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飄揚的“彩旗”》,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為了更好地開展親子活動,我簡單地向幼兒介紹了“飛轉的彩旗”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要求孩子們回家后跟爸爸媽媽共同完成彩旗的制作。
第二天,孩子們帶來了自己的作品,早鍛煉時,他們一邊欣賞著同伴的彩旗一邊拉著自己的彩旗轉得飛快。可是,朱敏的“彩旗”總是往下掉;錦鴻的“彩旗”老也飛不起;鶴源的“彩旗”怎么也轉不動,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招呼孩子們一起找原因。很快,孩子們就議論開了:“朱敏的彩旗用筷子做,筷子太重當然飛不起,要用吸管就好了。”“錦鴻的彩旗用了硬卡紙,應該用紙片才飛得起。”“鶴源的紙片貼成了一個方向,要一正一反才轉得快。”原因找到了,這些孩子告訴我回家后將重新做,一定要讓彩旗轉得飛快。
就在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議論、高高興興玩耍時,晏彤、怡甫、婷婷等幾個小朋友默默地站在一邊。看到這情形就知道他們沒有完成任務,我分別詢問了幾個孩子,怡甫說:“我做了,但忘記帶來。”晏彤說:“我今天回家再做。”婷婷說:“我媽媽不準我做。”
利用接孩子的時間,我問了婷婷媽媽不準做的原因,她說:“孩子現在只知道玩,應該以學習為主,我覺得做彩旗對她的幫助不大,所以沒讓她做。”為這事,我和婷婷媽媽交流了很久,告訴她:“孩子學習有很多方式,并不僅僅指寫字做作業,還包括很多方面,制作彩旗的過程中我們不但可以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讓孩子發現問題從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動手、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聽了我的一番話,婷婷媽媽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表示今后一定配合老師,支持孩子多參與這方面的活動。
孩子就要進入小學了,像婷婷媽媽這種現象還是很普遍的,我們平時應該多跟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了解幼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大班年級組要評優質課了,作為年級組長的我當然不敢怠慢。在確定科學活動“螞蟻的生活”為參評活動內容后,我便帶領孩子們開展了一些前期的準備活動。我讓孩子們去幼兒園各個角落尋找螞蟻,看看螞蟻最愛在什么地方活動,螞蟻的外形特征是怎樣的,然后把這些記錄下來。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沒過多久就完成了任務。我正想把孩子們帶回活動室,忽然有個孩子問道:“老師,螞蟻最愛吃什么東西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說糖,有的說面包,還有的說青草……這不正是我公開活動要探索的內容嗎?我心中暗喜,及時把問題拋給了孩子:“這個老師也不知道,你們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也可以查查資料,然后把螞蟻愛吃的食物帶到幼兒園來,下次活動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公開活動開始了,我先讓孩子們介紹自己帶來的食物,然后猜哪一種食物是螞蟻最愛吃的。孩子們思維活躍,發言積極。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幾個孩子也發了言。開頭很順利。下一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讓孩子們按組把帶來的食物分別放在塑料圈內側。再把裝著小螞蟻的瓶蓋打開,放在塑料圈中間,讓螞蟻爬出來,然后觀察螞蟻往哪兒爬,最后各小組按螞蟻聚集多少給食物排名。很快25分鐘過去了,孩子們通過觀察得出了初步的結論,即螞蟻最喜歡吃糖等甜食,不愛吃青草。我正想請孩子們輕輕地把螞蟻裝回瓶子,進入最后的總結、評價環節,突然一個孩子說:“老師,小螞蟻還沒吃完東西呢!”“吃不完就搬回家吧!”另一個孩子接著說。“那它們怎么搬東西的呢?剛才我們沒看見呀。”“老師,先別把小螞蟻裝進瓶子,我們再看看吧,也許吃不了那么多,它們就會搬走。”看來孩子們余興未盡。我抬頭看了看墻上的鐘,半小時的活動時間就要到了,如果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就會大大超時,從而影響我這次公開活動的評比結果,因為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評價指標就是教師對活動時間的把握是否恰當。于是,我以不容商量的口氣說:“小螞蟻累了,讓它們回瓶子休息吧。”聽了我的話,孩子們只得很不情愿地把螞蟻裝進瓶子。就這樣,活動“圓滿”結束了。
