶寶的下身做爬山狀)
幾里古嚕滾下來 (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撓)
2.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 (拍拍你的雙手)
手指伸出來, (伸出你的食指)
眼睛在哪里? (用一種夸張的語氣問)
眼睛在這里, (指你的眼睛)
用手指出來。 (一邊指著你的眼睛一邊用眼神鼓勵你的孩子)
靈活變化:可以把眼睛改成其它任何一個身體部位,比如鼻子嘴巴等等。這個游戲教會孩子認識五官和身體的部位,讓他增強自己的身體意識。
3.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邊點著她的手指頭邊說)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從胳膊一步步點到肩膀)
耳朵聽聽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點點眼睛)
鼻子聞聞 (點點鼻子)
嘴巴嘗嘗 (點點嘴巴)
咯吱一下 (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勁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
寶寶外出禮儀小貼士
1 外出攜帶便便噓噓必備物品:嬰兒護膚柔濕巾(更換尿布時擦小屁屁用,還可有效防止紅臀)、保鮮袋、大方巾(更換尿片時墊在寶寶屁屁下)、尿布。
2 更換尿片或大小便都要在洗手間進行。
3 用過的一次性紙尿片要疊成形狀小巧的方包狀,從無粘貼片一側卷疊成卷后,將兩側粘貼片粘住。
禮貌要從小培養
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這孩子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出身名門望族”等,這些感覺從何而來呢?就是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來的,決不是某個人用嘴宣揚自己的家世就能夠獲得人們的尊重,良好的禮貌素養是從小培養出來的。
同樣的道理,寶寶在外出的時候也要講禮儀。很多媽媽都說,寶寶外出時最頭疼的就是便便和噓噓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正是寶寶外出禮儀的頭等大事。就如我在商場里看到的上述驚人一幕。
寶寶外出禮儀
在外出的時候,寶寶要穿外出服,既培養寶寶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追求,同時穿著整齊的寶寶也會贏得更多贊美和喜愛的目光。一個一身邋遢或是穿著秋衣秋褲出現在商場的寶寶,所遭遇到的很可能是嫌棄或不屑的目光,要知道這些目光對寶寶的性格和情緒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西方的童裝外出服都是不開檔的,除了哈衣、爬服在檔部有暗扣設計,其實這也在傳達出一種教養孩子的方式,讓寶寶很小就知道大小便要去洗手間脫褲子、要在馬桶上完成,任何時候都不能隨地大小便?,F在國內童裝的外出服大多也不開檔,所以,在寶寶外出時,請盡量使用一次性紙尿褲或傳統布尿片。
外出時間盡量避開寶寶大便的時候,毛豆一般在清晨大便,所以帶他出門基本不需要顧慮這個問題。其實,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規律,會給媽媽們減輕不少負擔。
在出門時遇到需要更換尿片的情況,最好選擇去洗手間進行,現在的大型商場的洗手間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設施,有些甚至設有母嬰室,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解開寶寶的衣服,那樣既是對寶寶的不尊重,也是對公眾環境的一種妨礙。另外,用過的尿片要卷裹成一個小方包,整張的大尿片直接丟進垃圾桶很容易卡在里,會給其他人扔垃圾造成麻煩。
我曾在公園看到一個4歲的小男孩蹲在路中間尿了一大片,之后還得意地把媽媽拉過去看他尿出的圖案,而其他的行人則紛紛避開那里行走。其實,大一點的寶寶也要領他去洗手間,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寶寶對生殖器官的私密感,同時要讓他知道,不論年齡大小,在需要方便的時候只能也必須去洗手間。
在夏天,很多媽媽都不愿再給寶寶使用尿布,那么在外出時可攜帶一些保鮮袋,找不到或來不及找洗手間的時候,就用塑料袋盛放便尿來應急吧,然后把口束緊丟到垃圾桶里。
淑女和紳士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也是偽裝不來的,它必定是經過生活的沉淀和積累所釀成的一杯美酒,越陳越香。對于孩子而言,這種禮儀的熏陶和培養開始得越早,所收到的效果就越好、越自然。
現場版寶寶上廁所
有一次我帶毛豆逛商場,在大堂里被一出現場版的寶寶上廁所震得瞠目結舌。一位媽媽抱著寶寶向一個垃圾桶里撒尿,確切地講,只是朝垃圾桶的大致方位噓噓,因為寶寶根本不能準確地尿在垃圾桶的方形開口處,晶瑩的尿線劈劈啪啪地打在垃圾桶上,水和金屬的敲擊聲十分清脆,然后更多的尿都淅淅瀝瀝地落在了地板上。那是一家明亮整潔的大型商場,毛豆的目光就深深地被那個情景吸引住了。
慌亂之中,我當時一把抱起毛豆奔向商場的游戲區,嘴里還念叨著,快點去快點去,我們要去海洋球池了,我們要去打滑梯了,我們要去蕩秋千了……只希望盡量分散毛豆的注意力,讓他剛才看見的那一幕快點過去,不要在他腦海里留有任何記憶。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三位老師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蔽易屝∨笥严嗷z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著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里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抵觸的心里,心里非常的不樂意,因為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初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了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么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并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所有的幼兒園里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為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著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教師隨筆小班3篇》:教師隨筆小班第1篇 有趣的點心時間 今天孩子們的早點是圓圓的芝麻餅干和方方的薄餅干還有小饅頭。說實話,孩子們每天的早點都差不多,因此孩子們吃這些餅干的時侯興趣都
《保育員隨筆小班17篇》:第1篇保育員隨筆小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怕
《幼師教育隨筆小班17篇》:第1篇幼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在小班游戲時最不應該做什么 幼兒老師在與小班小朋友玩游戲時,最不應該做幾件事情,幼教們必須掌握。那么到底幼兒在小班玩游戲時,不能做哪些事情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