在評價、反思的時候,教師們就針對“活動中如何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向下一環節”作了探討。有的說用有趣的游戲情境吸引孩子,有的說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常規……其中有位教師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孩子不愿停止操作,是因為他們的情感和探索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像本次活動,孩子們不愿意把小螞蟻裝進瓶子,是因為孩子還想知道更多關于螞蟻的秘密,這時教師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繼續探索、發現,沒有必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強拉到下一環節。我認為能充分尊重孩子需要的活動就是成功的活動。”這位教師的一席話提醒了我,確實,有些活動,特別是探索性科學活動,我們沒有必要一味追求活動結構的完整性或對活動時間的準確把握,而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求調整活動的教育目標、結構、內容和時間,使活動真正為孩子的發展服務。
那天早上,涵涵很不高興地來到了幼兒園,她媽媽說,今天早上她就不想來幼兒園,說老師沒有表揚她。我很吃驚地問:“涵涵,是這樣嗎?老師什么時候沒有表揚你?”涵涵始終不好意思說,而且把頭埋地低低的,我又在回想昨天的情形,也沒想到哪個地方做得不好,這時涵涵媽媽說:“就是昨天畫畫的時候,您表揚了別人……”聽了涵涵媽媽的話,我的頭嗡地一下,飛快地回憶著昨天的每個細節,心里很是羞愧,為了表示歉意,我趕快摸一摸涵涵的頭,并給予她“補充”的表揚。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可我心中還是感到很愧疚,涵涵平時很乖巧,溫和、安靜又懂事,也很少告狀,從不給老師惹麻煩,而我表揚的飛飛相對來說就比較淘氣,在繪畫能力上稍差一些。那天他們一起交繪畫作品,我發現飛飛畫的作品與以前相比進步特別大,就很好地表揚了他,鼓勵他以后繼續加油,而涵涵的畫總是那么好,所以我就沒有評價,因為作為老師,我有這方面的體會:為了維護集體正常的秩序,使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會常常為了那些行為問題較突出的孩子費盡心機,以求得他的轉變和進步,但往往忽視了那些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但是在孩子心里,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不關注他,所以上幼兒園都不開心,心里壓力大。這些像涵涵一樣“省心”的孩子,使我忽略了他們向我傳達的“請你關注我”的信息。當我認識到這一點后,我每天都會有針對性地記錄一些孩子的情況,并及時發現這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激勵和賞識。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反思一下很少關注或者忽視了哪些孩子,及時進步補救。只有關注每一個孩子,才能發現、了解每個孩子不同的發展需要,才能使每個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為了更好地開展親子活動,我簡單地向幼兒介紹了“飛轉的彩旗”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要求孩子們回家后跟爸爸媽媽共同完成彩旗的制作。
第二天,孩子們帶來了自己的作品,早鍛煉時,他們一邊欣賞著同伴的彩旗一邊拉著自己的彩旗轉得飛快。可是,朱敏的“彩旗”總是往下掉;錦鴻的“彩旗”老也飛不起;鶴源的“彩旗”怎么也轉不動,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招呼孩子們一起找原因。很快,孩子們就議論開了:“朱敏的彩旗用筷子做,筷子太重當然飛不起,要用吸管就好了。”“錦鴻的彩旗用了硬卡紙,應該用紙片才飛得起。”“鶴源的紙片貼成了一個方向,要一正一反才轉得快。”原因找到了,這些孩子告訴我回家后將重新做,一定要讓彩旗轉得飛快。
就在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議論、高高興興玩耍時,晏彤、怡甫、婷婷等幾個小朋友默默地站在一邊。看到這情形就知道他們沒有完成任務,我分別詢問了幾個孩子,怡甫說:“我做了,但忘記帶來。”晏彤說:“我今天回家再做。”婷婷說:“我媽媽不準我做。”
利用接孩子的時間,我問了婷婷媽媽不準做的原因,她說:“孩子現在只知道玩,應該以學習為主,我覺得做彩旗對她的幫助不大,所以沒讓她做。”為這事,我和婷婷媽媽交流了很久,告訴她:“孩子學習有很多方式,并不僅僅指寫字做作業,還包括很多方面,制作彩旗的過程中我們不但可以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讓孩子發現問題從而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動手、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聽了我的一番話,婷婷媽媽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表示今后一定配合老師,支持孩子多參與這方面的活動。
孩子就要進入小學了,像婷婷媽媽這種現象還是很普遍的,我們平時應該多跟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了解幼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本學期我們在中餐前面以“小喇叭”形式,每天午餐前,請一名幼兒向大家介紹當日的午餐食物,讓孩子們了解到食物的名稱,然后老師介紹食物的營養成分使幼兒知道食物的營養價值,提醒幼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AA是這學期轉進來的一位新小朋友,她平時不愛說話不聲不響的,特別是每次吃水果她都不主動過來取,每次都是我左一聲右一聲地叫她的名字她才慢悠悠地過來。我一般喜歡請一些膽子比較大、講話聲音比較響、能干些的孩子來做“小喇叭”報菜名,像AA這樣的孩子,容易忽視她也就沒常去注意她,去請她來當“小喇叭”。
我每天在進餐前都看誰表現好就請誰來當“小喇叭”播報員報菜,或幫我們發放餐具,每次AA都表現得很好,可我從沒想到讓她來幫忙,往往都找性格外向的能力教強的幼兒來幫忙。
一天午餐時,AA跑到我面前,一本正經地對我說:“老師,你為什么總不叫我幫你發放餐具?讓我當“小喇叭 ”?“我聽了心里一怔,支吾著說:“可能是因為你的表現不好吧?” “不,我每次都表現得很好!可是你還是沒有叫我?” AA堅持著說。我感到十分窘迫,不好意思并低聲地說:“那可能是老師沒有看到。”AA聽了,大聲地說道:“那我以后表現得更好一些。”“好,我以后一定叫你。”“真的?”AA興奮地問我,我用力地點點頭,她高興地又蹦又跳,跑出活動室。我獨自怔怔地坐在椅子上。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個體幼兒的發展,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了,可我卻……
從那以后,我每次在餐前,午點的發放中我不只讓聰明能干的孩子幫忙,也想方設法讓所有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我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我發現,AA的思維其實并不比別人差,語言發展也較好。在每次的任務中做得特別得好。
今天的藝術課上,孩子們表現很積極認真。有的幼兒在討論如何作畫,有的尋找作畫工具。這時候,蔣安文小朋友突然大聲的說:“老師,鄭興月拿了岑真輝的蠟筆……”鄭興月和岑真輝小朋友也激動的說:“沒有……老師我(他)沒拿……”
于是我偵探似的在教室里走了一圈,據了解,原來在蔣安文小朋友趴著找作畫用品的時候,鄭興月和岑真輝商量互換畫筆,而蔣安文沒有注意到這一細節,他看到的剛好是鄭興月小朋友從岑真輝那里拿了蠟筆。于是便報告給了老師。“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這時候,蔣安文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等待老師最后的“審判”。再看看岑真輝和鄭興月小朋友呢?很得意的樣子,這時候,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全集中在這件事情上了。
這時我靈機一動說:“原來我們的蔣安文小朋友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而且很勇敢的小朋友,看到不正確的行為勇于伸張正義。”聽到我這么說,蔣安文小朋友一下子開心極了,可岑真輝和鄭興月小朋友就開心不起來。我告訴他們伸張正義是件好事,但不能冤枉好人。我們也要向鄭興月和岑真輝小朋友學習,要學會分享。
這時蔣安文小朋友似乎明白了這個‘理’,誠懇的對鄭興月和岑真輝小朋友說:“對不起”!岑真輝和鄭興月小朋友也開心的說:“沒關系”!過了一會兒,幾個小朋友忘了剛發生的一切,又開開心心的討論著誰的畫好看……
看著孩子們純真的小臉,作為幼兒教師,我很幸福!
《大班體育隨筆1篇》:大班體育隨筆第1篇 開展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根據天氣情況、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有時也在戶外穿插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角色游戲。這種游戲類型
《幼兒園隨筆大班50篇》:幼兒園隨筆大班第1篇 大班教育隨筆簡短(一): 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一個“智力大沖關&rdquo
《大班優秀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 一天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問小朋友們:“兩天不見了,你們最想誰啊?”我本以為他們會說最想老師了,但是他們大都卻說:“我最想鄭以樂了。”我表示很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